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

2021-08-12宁华荣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门窗 2021年2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理念

宁华荣 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1 前言

施工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实施合理且高效的管理,并对存在于施工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从而实现提高建筑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水平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数量也在与日俱增,并且施工管理工作也得到了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要想从根本上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相关施工单位及人员必须要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最大限度的创新和优化,使管理水平得到根本上的提升。绿色施工管理是目前建筑工程中最为新型的一种管理方式,该方式的应用从多个角度满足了社会大众对绿色环保的需求。由此可见,只有从根本上提升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管理创新与绿色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才可能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的整体提升,让施工管理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

2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的作用

2.1 有利于实现科学管理

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社会各界人员都提高了对建筑行业的关注和重视。在此大环境下,迫使着建筑施工单位不得不借助科学技术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最新道路的开辟,争取做到紧跟时代步伐,满足大众要求[1]。此外,建筑单位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将科学创新的管理模式引用到自己的管理工作中来,落实好创新管理理念和创新管理思想,让建筑工程中的管理模式以最快的速度从理论转变为实践,让建筑企业的发展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

2.2 有利于实现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

建筑工程相对来讲其规模是非常庞大的,就是建筑规模相对较小的建设工程也具有非常繁杂且多样的施工程序。建筑工程中的每一个作业人员都有自身所需要履行的职责。所以,要想让建筑工程得到优质有效的完工,就必须对施工现场的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每一个岗位上作业人员的工作分配都是建筑企业依据人员性质进行的,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资源管理配置方案。为了更好地带动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筑单位一般都会结合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人力资源方案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化分配,以便更好地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科学合理的创新模式不仅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得到合理化的开展,同时还能确保企业及内部员工的切身利益,从根本上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2.3 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生产发展

随着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社会及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但也正是因为建筑的飞跃性发展,使得其在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越来越大,所以,对于一个建筑施工企业来讲,要想在如此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稳步立足,就需要勇于打破常规,对自身的施工管理方式进行不断最大限度地创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先进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实力。

3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具体策略

3.1 管理理念的创新

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首先要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管理理念作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2]。首先,要更加重视管理中的人性化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就是管理理念上要抛弃过去只重视生产和施工的想法,更多的是以人为主,为施工人员提供更好的施工条件和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以此促进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次,还要在管理的过程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又重要作用,充分的利用这一理念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工程建设中的意外开支,减少材料和设备损耗,能够节省建筑企业不少资金成本。最后,为了更好地将建筑理念融入现实管理工作中,还要注重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包括人性管理理念、可持续发展管理理念都要做到明确和精确利用,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理念上的创新和进步。

3.2 管理模式的创新

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模式也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发展。对于管理模式的创新要注意整个模式的科学合理和井然有序,并且为了确保管理成本的和质量的提高,还要注意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创新发展。所以,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模式创新,企业方面要采用多种管理模式进行建筑工程的管理,具体来说可以应用三种有效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优化。包括DBB工程管理模式、Partnering工程管理模式、EPC工程管理模式,这三种管理模式各有各的优势和应用场景,其中DBB管理模式重要是通过发包人与其他参与方建立平行合同关系实现的,也就是说发包人通过适当的选择和合理的决策,选定符合工程项目的设计单位,对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和招标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可以很好地起到功能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能够确保整个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而Partnering工程管理模式则是通过统一各参与方的目标,实现各方的共赢。所以该管理模式也被称之为合作伙伴模式,能够起到对利益的平衡和冲突的结局,具体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Partnering工程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图

3.3 组织机构的创新

组织机构的创新也极为重要,这不仅因为当前的组织机构创新存在一定的问题,更是因为我国社会经济状况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前的组织机构已经不符合社会经济的要求。为此,建筑企业就要综合各方情况和自身条件对管理工作的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和创新,而具体的优化创新内容和方向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了更好地起到统筹管理的作用,企业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为良好的沟通交流措施是保障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由此建筑企业可以通过自主搭建网络平台或者利用现有的网络交流平台、软件,实现建筑企业各部门支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此促进组织机构的有效沟通。

其次,组织机构自身也要进行优化,对组织机构的优化主要是对其中各部门的权责和岗位进行明确和优化,避免出现部门权利混淆、部门岗位多余或空缺的情况。

最后,对于组织机构的创新,还要注意选择一名主要管理人员,对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进行统筹规划,这名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较强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还要尽可能与各部门之间保持距离,以免出现过于偏向某一部门的情况,确保整体管理的公平性,所以该管理人员最后经由总公司派遣,或通过雇佣的方式,由第三方机构担任,以此确保整体的公平公正性。

4 对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探讨

4.1 提高对水资源和建筑材料的利用率

绿色建筑施工要求施工人员不仅要降低对水资源及原材料的浪费,同时还需要提升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利用效率。为了更好地满足以上要求,就需要对用水器具和相关设备进行合理化选择,综合考虑所选用的设备能否起到节能用水的作用;此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各类水资源,可以在施工现场构建出一座污水处理池,对生产废水及雨水进行净化,并将这些处理过的水资源用在要求相对较低的灌溉施工中,同时还需要对水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监督,可以在施工场地安装精准测量用水量的水表;然而,针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可以选用一些具有可再生效果的材料;建筑施工遗留下的废弃物,可以通过建立垃圾回收站的方式对垃圾废品进行回收,简单加工,以便于二次使用。

4.2 降低建筑施工中的能源消耗

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损耗,能够起到减轻环境污染的效果,另外,绿色建筑施工的核心也是减少能源资源的损耗。为了实现以上要求,一方面要降低和避免能源资源的不必要损耗;另一方面还需要提升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3]。总体来讲,在对施工设备进行选择时,不但需要对设备的使用效率及购买价格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还需要对设备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思考。此外,对于一些经常使用的机械设备要进行及时的保养和维护,在确保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的基础上,还要保证能源的最低损耗;除了以上要求,施工单位还需要对目前能够使用现金技术进行充分的使用,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地购买一些相对节能的机械设备,以更好地达到能源资源的最低性消耗。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发展如此快速的建筑施工行业中,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提高对绿色施工管理发展的重视,勇于挑战常规技术,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对管理模式进行最大限度的创新,在体现绿色施工管理优势的基础上,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推动我国经济效益的和谐稳定提升。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