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法治素养: 法治教育的价值旨归
2021-08-10杨广祥
杨广祥
[摘要] 法治教育是贯彻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法治素养是法治教育的价值旨归。法治素养的培育成效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法治中国的推进进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实施法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学中要明晰法治教育的价值定位,在情境创设中树立法治信仰,在文本学习中渗透法治知识,在案例分析中培养法治思维,在实践体验中提升法治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关键词] 法治素养;培育路径;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法治教育被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青少年从小开始学习法治知识。党的十九大强调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指出“将法治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八五”普法把青少年作为重点对象,把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作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重点,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对中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法治素养一般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的内涵和本质,正确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主要包括法治知识、法治思维、法治能力和法治信仰等内容。青少年法治素养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依法治国的实施进程。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对中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重任,我们必须明晰课程中法治教育的价值定位,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培育学生法治素养,培养学法守法的新一代小公民。
一、在情境创设中树立法治信仰
法律不仅是一套行为规则,而且是自由、民主、正义、安全的制度化价值体系。法治应成为人们的一种信仰,法治信仰是法治的“灵魂”。法治信仰是人们对法治的情感认同、自觉意识和精神力量,具体表现为对法治价值目标的信任和用法律维护公平正义的追求。法治信仰倡导全社会都尊崇法律,遇事运用法律规范解决。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法律。有人想到法律就会认为法律有用,法律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工具,继而就有这样的态度:法律对我有用时就遵守,对我没有用时就置之不理。这种态度会导致法律的根基不稳。法律不仅有用,它也是我们心中公平正义的象征。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没有学过法律,但他已经对物权有初步意识,他会说:这个皮球是我的;他会有遵守约定,有类似合同法的主张,比如他会说:你答应过我的。这种质朴的思维方式可以看出他对法律的信仰。当全社会都信仰法律,法律就会慢慢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法治中国的目标就能真正实现。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法律的神圣,崇尚法律,树立法治信仰。六年级上册《国家机构有哪些》旨在让学生了解国家机关的法定职权,知道国家机关如何产生、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教学中,笔者播放了2018年3月17日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时进行宪法宣誓的视频,总书记右手握拳庄严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庄严的场景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公开宣誓强化了被任命人员依法执政的理念,增加其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的情境也增强了学生对于法律的尊重感和认同感。
教学《我们受特殊保护》一课时,笔者组织了模拟法庭活动,教室进行了场景布置,尽可能呈现法庭的原貌;学生穿上法官服,按照法庭庭审的流程,庄严而神圣地“判案”。拿起法律手册时的“恭恭敬敬”,法庭提问时的“义正词严”,宣读审判结果时的“浩然正气”……这一幕幕场景就像锤子一样在学生的心中一下又一下地敲击,“法律至上”的意识在他们心中扎了根,法治信仰在他们心中慢慢萌发。
二、在文本学习中渗透法治知识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不容乐观,而且有低龄化、隐蔽化倾向。青少年学生对于自己的行为缺乏理性认知,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会给别人带来什么伤害,也不知道如何合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反映了当前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的缺乏,也反映了当前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缺失。学法是守法、用法、护法的前提,小学法治教学的着力点是“初步认知”,要帮助少年儿童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养成守法意识。教者要关注儿童学习法律的要求,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掌握法定的权利与义务等基本法律知识。
教学《国家机构有哪些》时,笔者组织了模拟体验活动,让一部分学生带上证件,模拟教育局、公安局、城管局、环保局、食品卫生监督局等国家机关公务员,“公务员”要认真学习所在岗位职责,了解工作范围。其他同学在小组合作任务袋里领取“生活中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找相关部门处理问题。如果“公务员”认为此项业务在受理范围之内,就发放给他一张“受理卡”,否则就发给他一张“不予受理卡”。体验活动之后组织了交流采访活动,学生围绕“为什么要找这个部门”“你为什么给他发放受理卡(不予受理卡)”等问题,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了国家机关的职责范围,初步感悟“法定范围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等与国家机关有关的法律知识。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化的法治教育,不以培养法律专业人士为目标,更不应该是单纯的法律条文的教育和法学理论教育。中低段的法治教育是一种“前法律教育”。教材中涉及许多关于规则和规范的教育、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基础性的道德教育的内容。五年级教材结合相关内容的学习,将法治教育融入其中,以相关链接的方式向学生呈现严谨规范的法律要求;而六年级上册更是法治专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每课蕴藏的法治知识点,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灵活渗透法治知识,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如一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号令》可有机渗透国旗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国旗的寓意以及参加升旗仪式的具体要求: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唱国歌。二年级下册《小水滴的诉说》在充分感受水的珍贵的基础上,可有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中的相关条文,让学生明白节约用水不仅是道德教育的要求,也是法律规范的要求。对于内容相近的一个单元的内容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灵活选择不一样的法律知识渗透点,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说说我们的学校》可有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学校的权利与义务,《走近我们的老师》可有机渗透《教师法》中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的法律知识,《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可有机渗透《宪法》中关于公民参与权的相关知识。一滴水可以汇成海洋,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每课一得,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基本法律常识,为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在案例分析中培养法治思维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确保法治在治国理政上发挥重要作用,就要发挥法治思维在法治进程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他们受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限制,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消极影响而误入歧途。但他们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最需要精心引导与栽培。”小学生法治思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认知判断,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这个层次,也就是运用法治知识,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社会问题进行综合判断。比如打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将会处以行政处罚;损坏公物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应该由监护人进行赔偿等。第二个层次是逻辑推理,这一层次思维是以通过法律解决个案为主要特征,是高年级学生要努力达到的方向。
