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弄建筑文化在上海文化产业中的创新性转化和发展研究
2021-08-11钟垂贵廖燕平
钟垂贵 廖燕平
摘要:里弄建筑文化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对其的保护传承方式对当今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溯源里弄建筑文化,分析里弄建筑文化与上海城市文化的融合发展;探讨里弄建筑文化传承创新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途径;解读里弄建筑文化的社会价值及其融合下的经济价值。里弄建筑文化的传承不仅依赖于其蕴含的人文内涵,而且依附于上海城市的发展。里弄建筑保护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为其当代的传承形态提出新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文化产业;里弄建筑文化;创新;转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0-03
上海里弄建筑文化是上海人民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活动中创造形成的社会产物,是上海城市发展中形成的历史积淀物,是上海历史文化中普遍认可且传承的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处于上海现代城市发展阶段的里弄建筑文化,首先要对其建筑形态和功能进行抢救、保护和传承;再次,我们要不断地用现代思维来发掘里弄建筑文化蕴含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逐步转化并形成新的文化记载和传承形式,使其在当今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何借用当代资源、技术、经济发展优势在里弄建筑文化传承中形成新的张力,以社会系统演化、现代产业理念和市场经济法则等变化使里弄建筑文化传承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充满时代活力,成为亟待探讨的课题。研究梳理里弄建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里弄建筑文化传承具有重大意义。
1 在近现代上海城市变迁中形成并发展的里弄建筑文化
里弄建筑文化不仅是过去上海人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而且应于现代生活和现代价值的变迁中不断向前发展。从上海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里弄建筑是上海特色民居建筑。里弄建筑的发生、更新过程也映射了近代上海城市百余年的发展史,它逐步成为上海城市肌理和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行为意识、价值体现等因素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各异的文化特征。其中,里弄建筑文化传承融合了经济社会体制创新,社会创新下的上海城市文化发展又推动着里弄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1 上海里弄建筑的发展历程
设计大师姜庆共认为,里弄建筑是“在我国传统住宅建筑的基础上,受到西方联列式条状住宅的影响,适用当时的社会和生活需求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的商品化倾向”[1]。里弄建筑文化的起源是围绕近代上海租界与华人居民之间产生的关系,“它的发展历史和近代上海的发展历史是同步的,是上海历史的直接产物”[2]。上海里弄建筑融合中西传统住宅特点,创造了具有上海地域和时代特色的里弄石库门民居建筑形式。19世纪50年代,为解决进入租界的华人居住问题,由外国商人建设木板房租售给华人居住。由于木板房存在诸多局限性,后发展为“立贴式”砖木结构民居建筑,这种形式奠定了上海里弄建筑文化形式。在19世纪末,砖混结构里弄民居建筑盛行,使得里弄建筑文化得到升华,最终形成上海里弄建筑形态。里弄建筑的更新历程也体现了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历程,里弄建筑文化现象标志着上海开始走向现代发展时代。
1.2 上海里弄的文化艺术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百年中,上海成为中西文化融汇的大舞台。上海民居建筑也呈现出中西建筑文化合璧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石库门里弄住宅”,20世纪20年代后的“新式里弄住宅”“花园式里弄住宅”和“公寓里弄住宅”。在“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空间布局上采用我国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形式,在装饰上采用多雕刻、白墙青瓦、棕红或棕黑木料、高耸女儿墙等江南民居特征,同时融合门头山花雕刻装饰、彩色玻璃窗花和铸铁艺术栏杆等西方民居建筑的装饰手法。上海里弄建筑越往后期发展,融合西方建筑文化成分就越多。例如,“新式里弄住宅”将高围合度的江南“合院”新式变成西方半开放式庭院,将白墙青瓦的结构革新为砖混结构,在外形上更多地采用西方建筑的装饰样式;在后期的“花园式里弄住宅”和“公寓里弄住宅”中,从建筑结构到装饰设计基本西化,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只有零星的出现。里弄建筑的发展历程也是上海中西文化融合发展的进程,形成中西文化共生共存、相互融合的上海地域特色文化。
2 里弄建筑文化依托上海文化产业进行传承创新性转化
传承上海里弄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我们需要依托现代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特征,对其建筑的功能和文化艺术形式进行新的价值表达,延续城市肌理、融入城市文脉。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按照上海当今的城市发展,对上海里弄建筑文化的内涵和文化艺术形式加以补充、引申、完善,使上海里弄建筑文化内涵得到提升的同时保证其传承的长效性。
2.1 里弄建筑文化保护项目的产业开发特质
里弄建筑文化传承是通过其物质形态来呈现其文化形式,最终以物质空间向人们呈现内在功能与外在文化艺术表达形式,并得到大众的认同和期盼。里弄建筑文化的现代传承通过里弄建筑的功能更新和文化内涵提升来实现。里弄建筑的功能属性和美学形态为转化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根本的物质和意识条件。
