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晶型二氧化锰的制备、表征及甲醛降解性能研究
2021-08-12俞天寿柳宛彤金红晓葛洪良王新庆金顶峰
韩 哲,俞天寿,柳宛彤,张 明,金红晓,葛洪良,王新庆,金顶峰
(1.中国计量大学 材料与化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中国计量大学 环境工程系,浙江 杭州 310018)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也日趋严峻,大气污染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之一[1-3]。甲醛作为空气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来源广泛,可来自于纺织用品、家具中的粘合剂、建筑装饰材料等,且毒性大,对人体上呼吸道和肺部刺激很大,长期接触高浓度甲醛可导致癌症,因此,降解甲醛十分重要[4-7]。
目前,甲醛去除主要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但此法并不能分解甲醛,且存在着吸附饱和及二次污染的问题[8-11]。另外有臭氧氧化法,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可以与甲醛分子反应,从而分解甲醛分子;但臭氧本身也是一个空气污染物,在降解甲醛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污染物[12-16]。二氧化钛也可用于甲醛的降解,张增凤等在室温常压下,放电区体积为10 mL与电压在13 kV条件下,空管放电与在放电区域内放入含二氧化钛薄膜的氧化铝球,甲醛降解率可以达到60%左右,但它反应时一定要有高强度的紫外光照射,反应条件较为严格[17-21]。
相比较而言,二氧化锰由于比表面积较大,表面氧物种较丰富,反应活性位点较多,氧化能力较强、催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且生产周期短。Yu等人用来催化还原NO,发现Mn负载量为0.8 mmol/g时的MnO2具有最优的催化还原活性,二氧化锰可作为降解材料应用到环境污染中甲醛的治理[22-23]。Shen等人在室温下采用液相氧化还原法制备新生态二氧化锰,发现催化数小时后,甲醛降解率可达70%以上[24]。Yue等人利用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锰纳米管与纳米片,发现纳米管的催化氧化甲醛效果要高于纳米片[25]。Duan等人利用沉淀法制备了介孔二氧化锰催化剂,发现在室温条件下,对空气中的甲醛有良好的催化氧化活性[26]。
本文采用高锰酸钾、氯化铵、一水合硫酸锰和过氧硫酸铵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得不同晶型的二氧化锰,通过红外光谱、XRD、氮气吸脱附、XPS、TEM等对不同晶型的二氧化锰进行表征和结构分析。在定温、常压、无光照条件下研究其对甲醛的催化降解,研究不同晶型二氧化锰的催化氧化活性,并探讨其可能的机理。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的制备
高锰酸钾(KMnO4)、氯化铵(NH4Cl)、一水合硫酸锰(MnSO4·H2O)、过硫酸铵((NH4)2S2O8)、甲醛(HCHO)等均购于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进一步纯化。
α-MnO2与δ-MnO2的制备:首先将0.395 g KMnO4和0.134 g NH4Cl溶于90 mL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随后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在不同温度(120 ℃、140 ℃)下水热反应24 h,待溶液冷却后抽滤、离心(8 000 r/min,5 min),将离心样品放置在70 ℃下转移到烘箱中干燥10 h,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β-MnO2与γ-MnO2的制备:首先将3.375 g MnSO4·H2O和4.575 g(NH4)2S2O8溶于75 mL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随后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在不同温度(140 ℃、90 ℃)下水热反应12 h与24 h,待溶液冷却后抽滤、离心(8 000 r/min,5 min),将离心样品放置在80 ℃下转移到烘箱中干燥10 h,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催化测试前将不同的二氧化锰压片、磨碎、取80~100目筛,经100度6 h老化后装样测试。
1.2 材料测试
