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2021-08-14闫晓英刘晓婷

工业设计 2021年7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闫晓英 刘晓婷

摘要 :《设计概论》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必修基础课,该课程基础性强、覆盖面广,是开展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很好平台。文章围绕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其如何立足自身专业特色,梳理课程中蕴藏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通过本文研究,以期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艺术设计专业 ;设计概论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码 :1672-7053(2021)07-0054-02

Abstract :"Introduction to design" is a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for art design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a good platform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Art Design Major. Focusing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design" of art design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base on its own 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comb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ourse, innovate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integrate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ly. Through this study,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art desig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Art Design Major; Introduction to Desig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Method

1 高校藝术设计专业《设计概论》课程概述

《设计概论》课程是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必修的基础理论课,其先修课程为《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造型基础课,后修课程为专业方向课,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入门指南,具有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基础性强、覆盖面广,课程内容主要分 :设计本质论、设计发展论、设计形态论、设计创作论、设计批评论等几大模块,该课程主要为学生提供有关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带领学生走进设计领域,理解设计文化,了解设计职业、把握设计行业,为后期专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2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意义

“互联网 + 教育”的发展和应用,大大拓宽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方法和路径,同时当代社会变化激烈、价值分化加剧,学生产生了更多的心理和思想诉求 [1]。因此,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加之高素质艺术人才培养的需求,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塑造 [2]。然而,当前各课程在思政建设探索过程中还未形成成熟的路径,仍存在教师疲于应对、学生受益甚少等问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如何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课程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极少的师生物化劳动,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创设高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是当下教学改革的重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概论》课程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很好平台,能够帮助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创作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设计概论》课程应从自身专业特色出发,探索课程思政高效课堂教学,从而真正提高育人成效 [3]。

3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法

3.1 结合思政元素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要遵循“专业”与“思政”相长的原则,根据该学科、专业及课程具体实际,立足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深入挖掘课程知识点中蕴藏的思政元素,通过系统设计将其融入教学之中。《设计概论》课程坚持“贴近社会客观实际、学生思想需求”的方针,结合思政元素丰富教学内容,希望做到紧扣时代需求又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

3.1.1 结合设计职业素养进行丰富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每一位学生在未来职场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各有侧重。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当今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设计概论》课程不仅培养学生作为当代设计师需要具备的设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应系统全面地将敢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善于沟通合作的能力、对市场的敏锐预测能力和超前意识、经营管理意识、吃苦耐劳及不畏挫折的精神等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丰富教学内容,为其未来良好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3.1.2 结合设计伦理道德进行丰富

今天的学生将成为未来的设计师,未来世界的面貌掌握在他们手中,毋庸置疑,《设计概论》课程教学也应与时俱进,除了对学生技能、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设计伦理道德方面的培养,如设计要为广大人民服务,并且应重视弱势群体、生态保护等伦理道德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的了解,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让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与担当,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3.1.3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丰富

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了灿烂的传统文化,党和人民伟大奋斗的历程中孕育了先进的革命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家国情怀、理想信念、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在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中应尤其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背后的文化优势,引导学生积极认识、弘扬并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根、理想是魂、艺术是本,专业知识传授中融入中华优秀文化,不仅可以树立其正确的理想信念、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

3.1.4 结合国际国内时事进行丰富

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并具有社会参与的热情,艺术设计创作更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设计更需要学生关注及热爱生活、了解时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及重大事件。如《设计概论》课程中可将中美贸易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2 周年、学科发展新动向等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不仅能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还能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志向与自我定位,并能培养其学会独立思考,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解决问题。

3.2 结合价值观丰富教学模式

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可以发挥现代多媒体资源优势,结合价值观丰富教学模式,将价值观塑造融入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全过程。

3.2.1 混合式教学法

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可以合理解决课程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课时紧张的难题,拓宽课程思政教学的宽度和深度 [4]。《设计概论》课程在课前主要以线上学习的方式为主,由知识点带动学生对相关资料的搜集和阅读,为学生能深度学习和知识内化提供保障。如在讲到中国设计史时,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线上欣赏《国家宝藏》,使学生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树立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课后利用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辅以实践教学,把育人目标统筹到实践教学中去,在解决问题、实施项目中使学生内化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在《设计概论》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知识点设置课后实践项目,如采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探寻其背后的故事 ;走进博物馆了解优秀民族文化 ;创作一系列如爱护环境等正能量设计作品,并进行学习成果的线上展示与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塑造其人格,从而真正实现课程思政铸魂育人的目的。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法,加大对课外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合理安排课前和课后的教学组织,可为课程思政高效课堂教学提供重要的保障。

3.2.2 小组合作教学法

在《设计概论》课程中,利用小组合作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合作学习的热情,而且还能促进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如在讲到环保设计时,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搜集优秀环保设计案例,并选派代表进行讲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得到成长,更好地将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并指导未来的设计行为,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合作参与中达到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5]。

3.2.3 互动式教学法

在《设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应不拘泥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输入式教学,利用讲、释、查、做、演、论等方式,让学生身动、心动、神动,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在课程教学中可采用学生与教师角色互换、生生互学、师生互动等方法。研究表明,学生教师角色反转的方法能使学生掌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课程内容,具有极强的教学有效性。在《设计概论》课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教师在课堂中围绕具体知识点等设置主题,发起讨论、演讲、辩论等活动,如讲到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时,学生可以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讲到手工艺设计与工业设计时,学生可以围绕其利弊展开辩论。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互动不仅能强化知识、培养能力,更能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3.2.4 情境教学法

课程思政的有效教学重在让学生产生共鸣,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巧设情境,将学生代入情境中并产生共鸣。《设计概论》课程在情境创设中可结合具体问题展开,如由历史上伟大的设计成果延伸到家国情怀、民族精神。情境创设中可以讲授法为主,通过教师讲、学生讲,师生共同讲述学术前辈、学科偶像的故事,挖掘解析故事背后的情感及精神密码,让学生进入情境,深刻领会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明确自身责任与使命,讓学生不仅形成科学的认知,并能产生情感上的触动,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并外化于自己的行为。此外,还可通过实践教学法,设立实践主题,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走访、调研等形式,以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发现”接受精神洗礼,从而外化为行为习惯,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4 结语

要想做好艺术设计专业各课程的思政建设,形成高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通过合理的思政元素挖掘、巧妙的教学设计融入、丰富的教学模式创设,将教学由传统的“依靠教”转变为“依靠学”,把课堂还给学生,留给学生更多的表达自由、想象空间、创新机会,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从而促使其将优秀的品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获得更大的成长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韦超现.“课程思政 , 知行合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J].艺术科技,2019(08):47.

[2] 尹项迎.艺术学学科课程中的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J].工业设计,2020(05):33-34.

[3] 成桂英.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9):69-72.

[4] 陈淑明.“MOOC+ 翻转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中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为例 [J].软件,2020(06):293-296.

[5] 逯鹤,晏辞,刘迪.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工业设计,2020(12):32-33.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全人教育理念下江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当前江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应用型理念下创意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