上海独特的地域发展历史和市民的生活方式造就其民居建筑文化自然内化为精神,并形成上海市民的集体意识,造就了建筑的空间形态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美学形式。例如,里弄建筑中西艺术形式结合的大门,既有江南院庭的石框木门,又装饰了西方风格的山花门楣。由于这些建筑艺术形式来自中西建筑美学的本真和过去上海城市生活的靈感,因其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艺术形式而拥有持续、强盛、震撼内心的生命力。
作为过去百余年上海市民主要居住形式的里弄石库门建筑,自源生就拥有经济特性,上海市民通过建造、使用和传承里弄建筑空间,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素养对其文化创新转化能产生优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据统计,里弄建筑成规模的有260多处,近5个居住单位,总建筑面积达到400多万平方米[3]。上海里弄建筑文化是经过百余年城市文化要素积淀和生活凝练的“文化品牌”,成为相对稳定的上海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上海“四大品牌”建设已经开锣,文化建设是四大品牌之一,借助里弄建筑文化品牌的浸染效应进行深化发展,发掘契合现代的文化内涵,创新传承形式,可以形成富有内涵的上海文化品牌。
2.2 产业发展方式是里弄建筑文化恒久传承的有效方式
纵观上海城市历史,里弄建筑是上海文化的物质载体,呈现上海地域文化独特的标本,同时是现代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里弄建筑文化传承性保护的突出特征是挖掘里弄建筑文化潜在的经济价值,激发政府和市民保护传承的积极性,将以前静态和被动保护转化为动态和主动的保护方式,这也是在上海里弄建筑保护实践中被证实为具有长效性的方式。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文化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再生产”才能维持自身平衡,社会也才得以延续[4]。里弄建筑作为百年城市活动的遗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有其不适应性,我们需要对它进行适应时代的历史活化保护,赋予其新生命和价值。文化商业化改造是旧居住里弄再延续的有效形式,克服了以往里弄建筑文化静态保护的局限,通过将居住里弄建筑转化为文化产业实现活态保护与城市文化产业开发的有机结合。
由于过去上海很长时间只将里弄建筑作为居住空间进行加固修缮,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一度忽视了它的文化属性和产业价值。在现代生活、市场经济发展的冲击下,对里弄建筑的居住性修缮改造已经呈现出传承危机。在这种形势下,里弄建筑文化性保护和传承需要进行创新性保护,对其进行商业性开发,通过打造公共文化空间的形式,让全体市民通过里弄文化对上海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优越感,使里弄建筑能体现其价值,获得持续的经济利益,进而有效激发政府和市民保护里弄建筑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里弄建筑文化社会经济价值和传承发展。
3 创新性应用里弄建筑文化元素
积淀深厚、样式繁多的里弄联排社区、栋屋花园建筑是现代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优质资源。在现存较完整的里弄社区中,绝大多数里弄建筑都蕴含着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可以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并且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里弄建筑文化元素在上海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3.1 上海里弄建筑文化元素的内涵
上海里弄建筑文化作为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因素,有着丰富的地域人文内涵,是上海城市文化历史承载物。纵观一百多年积淀的里弄建筑文化遗产元素,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包含着上海城市传统的生活形态和思维方式,展现了上海城市人文的内在,用它特有、丰富的资源充实了现代上海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如今,为数不多已完成创新转化的里弄社区为我们展示了上海历史文化精彩的一面,如“田子坊”“新天地”“思南公馆”等。在上海政府规划保护的里弄社区中,成规模的还有260多处,它们基本未被开发,且地理位置优越,这些里弄社区同样是上海城市历史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这些贯穿上海一百多年的城市居住空间和文化形态转化为文化产业社区,将能够更深层次地对外传播上海城市特色历史文化。
3.2 挖掘里弄建筑文化元素的社会价值
里弄建筑中不少具有精美艺术性的建筑,它们是经过时间洗礼后沉积下来的精粹。里弄建筑文化极具上海传统特色,在历史进程中成为瑰宝,必然对完善上海文化建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上海的发展历程中,里弄建筑文化对上海的居民精神文化的形成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里弄建筑石库门头的山花、黑漆木门,灰色清水砖墙面,墙中内嵌的花玻璃窗,中西结合的山墙,铁艺围栏的小阳台,甚至狭小的亭子间等建筑文化元素,由于它们贴近生活、贴近大众,且富有艺术性、人文性,在培育市民的人文修养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古至今,里弄里的居民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受到里弄建筑文化的滋养,汲取里弄建筑文化的气质。里弄建筑文化在上海城市发展历史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特征和精神内涵,不断创新对它的保护及传承方式,可以充实现代上海的城市文化。
里弄建筑文化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与上海现代城市的文化体现高度契合。在现今的上海文化品牌建设中,要以积极、俱进的视角传承和创新里弄建筑文化,并且创新性地开发利用文化产业,展现其开放交融的城市气质。
3.3 挖掘里弄建筑文化元素的经济价值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在1970年出版的《消费社会》一书中指出,人们就是通过消费不同的物品来界定自己与物品相符的身份,将自己与某种类型等同,而与其他人相区别,即人们现在消费的不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价值,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符号消费时代[5]。从消费文化的特征来分析,现代社会也呈现出符号消费的特点。符号消费是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消费需求主导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里弄建筑文化的符号化,为里弄建筑向文化产业转化提供了方法。