实验中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FTIR分光光度计(Vertex 70,Bruker 德国)上测量;XRD在X射线衍射仪(Smartlab,日立,日本)上测得,测试的衍射角度范围为10°~80°,步长为0.02 °/s,电压和电流分别为40 kV和40 mA,扫描速度为10°/min;氮气吸附-脱附测试采用美国麦克公司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ASAP 2020,Micromeritics,美国),样品先在80 ℃下真空干燥6 h,再脱气2 h消除表面的吸附物;采用赛默飞世尔(Thermo Fisher,美国)科技公司ESCALAB 250Xi光电子能谱仪进行表征,选用单色化Al靶、双阳极Al/Mg靶作为X射线源靶,能量分辨率为0.45 eV/(Ag3d5/2),0.82 eV/(C1s);场发射扫描电镜采用SU8010 FE-SEM(HITACHI,日本),并拍摄了样品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像(JEM-2100,日本电子,日本)。
1.3 催化活性分析
测试流程如图1所示,称取0.50 g样品放入恒温烘箱D中的密封玻璃管中,前后分别用石英棉固定,设定反应温度为30 ℃。打开氮气与氧气钢瓶,设定流量为140 sccm(氮气)和60 sccm(氧气),混合后通入0.1%的甲醛溶液(0 ℃下水浴),鼓泡法鼓出甲醛气体,体积分数4×10-6,流经催化剂进行反应,尾气经盛水烧杯F中进行收集。
测试开始后,前两小时每隔半小时测试前端及后端的甲醛浓度,两小时后每隔一小时测试前端及后端的甲醛浓度,计算其催化效率,测试时间持续24 h,分别对样品α-MnO2、β-MnO2、γ-MnO2、δ-MnO2进行活性测试。
测试时利用甲醛测试仪(PPM-400ST,英国)分别在气阀C处测出反应器前端甲醛浓度C1ppm,在气阀E处测出反应器后端甲醛浓度C2ppm,该时刻催化剂对甲醛的催化效率方程如下:
注:A-气体流量计;B-低温冷却液循环泵;C-气阀;D-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E-气阀;F-烧杯图1 实验流程Figure 1 Experimental process
2 结果与讨论
2.1 XRD分析
α-MnO2、β-MnO2、γ-MnO2和δ-MnO2的XRD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α-MnO2是MnO2中最常见的晶型,在2θ=12°,18°,28°,38°,42°,49°,56°,60.1°和66°有明显特征峰,与标准卡片(PDF#44-0141)一致;在2θ=28°,37°,42°,56°和72°有明显特征峰,且衍射峰十分尖锐,与标准卡片(PDF#24-073)一致,为β-MnO2;在2θ=22°,37°,42°和56°有明显特征峰,与标准卡片(PDF#44-0412)一致,为γ-MnO2;在2θ=12°,24°,38°和66°有明显特征峰,与标准卡片(PDF#86-0666)一致,为δ-MnO2。从XRD数据中可知改变反应条件可制备不同晶型的MnO2。
图2 α-MnO2,β-MnO2,γ-MnO2和δ-MnO2的XRD图Figure 2 XRD patterns of α-MnO2,β-MnO2, γ-MnO2 and δ-MnO2
2.2 红外光谱分析
图3 α-MnO2,β-MnO2,γ-MnO2和δ-MnO2的红外光谱图Figure 3 FTIR patterns of α-MnO2, β-MnO2, γ-MnO2 and δ-MnO2
2.3 N2吸附-脱附分析
样品的N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如图4所示,数据结果总结在表1中。根据IUPAC分类,α-MnO2在低P/P0区时发生可逆的单层吸附,而在较高P/P0区等温线迅速上升,因此可以判断其脱吸附等温线为Ⅳ型等温线,滞后环类型为H3型;β-MnO2等温线弯向P/P0轴,近水平平台表明微孔已经充满,吸附量接近一个极限值,脱吸附等温线为Ⅰ型等温线,滞后环类型为H4型滞后环;γ-MnO2等温线在低P/P0区,曲线内凸向下,吸附量较少,发生可逆的单层吸附,在高P/P0区吸附量增多,属于Ⅱ型等温线,滞后环为H4型滞后环;δ-MnO2在低P/P0区时发生可逆的单层吸附,在较高P/P0区等温线迅速上升,因此可以判断此种脱吸附等温线为Ⅳ型等温线,滞后环类型为H4型滞后环。由表1可以看出α-MnO2,β-MnO2,γ-MnO2和δ-MnO2的比表面积分别为70.949 9、6.558 6、46.818 3和73.582 1 m2/g,且根据平均孔径可知,这四个样品都属于介孔范围,可能是样品颗粒间堆叠而成。由表1可知β-MnO2相较于其他3个样品的比表面积明显减小,孔容与孔径都是最小的。而δ-MnO2的比表面积、孔容与孔径都是最大,说明δ-MnO2中出现了部分孔径较大的孔结构。由于样品的比表面积增大时,吸附的甲醛、O2及H2O等增多,甲醛降解需要羟基自由基,催化剂所吸附的氧气以及水可以参与至羟基自由基的产生中,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因此比表面积的大小也是导致样品催化效率不同的原因之一。
图4 α-MnO2,β-MnO2,γ-MnO2和δ-MnO2的N2吸附-脱附表征Figure 4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analysis of α-MnO2, β-MnO2, γ-MnO2 and δ-MnO2
表1 α-MnO2,β-MnO2,γ-MnO2和δ-MnO2的N2吸附-脱附数据
2.4 XPS结果分析
