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文物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2021-08-11王丽娜
摘要:文物文化传播即以文物为依托,对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加以传播。相对于抽象的文化传播形式,文物文化传播具有生动可视化的特点,更易被受众接受。而新媒体平台的文物文化传播常伴有重娱乐、轻文化的问题出现。基于此,在技术的可供性下,利用新媒体平台泛娱乐化的特点,以对文物的艺术诠释为引,进一步深耕文物文化传播的深度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文物文化高效传播的新路径。
关键词:文物文化传播;新媒体;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02
1 文物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文物是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的具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科学价值的遗物与遗迹[1]。就外观而言,文物演绎审美意趣;就制作工艺而言,文物呈现科技水准;就社会功能而言,文物蕴含礼仪文化。正如《听琴图》中描绘的高足香几,其淡雅清冷的设计风格反映出宋代朴素雅致的文人审美。文物以客观物质实体为依托,凝聚人类智慧结晶,承载匠人心血,向我们展示一段历史时期内最高超的工艺手法与人们所推崇的思想文化。文物文化传播的本质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智慧[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对社会快速变革造成的传统文化边缘化现象[3],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承载体,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播,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
2 新媒体视域下文物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逐渐发展为人们生活方式的常量[4],塑造了时尚化、大众化的文物传播形象,为文物文化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5]。但新媒体平台受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也导致文物文化传播具有明显的娱乐化倾向。
2.1 形式大于内容,忽视文化内涵
技术可供性为文物文化传播提供了多样化呈现方式[6]。从IP形象建设到文创产品的上市热销,从艺术插画到文物表情包的广泛应用,从3D复原技术到H5小游戏的沉浸式体验,文物文化传播丰富的传播形式已成为吸引受众关注的主要動因[7]。而过于丰富的传播形式挤占了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注意力,导致受众关注点转移,忽视文化内涵,最终造成无效传播。例如文物表情包的使用,用户多以文物表情包为自我呈现的道具,演绎其学识渊博、幽默风趣的社交形象[8]。相较于多样的创意传播形式,文物的文化内涵才是更有价值、更值得传播的内容。
2.2 被动多于主动,弱化民众探知欲
新媒体平台用户的信息接收具有双面性,其主动性体现在用户可自由筛选构建信息网络,被动性即用户依赖于惯性绑定,习惯性接收平台信息推送。这一行为无形中弱化了民众自发式探知欲。游戏中的文物文化元素丰富了视觉呈现,却没有成为引导玩家探知文物文化内涵的契机[9]。线上看展为用户带来沉浸式观展体验,但也弱化了受众线下参观博物馆,与文物近距离接触的主动性。技术可供性下,分众传播已成为传播的主流趋势[10]。智能算法根据数字痕迹推算用户喜好,不断向其推送同质内容,最终形成“信息茧房”,对文物文化不感兴趣的用户将失去接触相关视频的机会。而热衷于文物文化的用户由于依赖于平台信息推送,失去了主动探知意愿。
2.3 娱乐覆盖文化传承,偏离文物本质
新媒体的泛娱乐化特质使文物文化传播在传播内容与形式上不断融入娱乐元素[11]。例如,文物表情包以文物艺术形象为主体,赋予现代社交用语,在强化交流的同时,对文物的趣味解读产生了娱乐效应。目前,游戏、表情包、短视频等偏重娱乐效果的传播形式逐渐成为传播的主流趋势。而过于注重娱乐效果的传播形式偏离了文物文化传播本质,传递了拜金、物质等错误的价值观[12],造成“劣币驱逐良币”,使受众日趋麻木,失去理性判断。打造娱乐化传播策略,在短期内可吸引年轻受众关注。但长远考虑将难以维持受众黏性,模糊文物在受众心中庄重严肃的形象[13],淡化传播文物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阻碍。
