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准切入点,有效激活全篇
2021-08-11侯明昊
摘要:教学切入点是解读文章的着眼点与突破口,循点切入文本,可以管窥文章的结构层次,显化文章的思路,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体悟文本意义产生的途径和方法,课文独有的教学价值也会因此而体现。
关键词:切入点;激活;全篇
阅读教学切入点的正确选择与运用既可以帮助师生整体把握教材,又可以促进教师更好地引领学生挖掘文本的内含,积累知识,获得能力,从而保证教学设计的优化与教学效果的提高。选准教学切入点对阅读教学尤为重要。教学切入点是解读文章的着眼点与突破口,循点切入文本可以管窥文章的结构层次,显化文章的思路,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让学生在对文章结构特点与作者写作意图互为表里的关系的理解中体悟文本意义产生的途径和方法。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选准切入点,引领学生从文本语言的细微处出发,紧扣文本,理清层次,明确思路,见文章“骨”,悟文本“魂”,从而实现课文独有的教学价值。
一、抓住解读课文的切入点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的标题,言简意赅,点明了作者演讲的主要内容。在上课开始,教师通过分析标题的句法结构特点来吸引学生品析文本语言:课文题目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短语?根据该短语的特点,试着抓住该短语的表达重心。学生通过结构助词“的”辨识出课文标题属于偏正短语;又根据偏正短语的特点指出标题的表达重心应为“抉择”二字。
教师顺势让学生辨析“抉择”与“选择”的区别,学生们达成共识:“抉择”多用于重大严肃的事情,具有庄重的色彩,适用范围较窄,常用于书面语;“选择”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适用范围较广,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教师出示例句:
例1:在亲情与正义的艰难抉择中,他终究还是选择了正义。
例2:人生的道路有很多,但你只能选择其中一条勇敢地走下去。
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解读课文的切入点——“抉择”二字。
二、循点理清文章思路
理清文章思路,才能把握文章真谛。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的路径和脉络。思路与文章结构层次之间互为表里:思路是文章结构层次的实质,文章结构层次是思路的体现。“牵一点而动全文”,解读文章的切入点具有面向全篇、辐射全文的作用,可以管窥文章的结构层次,从而显化文章的思路。
基于学生对“抉择”一词的理解,教师就“点”来引导学生运“刀”切入文本:“作者作出了什么抉择?这个抉择为何重要?结合课文回答。”学生明确:课文第3段提出观点——“大力扶植年轻人”。
课文第3段列举了卡文迪许实验室五代室主任代代扶植年轻人的例子,说明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规律。第4段、第5段作者用自己的经历表明该如何正确看待权威,借此强调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性。
教师顺势将“刀”运向细处:课文中第3段、第4段、第5段为了说明“抉择”的重要性,在表达上都有何特点?
学生们有的认为“第3段运用了举例论证,证明了要大力扶植年轻人这一观点。”有的认为“第4段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幽默诙谐地对不合理现象提出质疑,从而强调大力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性。”有的认为“第5段中几次出现‘狗皮膏药一词,是贬词褒用,体现了作者谦虚的品质,增强了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既然课文中第3段、第4段、第5段说明了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应大力扶植年轻人,那么具体来说,应该怎样扶植年轻人?”学生回答:“第6段作者提出扶植的建议,国家重大项目的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还建议需要一种风险投资的基金来支持创业者;第7段作者认为要创造条件扶植年轻人,就要把年轻人推到前面,打破论资排辈的风气。”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第8段有没有谈到扶植年轻人的具体做法,这一段是否多余?”学生们的思考步步深入:“文章第8段作者不断提醒自己不能以名人自居,以免犯错误的态度表明作者身为权威,不会阻碍年轻人的发展,该段呼应了‘大力扶植年轻人的观点;第8段意在表明“扶植年轻人从我做起”,这也是扶植年轻人的一种表现;这种以身示范,实质上也是扶植年轻人做法,而且更有说服力;权威对自己理性地剖析,折射了其甘当人梯、扶植新秀的无私品质,作为年轻一代便没有理由不去努力奋进,不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教师趁机将文末的公式“I + WE =Full I”引入到学生们积极的讨论中,学生们先后发言,其对公式的理解不断深入:“第8段作者对自己的剖析与表态是老一辈工作者在扶植年轻人上的努力,而最后一段公式的出现,意在说明,‘大力扶植年轻人,关键在于年轻人自己要奋发有为;公式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引导年轻人应该在集体中发挥作用,实现价值,它给年轻人一个正确的努力方向;公式反映了作者爱国奉献、甘为人梯的高尚精神,作者把这种精神借‘公式这个接力棒传递给年轻人,同时暗示年轻一代应该怎样奉献……”
通过“抉择”这个切入点,学生们循序渐进地深入文本,初步整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先明确抉择的内容(3段),再强调抉择的重要性(3、4、5段),接着指出落实抉择的具体做法(6、7、8段),最后强调年轻人应该把自己融入集体,实现自我价值(10段)。
