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生本课堂的构建分析

2021-08-11王晓梅

关键词:生本课堂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王晓梅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硬核。当初只是掌握课本知识的死板人才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开拓者的要求,国家和社会想要得到更加稳健而持续的发展就要求培养出更有个性,更有创造力的新型人才。当然,教育改革绝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更需要是基层教育者学习探索出符合需求的新式课堂教学方法。生物作为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学科,对生活的渗透也最多,那么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也就越大。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生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8-038

在国家提出素质教育以来,各阶段学生的教育重点已经从以“知识”为核心逐渐转为与以“学生个人发展”为核心,从当初的应试化教育变为当下“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生本课堂”是近期新提出来的一种教学形态,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将分析讨论生本课堂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构建“生本课堂”进行讨论分析。

一、生本课堂的概念及特点

1.生本课堂的概念

“生本课堂”即“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形式。

2.生本课堂特点,活跃轻松

生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与以往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坐在台下听讲并接受新知识,这种刻板固定的课堂形式完全不同。在生本课堂中,首先是一个气氛活跃,思想包容的环境,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相互交流,互相激发。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能够直接决定学习的效果,在生本课堂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思考的自主性,让学生敞开想象和探索,允许学生有不一样的见解,教师要善于激励支持学生,面对学生不正确的思考方向,要及时耐心引导,而不是直接打断,批评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可以轻松积极的学习,实现心灵和心智的自由飞翔。

3.生本课堂,内容更广泛

生本课堂对教材本身实现了拓宽,在原本课标下的教材基础上,教师多搜集教材以外的知识资源,在课堂中,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适当拓宽知识领域,设置更多的学习情景和案例,让学生的思绪对接更多课外的新知识,由此,既增加了学生知识的涉猎面,又利用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生本课堂,“教”与“学”互换

生本课堂体现了教与学的换位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知识面为起点准备合适的教学内容,只有教师清楚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知识掌握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教学,如此才能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引起教与学的共鸣。还要明确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首要执行者,教师也从课堂的高位置变为与学生并肩学习的同步体时,丰富而轻松的课堂环境才能得以实现。另外,教师的教学准备不应该只包括课堂前的备课教案,更应该具备的是课堂进行中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进度的观察,面对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不同反馈,教师能够及时对自身的教学进度作出调整,把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一同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思考和理解下步步为营。

5.生本课堂,包容自由

生本课堂最大的特点,包容性。在社会生活中,正是由于每个人与每个人性格不同,思想不同,外貌不同才造就了林林总总五彩斑斓的文化和生活差异;在学校课堂中,正是由于每个学生与每个学生思维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才造就了趣味横生的学习氛围。对待学生和对待一个独立的人一样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优点和闪光点,也各有不同的优势,都具有变优秀的巨大潜能,因此,面对个性化十足的学生,教师要学会欣赏,鼓励,引导,捕捉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并鼓励学生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同时也不可忽略学生的缺点,引导学生改变,丢掉陋习,变得更优秀。

二、如何构建生本课堂及分析

生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还需要教师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多探索、多实践、多反思。

1.探索学习,定位“生本课堂”

以生本课堂要求出发,对比教师旧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课堂前的备课教案开始,如何设计课堂结构更符合生本课堂的要求?如何安排知识点的难度递增来达到“生本”的目的?教师可以展开讨论,交流彼此对“生本课堂”的理解,以及课堂的实际展现形式。正式上课时,如何开头来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怎样结合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在课堂尾声时,如何拓宽课堂知识领域,激发学生更深更广的思考?搜索借鉴已有的教学资料,教师要先把自己放在莘莘学子的位置,理解“生本课堂”的根本意义,以及具体的生物课堂体现。多阅读,多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通过自身学习,教师团队的探究讨论以及新旧教学模式的对比来定位“生本课堂”

2.实操践行,示范“生本课堂”

无论多少的理论基础,不实践永远只能是纸上谈兵。良好的教育理念,只有亲自实践种植在鲜活的土壤里,才能够发现是否生根发芽,结出鲜美的果实。在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对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的要求。结合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要求,实践生物版“生本课堂”。

