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情境教学的课例研究
2021-08-14程卫忠
程卫忠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化学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由此看来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酸的化学性质这节公开课中每个环节的引入入手,谈谈教学情境生活化的必要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真实情境;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115
笔者听了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实验初中宋昱老师执教的酸的化学性质,受益匪浅。这节课中,宋老师每部分的引入都围绕着晓星同学在家过春节所遇到的一些事情为线索,现将每个环节的引入部分摘录如下:
【环节一】 做年夜饭时,晓星同学发现了奇怪的现象:加了醋的凉拌紫甘蓝变成了红色,这是为什么?
【环节二】 做年夜饭前,勤劳的晓星发现家里铁锅生锈了,用水洗不掉,用抹布搓洗也不能完全清洗。该如何清洗这些铁锈呢?
【环节三】 吃过年夜饭,晓星用电水壶烧水时发现家里水壶中有水垢,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呢?
教学情境是教学的具体情境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具有文化属性的综合体[1],也是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的师生互动关系的载体[2]。化学的魅力就在于运用书本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环节一中,从凉拌紫甘蓝的变色引入到学习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在环节二中,从铁锈的清洗引入到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然后利用分组实验做盐酸除铁锈时发现有气泡过渡到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在环节三中,学生通过资料了解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引入到学习酸能与碱反应,酸能与部分盐反应。通过宋老师设计的这些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科学素养,同时,学生也对解决这种实际问题非常感兴趣。所以,化学情境的生活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我们化学老师在情境创设的时候要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有趣的化学
教师在设计教学与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学情,不能总是搞自己省力而学生不感兴趣的一套,反而要尽可能地在设计中考虑学生所喜欢的教学情境。研究表明: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参与学习活动能够明显的提高学习的效率,能够明显的提高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我们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就必须要有合适的教学情境来引导他们。
化学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在,生活中好多的事例都蕴含着化学知识。比如说:皮蛋为什么要蘸醋食用?自嗨锅里一小包固体加适量水为什么能给食物加热?作为化学老师,我们不但要带领孩子们积极的探究化学的奥秘,也要注重培养孩子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方法,也要培养孩子们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能力,让他们认识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能应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
二、让学生带已有的经验去感受有用的化学
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我们的教学活动要充分的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生长”出新的知识。这样才能使新知识与已掌握的知识有联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生活的经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情,这样就有助于孩子们学习较为难理解的一些知识。如:本节课设计中的水垢如何去除?盐酸除铁锈的时候为什么得到的时黄色溶液?而不是学生们所熟知的氯化亚铁?水垢是学生们知道的,但孩子们知道水垢的主要成分(作为信息提供给学生),就很快地理解了除水垢的原理,除铁锈也是如此。
化学情境的创设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化学的无处不在。当学生能利用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现象的时候,当学生能利用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懂得化學是有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有料的化学
化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许多的生活常识中都蕴含着生活的知识,比如说:蚊虫叮咬变红肿后问什么要涂肥皂水等碱性物质?皮肤上沾上山药汁奇痒难忍问什么可以涂厨房里的食醋来止痒?问什么生活中可以用柠檬酸除去水杯中的茶渍?如果初中化学教学过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少与生活联系,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影响到学生将来学习高中化学。
当我们化学老师充分的利用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熟石灰处理废水这些学习情境的时候,学生们就会认识到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当我们利用瓷器的生产、火药的爆炸这些学习情境的时候,学生们就会认识到化学学科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同时也会意识到像火药如何利用才能造福人类。创设生活化情境,无非就是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的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形成他们自己的知识,获得科学的方法,养成科学的态度。同时也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化学是有料的,并不是空洞无味的理论知识。
实践证明: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越生活化,情境越真实,也就越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也就越主动,而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主动建构的知识也就越可靠,从而也就越容易解决生活情境中的问题,进而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耿莉莉,吴俊明.深化对情境的认识,改进化学情境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03):72-76.
[2]章秀惠,王永锋.对创设问题情境的理性认识[J].辽宁教育,2006(05):37-40.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初级中学,江苏 南通22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