2.4 流量高于质量,无视情感共鸣
文物文化传播将自身艺术形象与网络热梗相结合,展现出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14],以“接地气”的传播形象吸引众多受众关注,从而获得流量[15]。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该平台的文物文化类短视频创作多以“最像是穿越的文物”“你见过这些富有少女心的文物吗”等受众喜闻乐见的网络话题为开篇引发受众好奇心,但却缺乏质量把控[16]。视频形式以配音为主,画面多为文物图片的杂乱拼贴,毫无美感可言。因新媒体平台激烈的注意力争夺环境[17]与用户生成内容的呈现方式,用户内容创作门槛低,为获取流量凭借文物的小众性进入文物文化传播领域,拉低了传播水准[18]。以网络热门话题为噱头也不能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19],增强受众黏性。
3 新媒体视域下文物文化传播的优化建议
3.1 艺术演绎引入深度解读
文物文化内涵通过艺术符号得以呈现,如明代制衣的百兽纹寓有多福多寿之意[20]。新媒体则凭借丰富的视觉效果使文物的艺术价值得以展现[21]。由表及里,以艺术化视觉呈现为引,深入解读文物文化内涵,是吸引受众关注文物文化传播的方式。例如,网络微纪录片《此画怎讲》,通过真人演绎,高度还原古画中的人物、背景以及色调,重现画作场景。以艺术化的视觉呈现引起受众兴趣[22],再以第一人称视角诠释作画情境。现代化语境拉近了观者与画作间的距离。艺术化演绎形式丰富了观者的感官,即使赋予现代网络用语,也不易使受众跳脱出作品,从而完善了对文物科普的沉浸式体验,使受众的媒介接触需求得到满足[23],推进了文物文化深度解读。
3.2 技术赋能增强互动教育
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具有双面性。适度利用技术可提高文物文化传播效率[24]。而过度依赖技术,不但会使受众处于被动接收平台信息的状态,还会导致文物文化沦为技术创新的附属品。依托于技术可供性加强传播的互动性是平衡之策。例如,2021年三星堆挖掘行动启动后抖音平台发起的“三星堆挖掘作业24小时”直播活动,使人人都能在文物修复中获得参与感,真正做到以文物文化的互动教育为传播目的。以科技为依托,不断创新互动传播方式,是激发受众文物文化兴趣与探知欲的方式。
3.3 娱乐话题带入多重视角
借助新媒体的泛娱乐化特征,以娱乐话题为切入角度,不断引入多重视角,可以营造立体多元的传播观点,丰富文物文化传播内容。例如,微博平台的#这些也是乾隆审美#主题超话,前期偏重娱乐效果,以清代乾隆时期繁缛杂乱风格的文物[25]为依据,对乾隆皇帝的审美展开吐槽。随后以芙蓉石蟠螭耳盖炉、豆青釉葫芦瓶等文物引入话题高潮,文物清新淡雅的艺术形象与固有印象中的乾隆审美产生差异[26],进一步使舆论升级,随后网民争相晒出各种制作精美的清代文物,亦有人对清代文化背景、社会风俗等进行深入介绍,以多角度、全方位、深浅不一的观点丰富了清代文物文化传播的内容层次,加深了文物文化内涵解读。在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文物文化时,要避免落入重娱乐阵地[27],以娱乐话题为引,以全方位话题视角丰富文物文化传播观点,加深文化内涵表达。
3.4 博古通今强化群体认同
群体认同是个体认识到其属于某一群体,并追求共同目标、信仰而形成情感联系的共同体。文物承载着中华儿女共同的记忆与根源,对文物的深度解读是强化群体价值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古代的思想文化、处世哲学为现代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8]。文化与情感相融合创造了文物文化传播的社会效用[29]。以文物为载体,构建古今对话,从而强化群体认同,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起点,寻找与古代生活的异同点。例如,现代玻璃水杯与商朝铜盏,发挥着相似的功能,却因不同的技术、文化背景产生价值差异。由浅入深,以熟悉的事物引入有距离感的文物,以稀松平常的事物引入富有文化深意的文物作品,是便于受众理解,强化群体认同,以情感为依托进行文物文化传播的新方式[30]。
4 结语
近年来产生的“文物热”现象,一方面展现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增强,另一方面也是依托于新媒体技术发展的体现。只有不断深耕文物文化传播内容,让文物回归本质,展现其文化价值,才能使“文物热”现象转变为持续发展的常态。
参考文献:
[1] 张欢.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研究——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艺术评鉴,2019(15):165-166.
