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建筑节能材料检测中的常见问题与改进

2021-08-12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

门窗 2021年2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混凝土人员

沈 宁 万 峰 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

1 前言

目前,新型的建筑材料层出不穷,为建筑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小贡献。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量较大,从而使得建筑材料的总价在整个工程中占比较高。所以,在考虑材料性能的同时也会考虑材料的价格,也正是这个原因,有人铤而走险,使用廉价次品,从而导致了一些不可挽救的工程事故。建筑材料的检测是合规使用建筑材料的前提,检测行业作为建筑业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逐渐得到人们的更多关注。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工程建设中必须加大加强材料检测力度。

2 建筑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技术概述

建筑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技术是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建筑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要对有关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数量众多,尤其是混凝土等重要材料,如果缺乏有效的检测和质量控制手段,将给建筑工程带来不利影响。加强建筑材料检测及质量控制,不仅可以为建筑施工技术及方案的选择和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而且可以对部分新材料的检测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促进其在建筑建设中的应用。另外,加强建筑材料检验和质量控制,是建筑施工质量整体控制的关键环节,是建筑施工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新型建筑材料如图1所示。

图1 新型建筑材料

3 建筑材料试验检测

3.1 水灰比

水灰比能够全面展现水泥砂浆的粘稠度,这也是评价水泥砂浆的关键要素。在水灰比设计中,需依据工程项目概况,充分考虑多个影响因素。若水灰比较小,可适量加入水泥,提高水泥的粘稠度。若水灰比较大,则水泥砂浆的流动性也会随之增强,如不及时控制,就可能会出现拌和物流浆问题,进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所以在配置混凝土时,需科学选取水灰比,以加强混凝土的和易性。

3.2 抗冻性检测

在水饱和的状态下,要求人员积极组织开展冻融循环作用检测,随后可及时观察混凝土的强度和完整性,以此判断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检测中,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混凝土材料的密实度、孔隙构造和孔隙间的冲水程度。密实度较高且孔隙封闭的混凝土具有十分优良的抗冻性能。

3.3 节能效果检测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节能减排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节能建筑材料涌向市场,比如,在建筑门窗和建筑外墙会使用保温隔热材料,保温隔热材料有较好的节能效果,满足国家提倡的节能环保要求。建筑工程项目中加强对节能效果的检测力度,可极大地减少建筑行业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由此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4 半成品材料检测

半成品检验主要是检验建筑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等材料,这是建筑建设中使用最多的材料,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加强对这些半成品的检验,可以有效地保证建筑各项性能达到设计标准。

4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问题

4.1 存储问题

建筑工程在施工前,需要大批量采购物品,确保工程材料供应充足,因此销售方、购买方都会囤积大量的材料。对材料的保存必须予以重视,工程人员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质进行妥善保存,防止材料生锈或变质。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材料的损坏或者变质问题,必须进行废弃处理,不可继续使用。建筑材料在存储过程中需要稳定的环境,才能够避免材料性状受到影响。但在实际存储过程,销售方与购买方都没有安全存储意识,导致部分材料在仓库存储中处于无序堆放状态,建筑材料因为照射、潮湿、浸泡等外界因素影响出现质量问题。

4.2 材料种类繁多、结构复杂

新型材料层出不穷,这就客观要求客户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而建筑材料送检的客户一般并不具备,所以就需要检验检测咨询与受理人员在提升专业素质的同时,强化与客户的沟通能力,让客户在了解材料与检测标准的同时,对检测安心、放心。

4.3 检测样品未合理保存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在具体操作中,针对检测物料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测,通过一定数量的样品检测,进行最终物料质量检测的评估。目前在实际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检测样品未合理保存。样品保存不合理造成样品在检测之前已经造成了较多的污染或锈蚀,影响后期检测数据。例如样品混乱堆放,未进行一定的遮挡保护,使样品产生了污染、受潮、锈蚀、板结等问题。

4.4 混凝土检测数据选取与误差

在长期的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中不难看出,即便检测人员在检测中严格执行材料检测的标准和规范,也依然无法完全规避试验数据误差问题。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不同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有所不同,材料检测的环境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这使得混凝土材料检测的结果分散型较强,误差较为明显。但是具体误差值只要不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范畴,即可判定材料质量和性能达标。反之,检测结果无法作为工程建设的依据和参考。所以检测人员在材料检测中,务必合理选取检测数据,增强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以此改善建筑材料检测水平。

5 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工程材料检测质量的措施分析

5.1 构建完善的检测管理制度

工程检测机构需要构建完善的检测管理制度,依靠制度推动检测工作有序进行。各个地方的检测机构都要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检测行业主管部门需要引导各地方检测机构构建信用评价体系,该体系下可以促使资质不高的检测机构退出工程检测市场,以促进工程检测行业的良性发展。

5.2 关于取样的代表性

取样时,样品要有代表性,不能全部取样,但取样结果必须与整批物料的结果大致一致。取样具有代表性,不仅能反映物料的取样结果,还能减少采样人员的采样次数,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取样人员最好根据不同数量、不同规格的材料取样,材料的数量也应该满足一定的要求,以便于检测结果。材料的取样方法也很重要,对于检测人员而言,公路材料的取样应是固定的、定量的,并对数量进行定量分析,但在抽样过程中,最好是分散抽样,而不是集中抽样。例如,一个水泥袋收集的水泥不如多个水泥袋收集的水泥具有代表性,因此,在取样过程中应注意固定方法,四分法是最常用的材料取样方法。

对于新材料,无论是成品还是半成品,都要制定一系列的检验规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此外,在对原材料进行常规试验的同时,还应该进行必要的非常规试验,以确保所用材料真正满足施工技术要求。例如,用推土机将圆柱体内的试样推出,从试样中心测量含水量,计算出含水量为0.1%。

5.3 合理应用强度检测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强度检测工作中会应用较多不同类型的检测技术,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回弹法、超声波法、回弹综合法、钻芯法和试块法。在上述检测方法中,回弹法的应用范围最广,也最为常见。回弹法十分依赖检测仪器,可充分保障检测的精度和准确性。在强度检测中,应以高水准和业内信誉良好的回弹仪器为首选。混凝土强度回弹法检测环节,需全面采集工程的基础数据,并充分了解被测结构的设计参数、混合物材料及结构形式等参数。为加强检测的准确性,必须开展多次检测。

5.4 引入先进技术及设备检测设备

对建筑材料检测具有显著的影响,滞后的检测设备不利于维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了检测人员的科学决策,出现了检测人员判断失误等情况。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材料检测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全新的检测技术也广泛地应用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科技的进步促使自动化检测成为当前市场主流的发展趋势,自动化检测的应用在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也可改进检测效率。

5.5 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

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样关系到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为此,检测部门需在检测前对检测人员开展系统培训,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并依据检测结果合理掌控检测过程,完善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与此同时,为增强混凝土检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检测人员也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在建筑材料检测中始终秉承谨慎、认真的态度,减少检测中的误差。不仅如此,检测部门还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与技术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从而使检测人员准确把握现阶段最为先进和完善的建筑材料检测技术。

6 结束语

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对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而检验检测咨询与受理作为检测的第一步更是重中之重。应加强检测力度,提升检验检测咨询与受理人员素质,提高检测机构的监管能力,监督检测管理工作执行情况,从多角度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控,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混凝土人员
混凝土试验之家
浅谈煤矸石在固废混凝土中的应用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应用研究
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废旧建筑材料在室内外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