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

2021-08-14杜红云

关键词:光合作用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杜红云

摘要:新课改要求初中生物教学应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现象进行探讨,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促使学生在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了解生物学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光合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116

在带领学生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这节课时,笔者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将与生活有关的问题引入课堂当中,让学生通过资料查阅等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使其在教学活动中,对当前社会生活存在的问题引发思考,让学生切实感觉到生物学科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以及作用

生活化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当中融入生活化元素,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场景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在我国现代教育不断发展之下,对于教学的要求有了全新改变,从以往的理论知识基础转变为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就需要教师更改传统教学中死读书、死教书、教死书的状态,从刻板枯燥的教学氛围中解脱出来,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内容,并能将知识内容应用与生活当中。

而生物本就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所以教师更需要认识到在生物教学当中生活化教学的重要辅助作用,通过生活化教学开展,可以让书本中的知识变得更加鲜活,是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更可以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生物知识的意识,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以及学生的知识应用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主动融入生活,对生活进行观察,并深刻掌握知识。

二、借助生活化问题,提高学生知识理解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拥有强烈探究的欲望,教师应对传统生物教学中的照本宣科方式进行改变,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潜在求知欲望,使其对生物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为此,教师应在生物教学中为学生设置贴切的生活化问题,并将学生熟知的生活与教学内容知识联系在一起。在设计问题时,先设计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然后再由课堂问题延伸至课外,并对课内知识进行拓展。《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课笔者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以学生熟知的环境问题为着手点,让学生查询有关环境、人口等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将自己所查阅的资料通过PPT、小视频等形式,分享展现给其他同学。在此期间,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查阅了解海洋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知道非洲现今仍因物资匮乏而存在饿死人的情况。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切实感受到袁隆平先生为我国粮食问题的有效解决所做出的贡献。随后笔者通过言语引导,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将农作物产量与光合作用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学好本课知识做好相关铺垫工作。

三、利用生活化实践,夯实学生学科知识基础

探究式学习作为我国新课改的衍生品,其探究的意义在于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为此,教师应多带领学生进行生物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对植物光合作用予以探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生物实验操作标准,对实验内容予以操作。教师则在学生实验过程中予以引导,对学生出现的各类难题进行专业化指导,使学生在教师搭建的生物实践平台上崭露头角,为学好生物学科夯实基础。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叫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师可以课前事先准备好多媒体教学视频,并为学生播放植物光合作用的实施过程。由于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人类是无法用肉眼观察出来的,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光合作用观察,了解光合作用实验效果。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时,教师应带领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予以耐心解答,并对学生实验步骤予以指导,带领学生讨论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为后续深入讲解光合作用奠定良好基础。

四、联系日常生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新课改实施以后,目前生物教学课本中讲述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熟知的生活知识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就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将科学知识、专业技术以及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以后,就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关注各类社会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课时,由于本节课有两个知识要点,一个知识要点是物质变化,另一个知识要点为能量变化,所以教师在授课前应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网络上查询农作物管理方法,同时查询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管理方法。在学习有关物质变化时,教师可以针对当前世界人口越来越多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方法,此时教师便可以引出光合作用,让学生知道农作物可以借助光合作用提高产量。随后让学生将课前查找的农田管理方法予以展示,要求学生借助光合作用原理,对农田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予以阐述,继而强化学生对光合原理知识点的运用掌握。而在讲解能量变化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植物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化,让学生尝试如何解决当前人类能源短缺的问题,学生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知道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可以对多余能量进行储存,并将储存能量转化为有机物。以此延伸出当前国家禁止农民焚烧秸秆的相关看法,在讨论中,有的学生认为焚烧秸秆能够破坏土壤环境,而且对大气造成一定空气污染,同时将秸秆中储存的能量予以浪费,所以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有学生提出可以将秸秆制作成纸张,或是将其熬制成肥料浇灌田地,提高秸秆能量使用率。

总而言之,笔者在本次教学中将植物光合作用与现实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该种教学形式既能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知识点的记忆,又能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以此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毛红梅.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36):95-96.

[2]成汝英.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新课程,2020(49):106.

(作者单位:淄博市沂源县三岔中心学校,山东 淄博255000)

猜你喜欢

光合作用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例析净光合作用相关题型解题中的信息提取错误与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