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刘亮程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中的生态意蕴

2021-08-13彭显庄

艺术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刘亮程

摘要:《一个人的村庄》是刘亮程从一个农村文化人视角描写家乡的风土人情、自然生态的散文集,为当代散文创作注入了活力。这部散文集通过构建乡村意象群,引出对生命及生存的思考,展现了万物有灵的生命观以及人与自然、部分与整体的哲学思辨观,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意蕴。

关键词: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生态意蕴

中图分类号:I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1-00-02

《一个人的村庄》中有纯粹的自然美和丰富的意象美,还有呼吁自然的生态美。作者通过构建乡村意象群,引出对生命及生存的思考,展现了万物有灵的生命观,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本质。刘亮程不仅关注物质层面,还关注人类的精神世界,他的这部散文集唤醒了中国人内心深处对土地的归属感,让人们开始反思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1 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美

《一個人的村庄》向读者展现了原生态的自然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赋予了个体生命以一种至善至美的力量。”[1]刘亮程出生于新疆的一座小村庄,那里是我国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几乎不受城市工业化影响。在纯天然的环境中,人们的命运与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一个人的村庄》里的生态意识“旨在提倡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和谐”[2]。刘亮程潜意识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是他的创作基石,使他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能够不忘乡土之根,从而为他的文字注入了不寻常的力量,在作品里呈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即“某个地域逐渐形成和积累的具有时代和地方特色的文化”[3]。刘亮程笔下的黄沙梁不似江南水乡那般温柔,它是粗犷的、原生态的。

作者在散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口语词,从而使他的散文呈现出淳朴、自然的风格,并且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比如《逃跑的马》一章中有“在长年累月、人马共操劳的活计中,马和人同时衰老了”,其中“活计”一词是对各种体力活动的泛指,区别于书面语的“生计”,“活计”显得更亲切随意,展示了人和马操劳的一生;还有“也许有些活我晚到几步被别人干掉了,正好省得我动手”,“省得”一词具有“不使某情况发生”的意思,相同释义的词语有“免得”“以免”,但“省得”的用法比“免得”更口语化,凸显了刘亮程随性的农民形象。

除了口语词的运用,散文还运用了大量的方言词,这些方言词自然而然地穿插在文章中,使散文表现出西部地域色彩。这些方言词有“强烈的口语性和音乐性”,“简洁直白的同时又不单调乏味,显得生动活泼”[4],如“啥”“咋”和“原”等。比较特殊的是“原”的用法,它有两个义项,一是作为副词,表示恢复到之前原本的状态;二是作为名词,表示从前或者刚开始的时候。如《虫和冯四》中有“天黑之后,冯四把扛了一天的锨原放回屋角”,这里“原”是副词的用法,表示将铁锨放到原来的地方。《风把人刮歪》中有“……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这里的“原先”是名词的用法,表示叶片一开始背阴的那一面。除了以上几个常见的方言代词外,刘亮程还在散文中运用了如“莫合烟”“沙枣”“梭梭”“铃铛刺”“骆驼刺”“胡杨”等方言名词。刘亮程敏锐地察觉到了一棵枯死的老胡杨的生长,西北气候干燥,胡杨的生长宛若生命的奇迹,绿色树枝所蕴含的鲜活的生命力与西北荒凉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呈现了独特的自然生态美。

刘亮程通过运用方言词和口语词,使读者切身感受到黄沙梁的西部魅力,对未受工业化影响的村庄产生了向往之情,让读者深入反思城市化进程过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独特的乡村意象美

刘亮程的散文从表述层面来说“既有形象性、情感性、趣味性、想象性,还有哲理性”[5],《一个人的村庄》呈现出生态美学的整体性特征,“生态美学对美的要求从来都不是割裂的”[6],这种整体性可通过意象来表现。刘亮程通过对村庄中各种常见意象进行多角度描写,构建了一个立体丰富的乡村意象世界,使读者产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真实感受。本文通过归纳分析,将刘亮程的乡村意象简单划分为生命意象和非生命意象,生命意象指驴、狗、牛等动物和具有生命的植物,非生命意象指炊烟、铁锨、镰刀等物品以及风、云、雨等非生命的事物。刘亮程综合运用多重意象“从而让整个作品充满立体画面感”[7]。