[2] 位云玲.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持续走红的原因探究——以《上新了!故宮》为例[J].艺术评鉴,2019(07):169-170,76.
[3] 张雨薇.文化自觉视角下乡村民俗文化的嬗变——以南京市溧水区某村庙会为例[J].戏剧之家,2019(32):230-232.
[4] 朱霜.国内情感传播研究的范式演进[J].今传媒,2018,26(03):74-76.
[5] 张祁.改革开放40年国内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叙事嬗变[J].戏剧之家,2019(16):83-84,96.
[6] 姚文澜,郭思远,勾莞玥.扩大绿色传播效果的新媒体路径研究[J].戏剧之家,2019(29):222-223.
[7] 王卫池.沉浸式体验和H5产品绿色传播的劝说艺术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9):70-73.
[8] 孙迎吉,卫欣.平台与内容:emoji经久不衰的原因——以微信默认表情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1,7(03):29-31.
[9] 桑屹峰.传统文化元素在手机网游中的创新运用研究——以《王者荣耀》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1):106-108.
[10] 陈雨萌.传播视域下红色文化空壳化的成因与规制[J].艺术科技,2019,32(05):158,190.
[11] 张晓蕊.大众传媒视野下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困境与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9(11):155-156.
[12] 吴成晨,黄慧敏.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节目热播的思考[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15):132-133.
[13] 张北辰,倪建邺,刘国庆.浅谈传统礼仪文化的智能传播生态[J].汉字文化,2020(18):40-41.
[14] 石淑敏.全媒体视域下非遗文化的创新与推广初探[J].汉字文化,2020(16):160-162.
[15] 王网明.抖音传统文化相关视频走红原因分析[J].戏剧之家,2019(26):214-215.
[16] 王俊霞.短视频平台的优势与挑战分析——以抖音APP为例[J].今传媒,2018(7):29-30.
[17] 陈相雨,丁柏铨.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逻辑及其治理[J].中州学刊,2018(02):166-172.
[18] 曹青云.环境抗争中网络视频动员的基层治理[J].新闻知识,2019(04):36-39.
[19] 黄晨.绿色广告影像诉求的“二律悖反”与“情感弥合”[J].艺术科技,2019,32(07):23-24.
[20] 彭佳妮.中国传统云纹的文化内涵及传承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14):91-94.
[21] 吴启越,刘雯.浅析网络时代抗争运动的视觉化嬗变与机理[J].戏剧之家,2018(36):219-220.
[22] 吴静怡.基于社交媒体的环保图片报道的视觉文化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3):55-56.
[23] 蔡雅雯.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综艺节目全民互动养成传播研究——以《创造营2019》为例[J].东南传播,2019(07):137-139.
[24] 黄晨.技术与人的关系视域下微信朋友圈展示期限设置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2):155-156.
[25] 周栋.中国古代“清”美学范畴之流变[J].艺海,2019(10):12-14.
[26] 张琨.明清建筑彩画艺术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9):22-23.
[27] 杨熠,唐丽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传播价值研究——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汉字文化,2020(20):155-157.
[28] 黄晶晶.电影艺术中的传统文化承创——《Three Idiots》[J].戏剧之家,2019(22):102,104.
[29] 殷文,毛子钰.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情感能量与社会效用——以《朗读者》为例[J].今传媒,2018,26(09):13-15.
[30] 吴启越,刘雯.新媒体视域下绿色传播的实践与策略研究[J].新闻知识,2019(08):77-79.
作者简介:王丽娜(1998—),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广告与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