对于小学生来说,法律抽象又难懂,他们需要借助生活情境去理解法律的内涵,在具体的案例中形成法治思维。在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国籍的取得”板块教学中,笔者选用了一个案例:小能爸爸是中国人、妈妈是美国人,小能出生在美国,小能是哪国的公民?学生阅读了宪法中的相关条款,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判断并进行逻辑推理,了解取得中国国籍的两种方式并制作成思维导图。这样的案例分析既培养了学生的法治思维,也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六年级上册《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一课,笔者设计了“与法同行共成长”板块,出示一则案例:赵志刚的姑姑怀孕了,喜欢安静的环境。可是小区外面的广场上,每天都有一些跳广场舞的人把音箱音量开得特别大。赵志刚的姑父多次找跳舞的人交涉,他们却说:“广场又不是你家的,跳舞健身是我们的权利,你管得着吗?”在讨论中,学生很快发现了问题的关键:居民确实可以在广场上跳广场舞,但他们行使自己娱乐权的时候,不能侵犯附近居民的休息权。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赵志刚的姑父和亲戚、邻居准备采用的三种做法,学生借助《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发现这三种做法都是以暴制暴的方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激化了矛盾,甚至违反了法律,让自己从一个维权者成为犯罪者。在案例分析中,学生明白了:权利人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和保障权利,不能超越范围滥用权利,超越法律的诉求得不到法律的支持。“法治社会要依法维权”的意识进入了孩子的脑海。如何依法维权?经过讨论,学生找到了物业投诉,让物业出面协调;请社区里的邻里调解中心帮助协调;还可以拨打“12319”向城市管理服务热线投诉等合理的方式。这节课的最后,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要合理维权,依法维权”“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我们享受法律的保护,也有遵守宪法的义务”“我们应该学习法律,遵守法律”……
案例教学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个性到共性的飞跃,让法律知识入脑入心。小学德法教学结合鲜活的案例,让学生直接面对法律事实,然后带着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去学习法律知识,再用法律知识来解决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法治思维。
四、在实践体验中提升法治能力
法治思维是法治行动的先导,提升学生法治实践能力是培养其法治思维的归宿。《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强调要“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也贯彻了知行统一的原则,小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法治实践,要多采用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通过故事教学、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法治辩论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生活和法治学习中架设一座桥梁,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提升法治观念,增强法治能力,让法治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教学《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时,围绕“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核心问题,笔者创设了“模拟小法官”的教学情境,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和法律小贴士进行模拟判案。“当事人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这种行为违反了哪部法律的哪一条文?”“遇到这种问题该怎么处理?”在学习单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合作、深度探究,在实践体验中初步掌握了用法律维权的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者还不断追问:“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你当时是怎么做的?”如此,将法治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法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从心里认同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
教学不只是模拟,更应该基于真实生活。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外活动的作用,让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给学生更多实践体验的机会。如开展“走进法庭”活动,让学生了解法院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职能以及法院审理案件的流程等,思考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为什么会违法犯罪?判定是否有罪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走进法庭,旁听审判,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提高自身辨别能力,让学生今后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扬州市汶河小学以“培养具有民族文化底蕴的世界公民”为核心办学理念,多年坚持在全校五年级学生中开展小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各班学生从身边寻找公共生活问题,分析公共政策,撰写报告,在听证会上向市政府办、市人大、市文明办、市城管局环卫处、市教育局等政府部门负责人匯报研究成果,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笔者在现场看到孩子们思维敏捷,态度大方,应对听证官的现场提问自如回答,甚是惊叹。在小公民实践活动中,学生走向公共生活,进行社会参与,使法治素养的形成不止于认知层面,逐步内化、实化。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时代交给我们的新命题,培养学生法治素养是法治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领会法治教育的目标,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增强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使尊法、守法、用法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教育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关于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通知[EB/OL].[2016-6-2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3/s5933/201607/t20160718_272115.html.
[2]王喆琼.涵育素养:法治教育的价值旨归及其实现路径[J].福建教育,2021(08):39-42.
[3]任燕妮.小学生法治素养的时代诉求与提升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0(36):73-76.
[4]程艳霞.法治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测评的重要维度[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9(1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