利用XPS光电子能谱研究了所得催化剂的元素组成、金属氧化状态和吸附物种类。各个样品的Mn2p、Mn3s和O1s的光谱如图5。Mn2p轨道(图5(a))出现了两个峰Mn3/2和Mn1/2自旋能分离为11.6-11.7 eV,与文献中所报道的MnO2谱一致。其中三种样品的Mn3/2和Mn1/2峰均未出现明显的偏移。根据图5(b)中多峰分裂差值(ΔEMn 3s)可以进一步计算可以得到Mn的平均氧化度(AOS),具体公式为
AOS=8.956-1.126ΔEs(eV)。
Mn3s峰分裂源自3s和3d轨道上的电子之间的平行自旋耦合,当Mn的化合价由于3d轨道中存在的额外电子而减小时,分裂宽度增加。根据图5(b)总结了各个样品Mn3s的结合能(BES)、△EMn3s和AOS的详细信息(表2)。不同晶型的MnO2中,Mn的平均价态最高的是δ-MnO2,为3.87,平均价态最低的是β-MnO2,为3.37。该结果表明δ-MnO2具有最高的氧化价态,对甲醛降解有促进作用。根据O1s XPS的结合能的不同可将催化剂表面氧元素分为表面晶格氧Olatt和表面氧与氧缺陷。如图5(c)所示,在529 eV左右的Olatt峰主要为晶格氧的种类,531 eV左右的Osurf峰为表面氧与氧缺陷。而表面氧与氧缺陷由于有更高的迁移率,对甲醛催化氧化起到关键作用。不同晶型的MnO2中,α-MnO2、β-MnO2、γ-MnO2和δ-MnO2的晶格氧占比分别为59.20%、60.29%、60.03%和58.30%,而表面氧与氧缺陷占比分别为40.80%、39.71%、39.97%和41.70%,从表中可知,δ-MnO2的表面氧与氧缺陷占比最高,β-MnO2的占比最低。从图5(c)中可以得知,δ-MnO2对比其他晶型的MnO2,表面氧Osurf含量增加,这是由于δ-MnO2的层间中有水合离子,一部分的羟基自由基吸附于二氧化锰表面,增加了表面氧基团的含量,同时比表面积的增大也可以容纳更多的羟基自由基,使得表面氧Osurf含量进一步增加。
图5 各样品的XPS图谱Figure 5 XPS of each sample
表2 各样品的XPS数据
2.5 TEM结果分析
通过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所制得样品的形貌与微观结构如图6,其中,β-MnO2、γ-MnO2呈棒状结构,α-MnO2、δ-MnO2为片状结构,有细小的纳米片因其表面应力的作用发生卷曲、收缩,进一步组装成更大的具有不同形貌的团聚体。图6(h)表明为层状结构,暴露面为催化剂(011)晶面,与XRD结果分析一致,为层状结构。
图6 各样品的TEM、HRTEM图Figure 6 TEM、HR-TEM images of each sample
2.6 催化活性分析
不同晶型二氧化锰的甲醛催化结果总结在图7中。由图7可知,24 h内δ-MnO2的催化效率明显高于其余三个晶型MnO2,6 h后催化效率可达到80%左右,此时体积分数由4×10-6降到0.72×10-6;持续降解24 h,降解率依旧可以达到80%以上;α-MnO2、β-MnO2和γ-MnO2中催化效率较高的是α-MnO2,降解率为78%,此时体积分数0.88×10-6,持续降解24 h,催化效率基本保持不变;β-MnO2和γ-MnO26 h后催化效率分别为75%、76%,此时体积分数分别为1.00×10-6和0.96×10-6,持续降解24 h后催化效率保持不变。
图7 各样品的甲醛催化效率曲线Figure 7 Removing rate for formaldehyde of each sample
甲醛降解基本遵循Mars-Van Krevelen(MVK)机理:首先催化剂被气相中的O2部分氧化,O2形成活性氧物种(O2-/O-);同时甲醛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甲酸盐物种;然后O2-/O-与甲酸盐物种反应生成CO2和H2O,同时催化剂被还原。δ-MnO2一方面由于比表面积较大,有利于催化剂对甲醛、水汽和氧气等的吸附;另一方面δ-MnO2中Mn的平均价态较高,表面氧与氧缺陷多;其表面氧可以参与至羟基自由基的产生,羟基会与甲醛反应形成甲酸、碳酸和CO2,提高甲醛的降解。而α-MnO2、β-MnO2、γ-MnO2比表面积较小、Mn的平均价态较低,在甲醛催化反应中催化活性稍弱。从图中可看出,四个样品均存在诱导期,其催化效率都是慢慢增加,这可能是由于随降解时间增加,水分子被逐渐吸附在表面,羟基的含量逐渐增加,从而导致活性缓慢升高直至一个平台。
3 结 语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四种不同晶型的MnO2,并对其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各自有明显的特征峰,确为四种不同晶型的MnO2;红外结果表明δ-MnO2的—OH伸缩振动吸收峰明显宽于其余三个;氮气吸脱附结果表明δ-MnO2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孔径,对水汽、氧气和甲醛的吸附能力较好;XPS结果表明四种晶型中δ-MnO2具有最高表面氧与氧缺陷和Mn平均价态,而β-MnO2的表面氧与氧缺陷、Mn平均价态最低;TEM结果表明δ-MnO2具有二维层状结构,α-MnO2呈片状结构,β-MnO2与γ-MnO2呈棒状结构;催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δ-MnO2的催化效率高于其余三个晶型MnO2,6 h后可达到80%,其余三个样品最高达到75%,催化效率与样品的比表面积、水分中的羟基含量、表面氧与氧缺陷有关,且四种样品都有一定的诱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