3.实操模式建立高中生的生命观念

在高中生物课本中讲到生命的诞生,残酷的食物链以及动植物尸体的腐烂分解,单凭课本生硬的文字,简单的图片,以及教师有限的表達能力,学生无法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学生也无法构建正确且深刻的生命观念,所以可以提供合适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去接触和感受。

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去显微镜实验室观察洋葱等生物标本,让学生自己操作仪器,观察到细胞的基本结构,感受生命的基础单位。观察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的知识点以及课后思考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和想象。在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本,第二章“减数分裂”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行分组,女同学代表x染色体,男同学代表y染色体,并通过学生之间距离的靠近和远离来代表染色体的结合与分开,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学生数量的增加和减少,以及自由结组分别代表染色体的复制,分离自由组合,过程重复一次或两次代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完成和第二次分裂完成,在学生演示过程当中,如果出现学生分组错误,就代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自由结合出现错误,由此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如果染色体分离时出现问题,那么减数分裂后细胞后期的发育会有什么影响呢?由染色体异常引发的疾病,又有哪些呢?而我们自己拥有健康活泼的身体,还可以在宽敞的教室学习知识,是不是要更加珍惜呢?高中生物是可以让学生与生命科学走得最近的课堂,教师要利用这一点,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建立学生的生命观念。

4.课本实际论证出发,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人类的延续得益于人类个体是一个开放性,创新性的存在。从远古时代到如今发达现代化的社会,人类的思维也在不断进步。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基础知识开始,设置思考并论证的环节,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十分有好处。

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本第二章伴性遗传时,可以提出“在以前的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严重,如果新生儿出生后有身体缺陷或者先天疾病,都会认为是由母亲导致,甚至认为生不出男孩也是女人的问题,女人的地位会很低”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合理。同时带领学生思考几个问题:新生儿的性别由什么决定?新生儿先天性疾病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根据所学过的人类染色体遗传规律分析“生不出男孩都是女人的问题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学生根据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思维提升过程是一样的,选择一些热议的话题,教师根据这些话题结合课本知识向学生提出一系列思考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并求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素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5.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的开发就是提高创新创造力的过程,选择一些容易操作,需要团队合作的简单实验,提供所需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然后对实验前的疑问进行解答。

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第五章有关“酶的特性”实验学习中,在学习前,可以先让学生自行想象,酶可能会有哪些特性?这些特性又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酶的特性会不会发生什么改变?引导学生产生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提供可能会用到的器材做完实验后,让学生整理好实验数据和结果,然后分组发表各组的见解教师进行总结整理,并及時改正错误的结论和学生研究出现问题的原因。这样完整的学习流程可以曾增加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的形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6.以课本中的社会情景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是人的社会,生活是人的生活,只有人具有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才”才有意义。从学科出发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做出更合理的判断,让生活有更多的生物常识。在教师讲课中,要多发现知识内容内所含的价值教育通过情景带入的形式,让学生产生共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学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时候,可以先问一下学生,先进的技术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都是好处吗?如果有人随意乱用制作生化武器会对人类产生多大的影响?学生由此会产生激烈的讨论,因为对未知的好奇,就是学生的最大特点,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一下有关的新闻资料、图片、视频等,使他们很快会意识到滥用生物技术的危害。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还有助于学生思考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是高中的重要学科,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和社会性,同时又和自然生活有紧密地联系。“以学生个人发展为本”的生本课堂形式可以充分满足核心素养下对学科的课标要求,课上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拘束,不畏惧,也会在枯燥的知识内容里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和精神状态,同时,这种课堂模式营造了和谐、包容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培养灵活,具有创新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许玉霞.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模式构建[J].科技资讯,2020,18(17):136+138.

[2]玛依拉·胡尔曼汗.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生本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194.

[3]谢兰轩,铁怡梦,邹明新.浅析生本教育理念下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J].科技视界,2020(3):119-121.

【本文为兰州市教育科学2020年度个人课题《基于疫情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立项号LZ[2020]GR0595)系列成果论文之一。】

(作者单位:兰州市第七十一中学,甘肃 兰州 730000)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