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1-08-11常翻翻

关键词: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分层

摘要:地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地理学习对提升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一直是教育者研究的重点。高中生的地理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各不相同,为使不同学生都能得到更有效的教育,分层教学逐渐受到教育者的肯定和认可,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有效提升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8-125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理解能力、学习态度等各不相同,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策略会导致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好有坏,难以整体提升学生素质,而分层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将他们进行分层,然后制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任务、教学评价等,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最适宜的教学策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一、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

对高中地理教学来说,分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很多教师对分层教学还处于摸索和实验阶段,要想保证分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是需要具备的首要条件和前提。每个高中生的家庭、性格、爱好、学习过程等各不相同,由此造成了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基础水平不同、学习习惯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学习态度不同等,面对这些差异如果采取统一的教学策略必然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后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现有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几个因素将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学生为平时成绩好、理解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学习积极性高、能主动提出和思考问题的学生;对于这一类学生,教师可以布置难度系数较高的任务,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经过长期的坚持练习学生的综合能力会进一步提高。B层为平时成绩较好,学习态度认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认真思考,但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的学生;对于此类学生,教师可以加强指导,给予适当鼓励,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成绩。C层为平时成绩较差,理解能力欠佳,学习不积极、上课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但究其原因,因為学习方法不当,学习能力不足,即使有较强的学习欲望,也往往事倍功半,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该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加以指导,在不断地鼓励中激发学习兴趣。不同层级的学生水平不同,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但是,学生分层带有一定的教师主观性,分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观察,根据学生表现对学生层级进行及时调整,保证分层的科学性。

例如,在设置课堂问题时,教师根据课程要求,明白学生需要掌握的程度和学生的实际现有水平,以此来设计问题。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更要注意,所问问题一定要符合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水平较差的学生不适合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以免打击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的开展要有一定的依据和指引,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教学目标就是教学开展的科学依据和指引,分层教学的设计和开展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师设计各项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因此制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分层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要详细分析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然后依据教学大纲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要保证优秀层次的学生能够获得挑战性和满足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鼓励兴趣浓烈的同学深入研究,获得地理专业知识,提升地理学科能力。保证低层次的学生能够获得学习兴趣和信心,鼓励不乏是一味良药,借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夯实基础。这样一来,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时都有科学的依据和指引,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学习“热力环流”部分的内容时,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水平制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C层学生来说,基础知识和内容是学习重点,因此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画出热力环流图是他们主要的学习目标。B层学生除完成C层目标外,还要能够运用热力环流原理来解释海风、陆风、山风、谷风等;A层学生除完成B、C层学习目标外,还要能够运用热力环流理论解释“城市热岛效应”,并能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和解决问题。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对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带动班级学习氛围,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分层次确定教学方法

在开展高中地理分层教学时,由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知识、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学习态度等各不相同,因此在面对同一种教学方法时,A层的学生可能会觉得过于简单,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而C层的学生可能会理解困难、学习吃力,这样一来难以保证学生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分层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因此在开展分层教学时,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层提问是分层教学开展的科学方法和有效策略,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分层次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提问,例如对于C层学生侧重提问基础概念和知识,对于A层学生侧重提问知识的应用,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面对的问题都符合自身水平,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自行阅读,然后在讲解时分层提问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对C层学生提问“大气的热量来源有哪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哪几种形式?”对B层学生提问“大气的直接热源是什么?根本热源是什么?”对A层学生提问“为什么我们看到天空是蓝色的,白云是白色的?”“你能用图画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吗?”通过针对性的分层提问能促进每个层次的学生积极思考,改善教学效果。

四、分层次布置练习任务

高中地理知识点密集、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学生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来掌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课后进行一定的练习巩固才能保证学习效果,因此布置课后练习任务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由于学生能力水平各不相同,课堂学习效果也有差异,教师如果在布置课后练习任务时一视同仁会使C层学生感觉难度很大,自信心受到打击,还可能会使A层学生感觉练习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课后练习的初衷难以实现,因此教师在布置练习任务时也要分层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难易有别,如C层学生着重练习基础题目,B层学生着重练习基础题目的变式和延伸练习,A层学生则重点练习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这样一来才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查漏补缺,得到针对性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部分的内容时,可以让C层学生在课后画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地球侧视图,写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写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等,学生在练习时可以通过复习和梳理教材找到答案,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对于B层和A层学生可以让他们根据光照图判断节气,实践和强化知识应用能力。

五、分层次评价学习效果

分层教学对高中地理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体系,要想判断分层教学是否适用就必须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分层教学的作用。在分层教学中,由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任务各不相同,如果采用统一的检测和评价标准进行横向比较会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公平准确,因此要分层次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测试题目和评价标准,从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个方面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性评价方面,主要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教师可以设计一份试卷,其中有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题目,如基础题、基础延伸变式题、综合应用题等,在分析测试结果时也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根据学生分层评价其测试结果是否符合本层次的要求,采用相对评价的方法,对于表现超过原有层次水平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肯定,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过程性评价方面,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如课堂回答思考问题情况、参与课堂活动情况,课后练习情况等,然后将这些信息整理成档案,定性评价学生在分层教学中的学习效果,定性定量相互结合可以使分层评价更加科学。

教学评价引导和激励着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而合理的教学评价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建立学习信心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应该以学生知识能力和进步为基础,做出合理的教学评价,激励每个学生获得进步,积极进取。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建立良好心態,逐渐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建立自信心,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后进生来说,分层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发现闪光点,肯定进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心;对中等生,教师在激励学生的同时,还要指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不足,督促形成正确严谨的学习态度;对优等生,可以采取竞争评价,在较高的评价标准之中,促使学生形成好问则裕、谦虚谨慎的学习品质。在分层评价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及时对分层标准进行调整,建立动态灵活的评价机制,形成学生进步,机制进步,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在这种评价模式下,教师可以逐渐调整教学起点,学生及时反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进步,提升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是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因此教师要重视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完善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素荣.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27.

[2]汤冉.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探讨[J].高考,2020(28):76-77.

[3]张锋荣.刍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20(20):149-150.

[4]裴欢.分层教学与整合在高中地理中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9(97):140-141.

[5]韩炀.“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讨[J].文理导航(上旬),2019(12):67-68.

作者简介:常翻翻(1990.10-),女,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学。

(作者单位: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甘肃 静宁 743400)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分层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