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如泛舟赢在阅读

2021-08-11常勋章

考试周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阅读初中生教材

常勋章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它已经成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卡点之一。新课标要求每一个初中学生都要一定的阅读能力,以促进理解课本知识,提高语文阅读综合素养。基于此,文章将从教材、方法、学以致用等方面如何帮助初中生提高阅读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阅读;教材;方法

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他小时候的努力。初中阶段是人生学习最重要的基础阶段。如果在这个开读的最佳时段,学生已经有了阅读的兴趣,并且能够进行广泛的阅读,那就会为以后的学习插上飞翔的翅膀,向着理想的成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兴趣的产生促发了阅读的需求和动力,坚持不懈的阅读,就会形成长久的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就会转化成一种内在的能力和素养。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不再是一时之快,更是一生之益。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产生以及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阅读的有效地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幅度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

一、 以教材为基础,选择阅读文本

语文教材是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依据,里面所选取的文章都是经典、优秀的文学作品,所以初中语文阅读内容的选择必须围绕教材这一丰富的资源。为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应该深入探究教材,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学识、认知等特点,始终把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第一位,开展有趣灵活的教学措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阅读,感受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触发情感思想的共鸣,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语文阅读实践教学过程中,大量多种形式地朗读课文,就会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参与积极性。每一次读文,教师提出的目标不同,要求读的方法不一样,给学生带来的收获也就不一样。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以及独特的写作方法。这些知识的生成和获得,建立在学生自我肯定、自我反思的体验上,阅读的欲望就会深刻而持久,甚至扩大,课堂的阅读就会很自然的拓展延伸到课外了。

基于对课堂教材的深度阅读,教师就要有意引导学生开展类文阅读,把阅读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如,语文课本里选取了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教师推介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祝福》《阿Q正传》等文章,了解旧中国的历史现状,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追求,了解千年来中华民族深重的灾难,通过这样的类文阅读,学生就会理解闰土前后的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會明察鲁迅先生为文的初衷。同样也会懂得人的希望所在,人生的道路何以去走。类文阅读不只是知识的拓展,更是思想的延伸,是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

二、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开展自主阅读

(一)学会批注阅读的习惯

不管是课堂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批注是阅读时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用简明的符号,勾画、标注出知识的重难点以及不理解的地方,或者写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然后把这些勾画出来的内容和老师、学生进行交流,达成共识,得以贯通,就会大大提高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效果。古往今来,但凡治学者无不都有阅读批注的好习惯,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如此,床头书籍批注无数,终成学之大成者。作为初中生,文章里面生动的描写、经典的句段、深刻的哲理等都应该是批注的地方。然后,带着自己的思考,挖掘作品里的内涵,是语文阅读的重要目的所在。

(二)阅读是一项系统工程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阅读的详略尤为关键。有的书籍和文章,要精读,反复读,对重要的内容和章节要品味理解,做到一叶知秋的效果,尤其是对作品的情感思想和表达方法更是要彻底领悟。有的作品只需浏览、略读,掌握一个大概,就要提高阅读的速度,获得高屋建瓴的把握和感悟。精读和略读的选取是学生阅读驾驭能力的体现,能够根据阅读的需要和阅读文本的特点,灵活采用这阅读两种方法,有机的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能取得阅读的最佳效果。教师要在平时的阅读指导中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就拿《背影》一文的阅读来说,父亲送儿子时发生了很多事情,不管孰对孰错,我们在阅读时不要过多地纠缠,可以略读相关内容。但是作者浓墨重彩描写了父亲送别时的背影,尽管是几句传神的肖像描写,就让人泪眼婆娑了。这时候,我们不仅要探究人物描写的内涵,更要挖掘人物情感的氤氲,需要精读细究。一个把所有对儿子的挚爱无以表达的只能深深压在心里的父亲,以及一个被血浓于水的亲情浸淫的儿子,时空定格了,情感凝固了,画面便在模糊中出现,在清晰中消失……这样的精读品味,便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

(三)在勾画、批注的基础上,要善于总结归类

通过大量的阅读后,很多知识是凌乱的、分散的,就需要科任教师指导学生对获取的大量的语文信息进行科学系统的总结归类。例如,现代文阅读可以根据时间的循序归类作品,列出作者,归纳出中心,提炼出写法;也可以按照字、词、句、段的顺序整理重要的知识点;或者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类归纳警句名言、表现手法、修辞写法等。又如,教师引导学生把初中学段语文教材中鲁迅的所有选入的作品根据时间先后列表总结,从中发现鲁迅思想的不断成熟进化,作品表达的技巧不断地练达自如,其文学性、思想性和革命性日臻完美的结合。这样高度凝练的总结归类,对于阅读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有效地把学生的阅读从课堂引到类文,再到群文。

三、 读、写、说、练相结合,做到读文以用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所以阅读必须要和写作、说话等方式结合,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一)每读一篇文章或作品,要求学生写读书心得或读后感

这一直以来是开展语文阅读的重要一环,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阅读后的再巩固和再提高。教师要明确要求学生重视写读后感或者写读书心得,对阅读作品的内容和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文本的思想和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看法或收获。在学习上,动手永远比动眼的更重要。

猜你喜欢

阅读初中生教材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