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里运用了许多动物意象,“人与动物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微妙的内在关联”[8]。驴的意象在文中多次出现,例如《通驴性的人》中,驴不仅是农村家里不可或缺的农活好帮手,也是人们忠实亲密的伙伴。“我们是一根缰绳两头的动物,说不上谁牵着谁”揭示了人与驴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此外,中国人常常羞于提性,认为性是粗俗肮脏的事物,然而刘亮程抛开了尘世的偏见,从生命的角度看待驴和性,他赞扬驴坦诚面对性的态度,驴不会因为人类窥探的目光而感到羞耻,反倒是人类在驴坦然的态度下羞得低下了头颅。刘亮程把动物意象巧妙地融入创作里,“追求一种原生态的方式”[9],甚至将驴看作连接万物的桥梁,认为人只要通了驴性,便可自然而然地通晓万物之性。

刘亮程借驴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从驴身上悟出了生存的本质:即使鞭子握在人的手里,驴也不愿意低下高贵的头颅跪着生存。在刘亮程看来,驴不仅是一种知足享乐的动物,更是一种朴实的生活方式的代表,他从驴的生存之道延伸到对人类生存的思考,由此认识到万物的休戚与共关系,脱离了人类中心思维,体现了“万物共荣、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观”[10]。与大卫·爱登堡一样“坚定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可见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应夜郎自大”[11]

刘亮程借助意象使作品呈现出了浓厚的生态美学的意味,他在自己的创作中把非人类事物作为主体,将人类自身的地位和万物的地位进行对调,为它们的生命赋予了独立意义。从美学审美层面来说,动物在中国文学里通常作为审美客体,只具备审美价值,然而刘亮程突破了传统的文学模式,将动物从人类情感投射的审美客体上升为具有道德权利的价值主体,使它们拥有了和人类交流感情、把握自身的可能性。自然界本身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创造性,它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形式,又创造了形态各异的非生命形式,使它们彼此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彼此相互依存发展。因此人们尊重自然界的每一位成员,就是尊重整个生态体系,同时也是尊重人类自己。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人类与自然界是相依相生的关系。”[12]刘亮程将万物有灵作为基本信仰,认为作家是能和石头对话的人,万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作家能更好地倾听它们的语言,由此,刘亮程的作品总透露出一股灵气,他的语言被称作“裹挟着泥土气和牛粪味的诗性语言”,“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人与自然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生态美学的意味”[13]。

3 守望精神家园的生态美

铁锨是《一个人的村庄》中最具代表性的非生命意象,刘亮程通过铁锨这一意象凸显了自己扛着铁锨在村庄漫步、时不时在地上挖两下的“闲锤子”形象

铁锨不单是一种劳动工具,更是刘亮程与世界交流的媒介。刘亮程以一己之力用铁锨改变着周围的世界,挖去周围的杂草,使植物获得充足的养分,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让动物更加自在地生活。铁锨更是中国千百年来古老农耕文明的沉淀,代表着质朴的农耕生活,这说明作者能够“以细致而又充满温情的笔调捕捉民间大地和俗世生活的真实与质朴”[14]。刘亮程通过铁锨观察自然万物,铁锨给予他改变世界的力量和与城市文明相对抗的自信,使他通过一把小小的铁锨开垦出精神的荒地,唤醒人们对土地的归属感。刘亮程在散文中倡导精神内在的和谐与平衡,呼唤精神的回归,实现精神的救赎,他认为“唯有节制自己的欲望、真正尊重自然,人与自然才能真正共生,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15]。欲望是永远不可能被满足的,但恶化的生态环境在时刻提醒着人们无节制放任自己欲望的后果。

刘亮程通过丰富的乡村意象构建了一个立体有机的意象世界,将情感、生命寄托于养育他的土地,以农民、作家的双重身份带着责任感和焦虑意识去审视乡村,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人性和人类命运。他认为“人类面对自然的本性应当是审美亲和的”[16],因此他借乡村意象来守望人类的精神家园,让读者感受到乡村自然生态的美和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真,展现了“现代文明社会对人类灵魂去向的层层追问”[17],既开阔了乡村意境,又丰富了乡村的文化内涵,引发人们对城市化和现代人生存的反思。

