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有效提问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

2021-08-12王晓净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6期
关键词:竖式笔算过程

王晓净

数学课标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又是创新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办法。

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养成敢提问、愿提问的意识,掌握能提问、善提问的方法,这是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目标之一。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的提问真实有效的发生,教师就要将学生的提问落实到自己的备课和教学行為中。

注重有效复习,让提问自然生成

针对数学概念教学,数学教师经常会采取针对课题进行质疑的方式,学生们的问题往往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而对于怎样学习、新旧知识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等,这样的问题涉猎较少。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复习为新知的学习做充分的铺垫,让学生的提问真正引领后续的探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时,教师出示课题之后,引发学生思考;关于“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你最想了解什么内容?学生会根据之前学习“米和厘米”的经验,提出相关的问题,比如:1分米有多长?1毫米有多长?学习“毫米”有什么用处?什么时候会用“分米”做单位?毫米、厘米和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些单位如何更好的识记?学生之所以能提出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是由于在课前的复习阶段,教师就有意识地通过简单的情境,帮助学生复习了“米和厘米”的学习过程,唤起了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学生的提问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利于学生厘清概念学习的脉络,激发进一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注重数形结合,让提问有所依据

在计算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会引导学生根据算式进行质疑。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没有可以依靠的“脚手架”,会空谈自己对计算的理解,往往效果不尽人意。所以,在开展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动手操作环节,引导学生在充分操作的基础上理解算理,从而,让算理有所依据。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根据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分小棒的过程理解84÷2的计算方法,紧接着让学生进行尝试,把整个平均分的过程用竖式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会开动脑筋,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平均分的过程,最终找到要学习的笔算竖式的方法。此时,教师可以根据除法竖式,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学生会针对“每一步是怎么得来的,又表示什么意思”进行提问。此时,教师可以结合动手分小棒的过程,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这样既理解了算理,也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在问题解决后,学生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就会不断将学习推入高潮。

注重思维导向,让提问精准发生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努力创设了自主提问的氛围,但是很多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不是教师的预设问题。这时,教师就要反思自己的提问方式是否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而不是让学生天马行空地提问,让深度思考不易发生。

例如,在三年级“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学中,在学生根据情境列完算式之后,教师并没有急于教学笔算乘法的竖式,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113×6的结果,然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初步理解各种不同的方法。随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师在此处安排提出问题的学习任务:围绕这些计算方法,请你提出值得继续研究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提示语描述得比较清晰,指向性强,是针对“计算方法”进行提问,而不是就这几道题目随便提问。学生可以就不明白的一种方法进行提问,也可以针对多种方法建立联系进行提问,还可以思考方法背后的原因等等。有了这样的设计,学生的提问就会随着思维的深入,引发深度思考。

注重课后延伸,让提问引发思考

在数学课结束前,为了有效地弥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遗漏之处,同时激发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探讨,教师应当合理利用总结、延伸来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质疑问难。

例如,在进行“分米、毫米的认识”相关知识教学时,预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进行质疑问难,一些学生对“还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吗”提出了质疑,一些学生对“毫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和“生活中为什么没有分米尺呢”提出了质疑……这些问题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提问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总结时,要引导学生围绕课题对课堂中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以及自身存在疑惑的知识进行质疑问难,让学生通过质疑来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带着思考继续学习的动力。

总之,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是打造生问课堂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效地进行引导,鼓励学生从原生问题不断发展到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掌握一定的提问方法,最终才能让生问课堂落地生根,让数学学习更有意义。

(作者单位: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竖式笔算过程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怎样做将格子乘法与三位数乘法笔算相结合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循理入法 以理驭法
关注教材文本中言语表达的“序”
乘除法竖式内容这样调整是合理的
弄脏的竖式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怎样笔算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