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房黏液瘤致脑梗死1 例

2021-08-12李弥弥陈春暖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8期
关键词:心房黏液栓塞

李弥弥,陈春暖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患者,女,67 岁,以“头晕4 d,左眼睑下垂1 d”为主诉于2019年5月7日入院。入院前4 天出现劳作后头晕,呈非视物旋转性,伴全身乏力、恶心,无呕吐,无一侧肢体乏力、麻木,无言语不能。就诊当地诊所,经诊治后头晕症状好转(具体不详)。1 d前出现左眼睑下垂,伴视物模糊、全身乏力,无视物双影,无一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上述症状持续存在,遂就诊于我院。否认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史。入院查体:T 36.3 ℃,P 79次/min,R 20 次/min,BP 134/72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心律齐,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腹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神经专科检查: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左侧眼睑下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 mm,对光反射灵敏,左眼内收受限,上下视稍受限,右眼球活动自如,未见眼震,双侧鼻唇沟对称。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稳准,双侧巴氏征阳性。颈无抵抗,布氏征、克氏征阴性。入院后查血常规、生化全套、凝血筛查、肿瘤标志物、自身免疫抗体等均未见异常。头颈部CT血管成像未见异常。头颅磁共振平扫提示左侧丘脑、中脑、侧脑室旁、双侧小脑多发急性脑梗死(见图1)。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部分成对;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偶发多源性室性早搏,偶见成对。心脏彩超示左房内可见一团块状回声附于左房间隔,大小约52 mm×25 mm,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随心动周期来回摆动,舒张期突入二尖瓣口,收缩期回入左心房,二尖瓣回声减低,开放相对受阻,关闭对合欠佳。考虑左房实性占位,黏液瘤可能性大(见图2)。入院后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抗凝、改善循环等治疗。经上述处理后患者症状稳定,病情无加重。出院后转外院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是左房黏液瘤。

多个部位脑梗死

图2 心脏彩超提示左房黏液瘤

讨 论

心源性脑栓塞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5%~20%,致残和致死率高于非栓塞性脑血管事件[1]。在引起心源性卒中的病因中,心脏黏液瘤较为少见[2]。心脏黏液瘤占心脏良性肿瘤的70%以上,多在30~50 岁发病,常见于女性[3]。大多为散发,但有7%的患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4]。肿瘤可出现在各个心房、心室,以左心房最多见(83%~88%)[3]。心脏黏液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血管栓塞、血流动力学改变、全身症状等,神经系统的并发症有时是其早期的临床表现[2]。本例患者为老年女性,活动时发病,表现为头晕伴左眼睑下垂。入院查体提示左侧动眼神经麻痹,头颅磁共振提示中脑、丘脑、双侧小脑、侧脑室急性梗死,故脑梗死诊断明确。脑梗死病灶为多发,考虑栓塞可能性大。头颈部CT血管成像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提示左房黏液瘤,且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等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故考虑左房黏液瘤所致脑栓塞。以往文献报道心房黏液瘤引起的脑栓塞常位于大脑中动脉支配区[5],但本例中患者的梗死灶多集中在后循环供血区。考虑可能的机制如下:第一,后循环血管的血流速度较前循环慢[6],栓子容易停留在后循环血管。第二,前循环的血管侧支循环较丰富,代偿能力较强,栓塞后可不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7]。后循环血管直径较前循环血管小,侧支代偿能力差[8],一旦出现栓塞,比较容易出现缺血坏死,进而出现相应功能缺损。

对于无明显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脑梗死患者,特别是青年卒中患者,应及时行心脏检查,以避免漏诊[9]。心脏黏液瘤有致动脉栓塞及猝死的风险,且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较好,所以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10]。

猜你喜欢

心房黏液栓塞
不同年龄段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在远方
黏液如何助力清除流感病毒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左心房
心房
花开在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