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学段小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养成
2021-08-11钱静华
钱静华
孩子从幼儿园升学到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身份的转变,让他们自我意识也发生着改变。孩子意识到自己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要求和学习态度也会相对应的发生变化,怎么培养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意识,这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培养和引导的。
首先,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评价。幼儿在二三岁会有一个早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在这个阶段,听话温顺的孩子会变得不听话, 有时候甚至跟家长们搞起对抗。家长在了解孩子的反抗期的特点后,因势利导地去给予正确合理的教育,这样才有利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蓬勃的发展,这时候,在小学低学段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呢,显得尤为重要。学会自我教育,这对于学生在以后的人生发展中,是非常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习惯的形成,孩子的好的或者不好的习惯,特别是生活习惯,大多数是从父母那学来的。例如,如果父母跟孩子强调,不要老是玩手机,但是他自己却一有空就玩手机,这样做很容易导致孩子也喜欢玩手机的。父母不让孩子做什么,首先要自己先做好这个事情,不能只让孩子做,自己却不去做,这样是教育不了孩子的。要讓孩子形成自我教育意识,首先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首先自己做到以身作则,才能先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有人说,教育孩子是教师的责任,但事实上,并不完全是这样的,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在学校的5天,教师不断向学生强调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当学生逐渐形成了习惯后,到了周末回到家,如果父母没有继续强调这些行为,到了周一回校,他刚形成的好习惯可以就恢复原状了。因此,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去进行自己该完成的事,进而能形成自我教育意识,这离不开父母的教育,父母的影响以及父母的以身作则。孩子形成自我教育意识不单单是依靠自己,低年段小学生形成自我教育意识,前提更多是来自外部的督促和影响,这样就要求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辛勤付出。
二、学校教育正确的引导
柏拉图说过:“最先和最后的胜利是征服自己。只有科学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设计自我,严格自我,严格地管理自我,才能站在历史潮头去开创崭新的人生。小学阶段的学习,跟幼儿园是完全不一样的, 刚入学的小朋友很快就会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可是他们又对很多事情的态度还是模糊不清的,他们还没有学会该怎样去界定这样的事情。这时候,教师在教学的活动中,应该适当的加入一些价值观、人生观、是非观的教导,这对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是很必要的。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相对于比“玩”而言,是十分枯燥的,低学段的孩子还没有能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没有理解到学习的乐趣,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个被规定的事情。那么,如何在抵抗外来诱惑的情况下认真学习?这时候,自我教育意识显得很重要。学生要学会判别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例如,学习了新的知识,要如何自觉做到“温故而知新”呢?这就需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意识。我们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观念:一、学习是为了自己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家长,为老师;二、学习的世界里充满了很多未知,是非常有趣的;三、自觉学习是可以得到大家的肯定的,是值得表扬的。给了孩子这样的观念后,对于孩子在抵受外界诱惑时,他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可以很好的督促自己进行自觉地学习。这样自我教育意识的养成就需要教师在学校进行督促和引导。
三、自我教育
(一)自我体验
小学低年段的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科书的内容会涉及一些关于为人处世的知识,
这些知识有部分收集在“口语交际”这个环节当中,例如二年级语文教科书的“口语交际”里有“商量”、“注意说话的语气”等内容,这些内容是教会孩子如何在交往过程中跟别人相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学到自我教育的知识。
(二)自省
低年段的小学生对于当天做过的事,发生过的事,存在的记忆时间其实是很短的,他们
很擅长记忆和遗忘。擅长记忆他们这个阶段记忆力是在成长期。擅长遗忘是因为他们对于自己没用的事他们会选择暂时遗忘。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学会记录每天发生的一些事,对于孩子的成长还是生活习惯或是进行自我教育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古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要让孩子反省自己做过的事,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写日记。写日记同时也是一种解压方式,孩子在记录自己今天发生过的事,无论是开心还是不开心,这些都可以记录下来。当孩子过一段时间再看过自己前段时间写过的一些东西,他会存在一定的思考性,究竟当时自己这样写是不是对的呢?我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让我现在重新再做一次,我会怎样去选择呢?这一连串的发问,其实就是自我教育意识形成的过程。
四、结语
低年段小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的,不断变化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得到来自家长、老师的教育和引导的。家庭教育对于低年段的小学生而言,影响是很深刻的,他们对于父母行为的模仿,让他们会不自觉地形成某些习惯。而在学校教师对这个阶段小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他们会对老师存在崇拜、尊敬的心理。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自我教育三管齐下,对于低年段小学生养成自我教育意识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