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乳品加工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

2021-08-11周启扉

农产品加工 2021年14期
关键词:乳品加工互联网+

邵 辉,周启扉,张 扬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8)

0 引言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2015 年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指出,在未来1~2 年时间内,将传统教学和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结合起来的混合式学习与教学将成为主要形式。“乳品加工技术”作为食品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系统掌握该课程知识对乳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传统灌输式的“乳品加工技术”教学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我国乳品工业的高速发展,无法满足乳品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成为制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限制性因素,因此课程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亟待改革[2]。

将传统教学和互联网融合,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优势,从课前、课中、课后、课堂激励评价4 个方面构建了全新的“乳品加工技术”“互联网+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为其他高职院校开展食品专业相关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

1 “乳品加工技术”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高职食品加工相关专业开设的“乳品加工技术”课程,多以教师为主体,利用课本、板书、PPT 与视频等教学资源,开展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填鸭式”“灌输式”特点,不仅限制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约束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力,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2]。

“乳品加工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学、食品机械和信息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知识[2]。乳制品生产技术更新较快,产品加工过程较为抽象,教学内容枯燥繁杂。这对于基础知识薄弱、未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高职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多数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知道如何灵活应用,学习兴趣和动力明显不足。为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以线上慕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得到教育界的关注,学生可以不受区域限制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学习次数。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这种方法缺少教师的监督、引导,以及师生间情感交流,学生仍然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进程和效果难以掌握[3]。这就需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推进“乳品加工技术”教学改革。

2 课程设计思路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体。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百度、百科等各种信息检索平台及各种新媒体使得人们获取知识变得更加便捷、多元化,要求教师的角色要从传道受业解惑者转变为信息的引领者、学习的促进者,把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新的培养教育目标。

“乳品加工技术”是食品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应的职业综合能力,为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满足乳品行业人才培养。

课程组成员,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能力为目标,以典型的乳制品加工任务为载体,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完成8 个项目26 个学习任务,通过课堂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探究、信息识别、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为学生创建“寓教于乐”的学习体验[4]。

3 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乳品加工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3.1 “乳品加工技术”在线课程和教学互动平台的建设

“乳品加工技术”教学团队通过调研、培训学习、分析论证,按照在线开放课程设置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将课程知识链碎片化,录制了8 个学习模块62 个微课学习视频,并通过智慧树在线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每个教学章节的知识清单、视频,教学PPT、讨论题、单元测试等教学资源。

为促进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实施,学校利用微信平台自主搭建智慧课堂教学系统,创建教学班级,全面实现签到、作业、测试、资源、通知、答疑、讨论、评价等教学互动过程的即时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

3.2 “乳品加工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课程组成员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原则、提升学生能力为中心,通过课前、课中、课后、鼓励机制4 个环节构建了线上、线下衔接顺畅、高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见图1。

3.2.1 课前预习

课前教师利用“乳制品加工技术”在线课程平台,发布微课视频和讨论题,并利用智慧课堂平台,发布预习问题回答链接和预习课件等资讯。课前预习课件中要列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预习任务等,同时还要将相关参考材料、课前案例、预习测试等提前上传至智慧课堂平台。学生根据时间节点,在线完成学习任务和预习测试,对本节课教学内容初步认知,通过课前线上活动的开展,引导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在此期间,教师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学生的动态学习过程信息,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并及时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互动,达到督学、导学的目的;同时根据学生预习测试数据和预习问题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

3.2.2 课中学习

课上,通过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如PPT 汇报总结、头脑风暴、产品制作、随堂测试、小组讨论、即时问答、项目探究、案例点评、知识竞赛等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并针对学生课前预习、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和重难点进行解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提炼知识点。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将线上微课视频内容与线下课堂教学相融合,整合教学内容,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串讲知识点,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乳制品加工知识体系。

(2)解析重点难点。对于课程的重难点部分,教师要在课前根据线上微课视频内容为学生设置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课中,针对学生线上学习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重难点,教师可直接解析;或者通过汇报、总结、分析、竞赛的形式使知识点内化;也可以通过产品设计制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习效果。

(3)开展课堂活动。教学实施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课堂活动是提升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保证。学生通过课前的线上学习,对相关章节的内容已有初步了解,这将为教师开展各项课堂活动和学习形式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真正实现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的翻转。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类学习活动进行开展。

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课堂上教师选取案例或设定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事实真相,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中用、用中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②任务驱动,产品设计制作。“乳品加工技术”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又与理论结合较为密切的学科,为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目标,强化学生乳制品加工技能,实现教学与职业零距离。教学中,以原料乳检测和酸乳产品设计制作、奶酪制作、冰激凌开发制作等实操项目为任务驱动,将学生随机组成合作团队,完成检测、产品方案设计、制作及质量评定等任务。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及职业技能、素养的提升。③利用智慧课堂进行教学互动。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课堂上教师利用学校现有的学习互动平台,开展即时问答、随堂测验、头脑风暴等教学活动,根据学生测验和回答问题情况及时掌握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同时教师要积极给予学生点评和鼓励,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④知识竞赛。在教学实施过程,教师可根据章节教学内容特点,开展知识竞赛。课前,教师将本章题库上传至互动平台,供学生进行赛前准备。课堂上,学生随机组建团队,设置必答和抢答环节开展竞赛活动,以促进学生竞争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⑤专题汇报。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系列专题问题,学生随机组建汇报团队,自选题目,查阅资料、分析归纳并制作PPT。课上,学生分组进行成果汇报展示,通过学生组间互评、教师评分指导,引导学生总结反思,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全面提升。⑥问题交互。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线上学习主要以观看在线课程平台上的录播视频为主,为了提升学习效果,教师要求学生微课学习后,根据视频内容提出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自己能够解答的也可以是存在疑问的。课堂中,教师随机选取2 名学生进行问题互换回答,通过这样的形式,教师既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线上学习中的疑问,又可以监测学生线上学习的有效性。

3.2.3 课后提升

课堂教学结束以后,即进入课后提升阶段,学生需再次利用在线课程平台资源完成智慧课堂平台上的作业、讨论话题等任务,将所学知识内化;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产品创新大赛、市场调研、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的课后活动,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以促进教学影响力、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3.2.4 激励措施设计

混合式教学是结合多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有效性,需要建立全面、客观、公平的课程激励措施,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关注学生的深度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形成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师生互动、融会贯通的学习体验。该课程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总分100 分,其中过程考核占70 分,包括课前30 分,课中50 分,课后20 分;结果考核即期末考试成绩占30 分。

课程考核分值分布见表1。

表1 课程考核分值分布

通过各项教学活动的设置和分值占比,增设鼓励机制,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这种全方位的教学考核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更注重过程性评价,使考核更加公平,而且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度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这对于平日学习积极性差、依靠期末答卷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是一种挑战。

4 结语

在“乳品加工技术”课程中构建“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使教学资源更加多样化、方便化、个性化,这种全新的互动教学模式,深化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升,而且推动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创新。

猜你喜欢

乳品加工互联网+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订阅单
认识“超加工食品”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乳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做好GMP管理有助于提高乳品企业的经济效益
我国乳品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科学生活:新标准如何保障乳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