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滋养友谊的大树,凝聚班级向心力

2021-08-10蒋林燕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11期
关键词:矛盾冲突

[摘要] 同伴交往是小学生在学校内最为广泛的,同时也是最容易产生矛盾的一种交往形式。不良的同伴交往不仅会影响学生个体,还会大大削弱班级的向心力。本文以发生在二年级学生间的一次矛盾冲突事件为例,通过建构“友谊大树的滋养”模式,引导学生接受雨水的滋润、阳光的照耀、营养的滋补,让学生之间的友谊大树更加繁茂,从而达到凝聚班级向心力的目标。

[关键词] 滋养友谊;班级向心力;矛盾冲突

【情境再现】

课间休息时,班里的小A大哭着跑进办公室,身后的小B则一副委屈的样子。原来,小A没有经过小B的同意就借用了她的橡皮,并且没有及时归还。小B一气之下就把小A的铅笔从窗台扔了出去。

看着面前这两个互不相让的孩子,事情似乎陷入了僵局,我该怎么帮助这两个孩子呢?

一、雨水滋润,滋养友谊种子破土而出

1.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看到桌上的语文教材,我有了一个想法:何不从孩子每天都接触学习的语文教材入手呢?

我:孩子们,还记得学过的《纸船与风筝》这篇课文吗?小熊和小松鼠这对好朋友是因为什么吵架的呢?

小A(抢着回答):因为一点点小事。

我:是呀,那你们还记得它们俩吵完架之后的心情是怎样的吗?

小A:小熊和小松鼠都很难过。

小B:小熊和小松鼠都很后悔,但是谁都没有勇气道歉。

我:孩子们,那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呢?

小B:我喜欢小松鼠,因为它实在忍受不了失去朋友的孤独,所以是它先站出来道歉的。我觉得它很勇敢!

小A:小松鼠和小熊我都喜欢,它们知错能改,会想办法解决它们的问题,用纸船和风筝来传递信息。

我利用孩子们在语文课上学过的课文,让孩子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孩子们也因为这个熟悉的话题打破了原有的沉默,原来的僵局也开始松动,春雨般无声的教育慢慢进入孩子的身体。

2.点滴入土,勇气化于心

看到孩子们勇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我接着说道:“是呀,老师也很喜欢小熊和小松鼠,好朋友之间发生矛盾很正常,但是它们会想办法去解决。特别是小松鼠,老师很佩服它的勇气,敢于站出来,先向对方道歉,真勇敢!那么,你们能像文中的小松鼠和小熊一样自己来解决问题吗?谁想来做这只勇敢的小松鼠?”等待了一会儿,小B往前站了一步,对小A说:“对不起,我不应该把你的笔从阳台上扔下去的,我应该好好跟你说的,你能原谅我吗?”小A连忙摆了摆手,说:“其实我也做得不好,我不应该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拿了你的橡皮,应该要向你借的。”

看到两个孩子都迈出了勇敢的一步,我松了一口气,对两个孩子说:“你们像小松鼠一样勇敢,真棒!现在你们能原谅对方了吗?如果行的话,用一个温暖的拥抱来回答吧!”两个孩子笑着抱在了一起。

孩子们迈出的勇敢一步,也让他们友谊的幼苗破土而出,尽情地享受着雨水的滋润。

二、阳光普照,滋生友谊幼苗积极向上

看到两个孩子和好后,我给小A和小B一人写了一封表扬信,对她们能勇敢承认错误、大度原谅的行为进行了及时性的反馈。平时,班级里经常会出现像这样的矛盾事件,而且往往是因为一些小事,但孩子们却会争吵得面红耳赤,甚至还会说一些伤人的话。于是,我抓住了这次教育契机,在班级里开展了一次“我为同桌写封表扬信”的活动,让学生为同桌写一封表扬信。

孩子們拿到表扬信时,显得格外激动。当我说清这封表扬信是送给同桌的,需要夸一夸同桌的优点之后,孩子们认真写下同桌的优点。小A和小B也同样低着头,整个教室里静悄悄的。

到了颁发表扬信的时间。我将同桌们请上讲台,让他们大声念出对方的优点,并为对方颁发表扬信。一个接一个的优点,一个接一个的细节,一个接一个的故事,随着孩子们的发言慢慢聚集起来。

看着孩子们自信、满足的神情,我发现这次的活动起到了作用,孩子们通过寻找同桌身上的优点,将其进行放大,这既给了孩子们自信,也和睦了同桌之间关系,可谓一举两得。教室里一棵棵小幼苗因为得到了阳光的照耀,一个劲儿地向上生长。

三、适度营养,滋益友谊小树茁壮成长

在分享结束后,我给孩子们带来了《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绘本故事。听完了这个故事,孩子们非常感动,都为小绿鼠和大象的友谊鼓掌。于是,我抓住机会,请同学们来说说阅读完的感受。这时,我看到小B也举起了手。“绘本的最后一句说,有一个朋友的感觉真好,我也这么觉得,有一个好朋友的感觉真是太好了!”小B开心地说道。

第二天,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次读书分享会,主题定为“我们的友谊”。孩子们找来了平时读过的关于友谊的书籍,分享阅读后的感受,还有孩子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友谊的美好。

经历过这次事件之后,班级中同桌的矛盾渐渐少了,同桌之间的相处也越来越和谐。不少孩子下课后,会偷偷地在我耳边说:“老师,我这个同桌真好呀!”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我看见了友谊的大树正在茁壮成长。

四、我的反思

这次处理小A和小B矛盾的经历,也让我有了新的收获。孩子们之间产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何将一次矛盾事件转化为我们德育教育的契机,既解决问题又能对班集体的凝聚力起到促进作用,这就需要发挥我们的教育智慧。

1.不说教,追求无痕的教育

遇到同伴间的矛盾事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处理孩子的情绪。在孩子平静下来后,寻找到矛盾的冲突点。如果这个时候采用一味的说教或者是严肃的批评,都有可能造成学生的反感,学生会表现出一种表面服从但实际依旧不情愿的状态。而无痕的教育就如同春雨,慢慢渗入,不会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让学生进行情感的认同与迁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树的成长需要雨水、阳光与营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样需要。我建立了“友谊大树的滋养”模式,引导学生接受雨水的滋润、阳光的照耀、营养的滋补,让学生之间的友谊大树更加繁茂。

2.不强制,发挥学生主动性

在德育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次经历中,我弱化了自己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是否道歉,学生自己来书写表扬信,来分享交流,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友谊……这些举措都让孩子得到了尊重,对友谊的感知也更加真实。

3.不忽视,由个案转向集体

学生是生活在集体中的,个体的问题往往与集体有着复杂的关系。学生间的矛盾问题很常见,但是也具有很多的共通性。我们可以将孤立的、有价值的个体案例进行放大,以点带面,进行集体教育,解决同一类事件。我将小A和小B之间的事件转化为班级事件,让其他同学同样接受建立友谊的教育。这样不仅减少了同伴间闹矛盾这类事件的发生,也更有利于建设一个具有向心力、凝聚力的班集体。

愿所有的孩子的友谊大树都能在有雨水灌溉、阳光照耀、营养滋补的环境下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

蒋林燕   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教师。

猜你喜欢

矛盾冲突
从《欢乐颂》看都市情感剧的叙事新景观
家庭伦理剧中的叙事模式与类型分化
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哈代悲剧小说
以矛盾冲突引导科学探究活动
解决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矛盾冲突的有效策略
着眼细节,促进学生“四能”发展
刍议《智取生辰纲》的写作特色
浅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试论传统戏剧与后现代主义戏剧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