在多元化的时代,作家面临市场化的冲击难免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在这种新旧生活交替并不成熟的历史节点,我们需要辩证看待”[18]。刘亮程没有向市场化妥协,他的《一个人的村庄》蕴含着敬畏自然的生态观,倡导人们“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回归自然、保护自然”[19]。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媒介应淡化功利意识,强化传媒公信力。受众应提升媒介素养,培养审美能力”[20]。刘亮程用自己质朴的语言和诗意的写作风格所呈现的作品,如同一汪清泉浇灌在人们贫瘠的精神世界。

4 结语

当前社会,自然生态危机依旧存在,甚至在加剧,人类与社会、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调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从工业文明建设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渡转变成为全球人类的共识和需要完成的任务。刘亮程以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悲悯和对人类生存的忧患意识,创造出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所启示、对生态问题有所裨益的文学作品,同时也使读者、研究者从审美的角度意识到自身肩负着的生态道德责任以及需要履行的生态道德义务。

参考文献:

[1] 陈心怡.浅析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生态美学意蕴[J].汉字文化,2020(19):53-54.

[2] 许晨,童程,张梓墨.论阿来小说“山珍三部”中的生态意识[J].戏剧之家,2019(17):193-194

[3] 李想,黎治平,陈向辉.从意象角度浅析张炜的《九月寓言》[J].文学教育(中),2018(4):52-53.

[4] 匡华.论曹文轩小说语言的美学特征[J].汉字文化,2019(18):49-50.

[5] 焦健,宗昊,张天娇,等.论刘亮程散文中的故乡意象[J].安徽文学(下),2018(12):43-44.

[6] 蔡沅钰,陈凯伦,耿邵琦,等.诗意的田园——论曹文轩小说中的生态美[J].安徽文学(下),2018(11):19-20,29.

[7] 匡华.曹文轩小说中自然意象的解读[J].艺术科技,2019,32(06):150-151.

[8] 郑钰,岑雅婷.论沈石溪小说动物意识真实性[J].大众文艺,2019(08):44-45.

[9] 康洁,张悦,金雨佳,等.论苇岸散文《大地上的事情》中的生态意识[J].大众文艺,2019(05):31-32.

[10] 徐爽,张小凡.大卫·爱登堡自然生态纪录片的生态美学解读[J].大众文艺,2018(14):152.

[11] 张悦,康洁.论苇岸散文中的生态意识[J].戏剧之家,2019(24):224-225.

[12] 王立杨,韦忠益.论迟子建小说中的生态关怀[J].汉字文化,2020(20):76-77.

[13] 张恬,薛乔珲,李蕊芳.论沈从文小说中的生态意识——以《边城》《长河》为例[J].大众文艺,2019(08):28-29.

[14] 张可菲.论葛水平小說中的乡土风情美——以《地气》和《喊山》为例[J].汉字文化,2020(19):60-61.

[15] 徐志豪.论阿来小说《蘑菇圈》中的藏族文化与生态意识[J].戏剧之家,2019(15):207-208.

[16] 侯婷.论陈应松《像白云一样生活》中的生态美学意蕴[J].汉字文化,2020(16):163-164,190.

[17] 李蕊芳,薛乔珲,张恬.沈从文小说《长河》中的生态意象分析[J].汉字文化,2019(14):54-55.

[18] 薛乔珲,张恬,李蕊芳.从《边城》到《长河》——沈从文流动的生态意识[J].戏剧之家,2019(24):221-222.

[19] 康洁.论苇岸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中的生态伦理观[J].戏剧之家,2019(17):215-216.

[20] 匡华,易媛.网红现象的审美危机[J].今传媒,2018,26(10):58-60.

作者简介:彭显庄(1999—),女,贵州贵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生态语言学。

指导老师:陈蔚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刘亮程小说中的生态意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NFUSPITP0396

猜你喜欢

刘亮程
潜在的共鸣与对话——论雍措与刘亮程的乡土书写
冬天,与刘亮程有约
宿命与归途:论刘亮程散文的死亡书写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故乡意象
一个人的村庄 一类人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