文章结构层次是作者写作思路的体现。文章第3段至第10段都围绕“扶植年轻人”这一中心有序展开,最后将“扶植”落到实处。而“扶植年轻人”即“抉择”,正是解读文章的切入点。学生循点有序地划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梳理了作者表达思想的路径,理清了文章思路,体味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见文章“骨”,悟文本“魂”
一篇文章语意的传达依赖的是语句、文段富有意義的排列组合。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而且应该让学生知晓作者是怎么写的,让学生在对文章结构特点与作者写作意图互为表里的关系的理解中体悟文本意义产生的途径和方法。作为一篇演讲词,《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成功地让人们接受了演讲者的观点(大力扶植年轻人)的同时,领悟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把爱国奉献精神传递给年轻人,期待年轻人以“融入集体,实现自我价值”的做法来呼应作者作出的重要抉择)。那么让学生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怎样有效地传达给听众的是阅读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当学生循点切入文本,理清了文章的组织结构,梳理了文章的思路,明确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一切再切,命中文章的要害”:“这篇演讲稿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结合文章第3段至第8段分析其逻辑严密性是如何体现的?”学生能讨论出文段具有層层递进的特点;教师适时点拨“很多演讲词常常运用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并结合课文出示:
第3段提出问题(大力扶植年轻人);
第3段、第4段、第5段分析问题(阐述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第6段、第7段、第8段解决问题(扶植年轻人的具体做法)。
教师进而点拨:“这种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的论证结构,就是层进式结构。”层进式结构的好处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论证深刻,也可以简化地理解为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来展开的。作者的观点能够有效地传达给听众正是借助这种层进式的论证结构,而作者对写作意图的暗示正是在深化该层进式结构的基础之上完成的。
文章之“骨”已出现,文本之“魂”已点出。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咬骨”“悟魂”:“结合课文的内容,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展现层进式结构;再试着深化该结构。”通过回答问题,学生体悟文本意义产生的途径和方法:
提出观点——大力扶植年轻人(是什么);
阐明扶植年轻人的理由(为什么);
怎样扶植(怎么样);
年轻人努力取代权威,将来扶植下一代年轻人。
最后,学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其细细地体味“切入点——结构层次——文章思路——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骨——文本魂”这一阅读文本的路径,使学生将解读文章的思路内化于心。
这节课教师在找准解读课文切入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循点“运刀”,深入文本,切出了层次,理出了文脉,明晰了思路,体悟了文本意义产生的途径和方法;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也得以提高。可以说,教学切入点的正确选择与运用是阅读教学渐入佳境的重要前提。
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迁移能够促进教学意义的生成;合理的作业设计,可以延续一节课的教学逻辑,使“循教学切入点,激活全篇”的目标落到实处。广东省大埔县是中央苏区县,县内有着丰富的苏区文化资源,红色文化中的英雄事迹蕴含的爱国情怀与课文作者王选勇于奉献、敬业爱国的高尚精神有着承接性的关联,特别是王选把爱国奉献、甘为人梯的高尚精神借“公式”这个接力棒传递给每一个年轻人,暗示当下年轻一代,在时代中应该怎样奉献的写作意图,正好对接了红色文化。
基于让“选准切入点,有效激活全篇”的教学策略在现代学人的品质与红色文化的对接中绽放光彩的思考,笔者设计作业如下:
以“永葆革命精神”为题,写一篇演讲稿;搜集大埔县革命英雄事迹作为演讲材料;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演讲结构,展开演讲稿,并能借助该结构有效传达观点。
总之,解读文本要选准切入点,从而了解文本的思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实现文本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1]丁方锐.选文有“道”,奠定群文阅读的基础[J].语文教学之友,2021(3).
[3]曹永军.上好语文课靠什么[J].中学语文教学,202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科研重点立项课题“初中语文教材与大埔县苏区文化资源整合的探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2020ZQJK053】
作者简介:侯明昊(1985— ),男,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