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索

2021-08-11赵靖华

考试周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教学应用语文教学高中语文

赵靖华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不仅影响着工作与生活,更是对教育的发展推波助澜,使得教育教学得以在科技的环境下不断得以创新,为教育事业营造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其中,微课则是这一环境促使下所孕育而生的教学手段之一,其多重优势特点,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多种保障,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从现代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出发,进而针对微课的作用以及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探究分析,以促进高中学生语文课堂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语文教学;教学应用

事实上,微课的提出已不是一年两年的时间,然而在此过程中,纵观教师的课堂教学,尽管其具备多种教学优势,但这一教学手段的实际使用仍是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高中生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受高考因素的影响,一时间很难做出教学形式的转变,更加的偏向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教师则应当正视微课的作用效果,提高对于微课的审视理念,进而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将其应用于课堂之中,以提升教学效率。

一、 当前应用现状

(一)制作形式单调

不难发现,教师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并未真正地理解应用这一教学形式,因而在制作微课时,亦是并没有将其加以重视,而是简单的制作微课内容,并且多数以教师专门讲授形式所展现,在形式上没有得以有效的创新;同时,内容的设计制作过程中,亦是缺乏了一定的趣味性,如此,则降低了这一新型教学工具对于学生的吸引效果。长此以往,在这样单一形式下的应用,不仅应用效率不高,对于学生而言,微课的新鲜感也逐渐被泯灭。

(二)应用效率低

雖然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时代,微课已逐渐被教师所应用于课堂之中,但仍然难免受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会更多的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要授课方式。因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往往还是忽略了微课的使用,导致其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教师对于微课的应用及理解并没有达到贯穿透彻的地步,因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常常形式化,不能将其灵活的应用于教材课本与课堂学习之中,从而导致不仅利用情况较低,同时应用效率也没有实质性地发挥其应有的效率。

二、 应用意义

(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的使用特点之一则是可以循环观看,这就符合了学生随时听取课程内容的有效性。在此期间,教师则可以将其设计为多种教授形式,贯穿至学习的每个环节中去,比如,课前的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复习等,以促进学生的学习。除教师所带领的课堂教学之外,其他时间阶段的学习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过程,因此,微课的教学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提升教学质量

这一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应用过程中,同样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因而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在课前备课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内容,以帮助学生预习,如此一来,学生则能够在有效的预习过程中掌握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对于重难点部分知识的讲授学习过程中,微课亦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节省时间,将直接录制好的内容播放于课堂之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微课短视频,从而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相应的信息内容,以更加高效的掌握知识、理解知识。此外,其在录制过程中,亦是能够有效地拓展相关的教材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视野,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同时,更是为写作积累了更多丰富有趣的素材内容。由此可见,这一新型的教学手段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多种优势作用。

(三)提高学生兴趣

在普通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以课本为主要教学对象,围绕着课本内容讲述课标要求的知识,在形式上缺少了新颖与创新性。同时,高中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学习压力,学生在长期起来的学习生涯中逐渐对学习失去了最初的本心,更多的是以完成任务、通过考试的心态生活于校园之中。因此,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亦是必不可少的创新教学之一,其不仅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机遇,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堂氛围得以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再次产生。

三、 应用探索建议

(一)有效的预习阶段

高效课堂的建设与科学的预习方法有着相互的作用联系,不论是学习哪一门课程,预习都能够为教学创造更加有效的课堂。对于高中生而言,预习已不再是陌生的学习阶段,然而在当先学习的过程中,仍有大部分学生对于预习部分忽略不计,认为教师在讲授知识时都会讲到,进而忽视了预习的重要性。基于此,教师则可以利用微课展开预习教学,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将课堂中所需要讲授的内容作以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即将所学的内容是什么,进而将重点部分进行铺垫讲授,为重点部分的学习奠定基础,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高一必修一中针对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这一课时,教师则可以将与课本阅读文中与袁隆平有关的视频片段剪辑播放,进而针对课文内容作以简单的讲解,并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在课堂中得以更好地学习课文内容,比如,“通过观看视频片段,你获取到了哪些有效信息?”“文章一共分为四个部分描述袁隆平的事迹,通过阅读课文并结合教师的介绍,对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为什么?”等,从而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以便于在课堂中有效的发言与学习。

(二)课前内容的导入

传统教学的方式,常常以直接讲授课文的形式,为节省课堂时间,教师往往亦是忽略了教学期间的课程导入这一部分,使得学生的学习精神需要从放松的课间环境中立马奔赴至教学课本之中,在此期间,学生的思维并没能及时地进入到课堂学习的状态之中,因而及时节省了一定的课堂时间,仍是在教学效率过程中无法得以有效地提高。而微课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其内容丰富有趣,形式多样,当然,这是基于教师认真准备微课的前提下,因而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帮助与提升,使得学生能够在微课的引力作用下,更快地融入课堂学习之中。例如,在学习高一必修一中第五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一刻内容时,教师则可以在微课的制作中融入现代艺术雕刻的作品并展示给学生,并在展示的过程中,介绍其中的意义以及工匠艺术内容,比如以木雕为主,在现代信息资源丰富化的今天,教师则可以利用多种网络渠道搜集相关的雕刻内容,比如在当下高使用率的抖音社交软件中,就有相关的雕刻视频,其展现了雕刻的过程,教师则可以将此部分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其制作于微课之中,进而在微课的结尾提出开放性问题,以已发学生的思考,并将其适时地转入到课文内容之中。通过课前导入,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内容时,对于其中木雕的制作则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心理,对工匠师傅的雕刻深感钦佩,并为之震撼等。如此一来,学生对于工匠精神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对微课遗留出来的问题更是易于参与思考,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氛围,使得课堂效果相较于普通授课形式而言,更是质量颇增。

猜你喜欢

教学应用语文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