2020年校服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分析
2021-08-15曹敬青陈艳平
文/曹敬青 陈艳平
近年来,我国校服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但校服产品仍然出现了一些安全性及穿用性方面的质量问题,校服召回事件以及消费者投诉时有发生。自2015年7月13日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3号),明确校服安全与质量应符合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等国家标准以来,99%的企业已经采纳执行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标准。本文从2020年各地区开展的校服抽检、校服委托送检、国内召回通报、消费者投诉、网络舆情几方面,统计分析校服的质量和安全性问题,其中抽检和委托送检均统计执行标准为GB/T 31888—2015的数据。
1 质量情况分析
1.1 地方监督抽查
2020年全国16个省市开展对中小学生校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行动共21次,总计1224批次,总合格率为91.42%,除金华市、辽宁省和广东省外,其余13个省市的合格率都在90%以上。四川、南宁、青岛等抽查合格率100%。发现不合格的抽检行动总计抽查了1044批次,合格率为89.94%,合格率最低的为金华市76.67%。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各地抽查详细情况
汇总统计各省市发现不合格的监督抽查数据,抽查不合格项目占比情况如图1所示(因安徽省未公布具体抽查结果情况,因此统计分析的数据不包含安徽省的不合格情况)。
由图1可知,不合格率最高的项目为使用说明,占比高达48.70%。其次是纤维含量和绳带,占比分别为26.09%和10.43%。其余项目的不合格占比均低于10%。
图1 各项目不合格占比情况
1.2 委托检验
统计2020年执行标准为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的5000多份校服委托检测大数据,发现不合格率为14.72%,各项目不合格率降序排列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2020年校服产品委托检验中不合格率居前两位的是水洗后外观和耐光色牢度,其不合格率分别为12.15%和10.24%。其次为水洗尺寸变化率、绳带项目及使用说明,其不合格率分别为9.39%、8.25%和6.57%。其余项目的不合格率均在6%以下。
图2 委托检测不合格项目数及其不合格率
1.3 国内召回通报
2020年监测到国内发布缺陷校服产品召回共4次,召回区域分别为江苏省和安徽省,总召回数量为1060批次,详见表2。
表2 2020年国内外校服召回情况统计
江苏省校服的召回原因是产品腰部伸出的绳带长度超过140mm,腰部绳带过长,儿童穿着活动时如果绳带被电梯、交通工具、滑梯等夹住或卡住,可能会导致儿童无法自由行动,有造成缠绕、拖拽、勒伤等危险。
安徽省校服召回有3次,第一次召回校服的原因为学生服头部和颈部处绳圈裁剪过长,易导致学生在运动中被外部物体勾住跌倒,存在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学生身体伤害的安全隐患;第二次召回的原因为该产品经部分学生家长洗涤后,存在严重掉色现象,染料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对人体造成危害;第三次召回的原因是该产品经马鞍山市纤维检验所检验发现面料pH值超标,可能会对学生健康安全产生危害。
1.4 消费者投诉
据统计,2020年消费者关于校服产品的投诉事件共计9件,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校服易起球、易破损、不透气、有异味、拉链容易坏,也有消费者反映校服缝制问题、设计不合理、尺寸不符、未标注成分信息等问题。投诉类型涉及质量、舒适性及美观性三个方面。
1.5 舆情分析
2020年监测到舆情报道两条。第一条为山东淄博市市场监管局于2020年9月10日发布的对临淄区英才中学因所采购的学生服无产品标识且未按规定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而进行行政处罚的决定书。第二条为“焦点Video”于2020年11月13日报道的某学校家长因高价格定制的校服质量却“不敢恭维”而曝光学校。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2020年校服产品的地方监督抽查、国内召回通报、舆情报道、消费者投诉及委托检验,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具体如下:
(1)企业对于校服质量控制把控不够全面。从以上统计各地监督抽查的数据可以看到,不合格率最高的两个项目为使用说明和纤维含量;委托检测不合格率较高的项目是水洗后外观、水洗尺寸变化率、绳带。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于校服的使用说明、纤维含量、水洗后外观、水洗尺寸变化率和绳带方面的重视。
(2)企业防范风险意识不强。本文统计的2020年全年缺陷校服召回事件有4次,有两次是因为绳带不符合强制性标准GB 31701的规定,易导致学生在运动中被外部物体勾住跌倒,存在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学生身体伤害的安全隐患;有一次是因为面料pH值不合格,也是GB 31701要求考核的项目,可能会对学生健康安全产生危害。由此说明,一方面企业对于服装日常穿着过程因服装设计问题可能会存在的隐患方面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企业对于强制性标准GB 31701不够了解或不够重视,日常的委托送检数据也反映出绳带项目的送检率低。
(3)校服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本文统计的2020年消费者关于校服产品的投诉事件共计9件,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校服质量方面和舒适性方面,也有消费者反映校服缝制问题、设计不合理、尺寸不符、未标注成分信息等问题;监测到的两起舆情报道也是因为校服质量差及未标注成分信息和质检报告。导致校服已破损问题的原因可能有:①企业为了达到标准含棉量的要求,提升校服的舒适性,提高了校服面料的棉纤维含量,但同时为了控制成本而使用的棉花的质量也相对较差;②校服的面料比较轻薄;③校服原材料的质量不过关。导致易起球、不透气的原因可能是:校服面料成分中聚酯纤维含量偏高,聚酯短纤维容易起球,同时普通聚酯纤维的吸湿性比较差,学生运动多易出汗,从而导致校服闷热不透气;校服有异味,可能是校服的后整理工艺或者存储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消费者反映的校服拉链易坏、缝制缺陷、设计不合理、尺寸不符等问题,主要原因还是企业对于校服的辅料质量、生产工艺控制不够。
相对2019年没有消费者关于校服产品投诉事件,2020年有9起,这说明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同时对于校服的关注,也从使用性能单一方面发展到了舒适性及美观性等多方面。
3 结语
校服的质量关系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和安全,监管工作仍不能有丝毫放松。希望本文的数据分析能够给监管部门、生产企业及学校提供参考,在抽检、制造及采购等环节能够针对性采取一定措施,从而改善校服质量,给广大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美观的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