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与绘本资源在小学阶段有效融合的策略

2021-08-13王颖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绘本资源生命教育融合

王颖

摘要:生命教育,即生命与教育的完美结合。只有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教育,才是完整的、真实的教育。因此,对生命过程的认知、对生命价值的探究,是实现全人教育的基石。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这一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生命教育与绘本多样化的融合,搭建了提高学生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平台,这也正是生命教育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生命教育   绘本资源   融合   策略   小学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立德树人更是一个需要慢慢渗透,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知真、善、美的过程。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针对近期的班级情况设计话题,开展生命教育,以班级例会、晨会、周会、微班会的形式来达到解决班级中存在的问题的目的。即便是面对同一固定的话题,教师也可以根据每个年段学生的不同特点,调整策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及内心需求的设计,开展螺旋上升式的形式的系列主题班会课程,以达到强化育人的效果。可见,生命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有计划、多形式、贴近生活地组织与开展生育是教师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个人形成健全人格和优良品德的关键时期,就应该具有鲜明的生命特质。在这一时期,教师应培养学生认知自己,欣赏自己,乐纳自己,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分享、帮助他人、关爱他人,引导学生認知生命的规律,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低年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从入学一开始,教师应努力矫正学生之前的不良习惯,建立新的习惯及良好的行为方式,比如作业书写工整漂亮,认真细致的习惯;认真读题、审题,做完作业检查的习惯;回家按时作业,不拖沓的习惯;专心致志,静心阅读的习惯;及时整理自己的书包、文具,养成整洁有条理的习惯;早上按时起床,上学不迟到的习惯;与他人交往躬谦礼让、节俭守序的习惯……这不仅是学生发展独特性和全面性的需要,还是小学教育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那么,教师如何将抽象的生命教育具象地呈现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呢?

结合多年的育人实践,笔者从贴近儿童生活体验的绘本资源中找到了最有效的突破口。绘本具有贴近儿童生活、主题鲜明、构图简洁、色彩鲜明、极富游戏性哲理性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参与绘本故事与生命教育相结合的活动,还要丰富他们的心理现实感受,使绘本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对小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载体。

一、在类别化中筛选生命绘本的内容

1.在成长中认知自我的价值

当学生开始对什么都好奇的时候,他们不需要教师给出百科全书那般精准的答案。如“我从哪里来?”这是在学生早期进行的生命教育话题,无论从科学角度还是生理角度,教师都很难解释清楚。于是,笔者借助《小威向前冲》这一绘本故事,向学生介绍了奇特的生命的由来,以及生命将是一段如何美好的旅程,这是用儿童思维来解决儿童问题的上选之作。

又以绘本《大卫上学去》为例,故事的主人公“大卫”和学生年龄相仿,甚至跟他们刚刚入校时的许多行为、内心想法如出一辙。这种相似的经历与学生成长的真实体验是教学最好的契合点。孩子们在故事里像照镜子一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移情与共情的过程中,对照自己在学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一刻,学生们已构建了自己的行为准则。

2.在变化中感知生命的勇气

在儿童时期,情感的体验绝对不可或缺。教师选用适合儿童思维认知的绘本阅读,就是用一种温暖的感情,引导学生智慧地接纳生命的真相,以此帮助他们获得内心的成长。

《鲑鱼向前冲》是一个关于生命、历程、使命、责任感和勇气的故事,这本书就像是反映鲑鱼生活的一面镜子。学生们跟随鲑鱼一起越过瀑布,鲑鱼面对瀑布的勇气和精神会让学生有所感悟。笔者相信,这本书中强大的生命力和使命感会打动学生。

3.在活动中建立同理心

每一个学生都是心存善念的,因似曾相识的经历,学生很容易构建起推己及人的同理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笔者设计了一个推己及人留白自悟的环节——出示故事的结尾,然后问学生:“如果你就是大卫的同学,此刻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呢?”从而引导学生在变化中感受养成好习惯,之后再让学生联想大卫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从哪些方面可以变得更好。同时,笔者出示公交车站、看书、画画、和小伙伴玩耍等图片,让学生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同样的事应该如何解决。经过探讨一系列的问题,在比较与反思中,学生明白了遵守规则、恭谦礼让、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也体验到从“不可以→可以”换个角度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

二、依托活动体验生命绘本的美好

因为生命教育是为学生快乐而成功地生活作准备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以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所以生命教育只有在生命活动中,才能让学生的想法和作者的想法、父母的想法、教师的想法相互交流、融合。教师可以通过演一演、讲一讲、画一画、续一续,说一说等活动,架起聆听故事和现实世界的对话,将不同的视野融合,让学生有更多的角度看待世界。

生命是从哪里来的,最后又去了哪里,每一个爱思考的学生都曾经问过这样的问题。绘本故事《小种子》色彩浓郁绚烂,画风鲜明独特,作者运用了明亮欢快的图案,从封面到封底在四季的轮替中,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小种子生命之旅的故事。读完这个故事,也就是体验了无数个生命的旅程,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命的不易与美好。

三、联系生活寻找生命绘本的价值

对生命价值及生命意义的探索追寻,是学校生命教育中的核心所在。生命价值的认知包含了生命过程的认识、尊重、保护、顾惜。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推己及人,他们会联系自己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更有甚者是亲身经历的许多的事情和机会,在对照、反思中得到对生命价值的审视与考量——有些不是我们能够选择或安排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面对的方法和态度。

四、融合多种资源参与丰富绘本外延

第一,与学科教师融合。如教师可以邀请美术教师结合学生绘本阅读体验开展绘本补白、创作绘本等活动,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中,给予学生充分尊重。教师还可以邀请科学教师,从科学的角度结合绘本《我自己》,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生命的缘起。

第二,家校合作,教师可以邀请爸爸妈妈进课堂等系列活动。如在讲述《认识我自己》《小威向前冲》等绘本后,笔者设计了“你我不一样”“画一画妈妈肚子里的我”“写一句我和爸爸妈妈的悄悄话”“男孩女孩看过来”等系列活动来加深学生自我认知的印象,也为构建更加和谐积极的亲子关系搭建了品台。

第三,与班会课、思政课融合搭建交流平台。绘本故事其本身只是一本图画书,即便内涵哲理有助力成长的作用,但拿来直接就用,难免有了生搬硬套的痕迹,更达不到育人养德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根据想要达到的育人目标,再结合绘本内容、内涵等方面进行整合,设计教学活动。笔者可以绘本故事为模板,结合各种节日、社会现象、时事热点,融合生命教育话题形成活动主题,让生命教育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崇高的信念,培养学生对于人生价值的探究能力,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让生命充满意义。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不断努力完善自己,将课程育人落到实处。

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一本好的绘本未必能找到最完美的解释,也未必能回答孩子的疑问,但它能提供一个体会过程,让学生打开情感的出口和入口,帮助他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自我价值。同时,生命教育与绘本资源多元化的融合,更搭建了提高学生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平台。总而言之,在学生对生命形成科学认识的同时,教师可以借助绘本贴近生活的真实体验,唤醒了学生主动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这也正是生命教育的根本目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大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绘本资源生命教育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利用绘本资源,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借力打力巧用绘本
选择性使用绘本资源,引领幼儿早期阅读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