我们对现存且较完整的里弄建筑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应用创新的思维,努力让里弄建筑形成文化符号,让里弄建筑文化元素与上海当代文化产业相交融,达到里弄建筑文化传承与社会经济共生同长的目的。使里弄建筑的传承性保护成为繁荣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因素,开创上海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与里弄建筑文化开发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
创新性地利用里弄建筑文化中所传承的文化元素,不但可以赋予上海的文化产品明晰的城市文化气质、内容和形态美学特色,使上海文化产业根植于上海的地域文化基础之上。因此,上海中心城区深厚的里弄建筑文化元素有极大的开发前景,为上海城市增加了形成优越城市魅力与庞大经济效益的机会。
4 面向現代社会生活、市场经济,创新性利用里弄建筑文化资源发展上海文化产业
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是上海里弄建筑文化传承的根本。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里弄建筑的传承只有在创新性转化中实现新的价值增长点,才能焕发里弄建筑新的生命。
4.1 面向当代上海城市生活
里弄建筑保护项目拥有显著的生活实用性和文化传承性。因此,当今对里弄建筑进行开发性保护和利用时,需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充分关注现代上海市民的生活和审美理念的新变化,用当今文化产业理念审视里弄建筑文化,在保存里弄建筑精神内涵和空间形态的基础上,将生动、时尚的当代表现形式融入其中,增强时代感、现代感,使之成为现代海派文化亮点,成为当代人青睐的文化产品。
在上海推行里弄建筑的背景下,一些项目被成功地开发出来,如“田子坊”文化商业街区,用当代时尚、美学来解说其转化开发为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主动探寻里弄建筑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契合点,将里弄建筑的文化之韵融合到现代时尚的文化品牌商业之中,使传统的居住里弄拥有了新的活力,走进大众生活中,社会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使里弄建筑保护项目依托上海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而得到长效保护和传承。
里弄建筑文化元素应用在当今上海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中,表现为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里弄建筑保护与上海经济发展相融合,把里弄文化打造成海派文化的新形态,提升上海城市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契合度,强化海派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4.2 面向现代市场经济
在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对里弄建筑的保护不能固守传统,而是要用发展的视角审视传统,把里弄建筑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相结合,应用市场经济规律实现里弄建筑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拓里弄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空间。
在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环境下,里弄建筑文化创新开发要从现代文化消费需求出发,提高创新开发项目的吸引力,增强人们的消费欲望,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如我们熟知的“新天地”里弄建筑文化开发项目,其主动契合现代时尚消费文化,结合海派休闲文化特征,将历史建筑打造成传统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空间,既展现了里弄建筑的文化魅力,又提振了大众的消费欲望。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里弄建筑文化保护只能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创新传承方式,以独特的文化形态来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并实现传承和发展。
5 結语
里弄建筑文化是上海社会发展历史的积淀,对其的保护和传承依托于现代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不断创新的思维。在一定意义上,里弄建筑文化传承依赖于上海城市生活的繁荣发展,围绕上海现代文化产业的创新与融合来促进里弄建筑文化的传承。在上海现代文化语境中,里弄建筑文化与当今社会审美和经济发展相契合,由此赋予了里弄建筑文化被再次解读的可能。不可否认,里弄建筑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与现代市场经济的融合提升了大众对其的认知,运用创新性发展思维扩展里弄建筑文化本体语言,能够促进里弄建筑文化的传承与革新,提升其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景猷,颜望馥.上海里弄住宅的历史发展和保留改造[J].住宅科技,1983(06):8-11.
[2] 赵天佐,何善权,张松,等.“上海里弄住宅保护与更新”研讨会[J].上海城市规划,2012(03):98-103.
[3] 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188.
[4] 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78-87.
[5]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62-63.
作者简介:钟垂贵(1977—),男,上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廖燕平(1979—),女,江苏苏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