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恩永难忘,砥砺又前行

2021-08-10赵东明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14期

赵东明

[摘要] 运用三层文本解读理论,从文本释义、文本解码、文本评鉴角度进行文本解读,通过挖掘教学价值,既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又重视其语文素养的提高,让学生经历体验,学以致用。

[关键词] 《藤野先生》;文本释义;文本解码;文本评鉴

南京师范大学黄伟教授提出阅读教学中的三层文本解读理论,以《藤野先生》为例,通过了解背景和提取关键词进行文本释义,继而解码文本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呈现文本评鉴思考,探寻教学新突破。

一、文本释义

(一)写作背景

《藤野先生》是鲁迅于1926年10月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1902年4月,鲁迅去日本留学,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得遇藤野先生。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不难看出,当时他的生活充满着纷扰和斗争,可以说是极度空虚、无聊而又痛苦的。

当人受到打击时,总是喜欢在过去的时光中寻找温暖与动力。鲁迅一直是斗士,但是斗士也会累,也需要安慰和支持。这时,作者通过回忆藤野先生给自己以力量,让自己振作并坚定地走下去。

(二)关键词提取

解读文本,仔细研读是最重要的,品味字词是最基本的,要通过提取文章的关键信息,从微观层面细致体味,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对鲁迅的文章,更应当如此。

譬如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个“也”字不仅把作者的失望之情写得淋漓尽致,而且将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写得相当到位,讽刺手法也很独特。用“油光可鉴”“标致”等反语来写清国留学生,似褒实贬,将其丑态刻画得相当真实。这样的字、词、句在文章中处处可见,因而研读字词、细节对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非常重要。而这些细节不仅是作者精练的遣词用词,更是表现情感的一种方式,在此基础上作背景分析更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二、文本解码

(一)主题之争

对《藤野先生》的主题思想,莫衷一是。其实,任何作品的主题都寓于一定的题材之中。笔者认为,本文的中心是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是他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尤其是尊重一个弱国青年的健康的民族意识和自我意识、尊重别人的人格尊严。在今天,这种品质依然是难能可贵的。

鲁迅的爱国非常深沉,体现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在本文里若把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作为中心难免牵强,它只是双线结构而已。首先,题目作为文章的文眼,鲁迅先生肯定不会随便拟一个标题。其次,文章处处扣住藤野先生在写,作者的爱国主义只是一条串联材料的“暗线”。再次,读完全文给读者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二)对比、衬托、白描及细节探究

文中的对比处处皆是:作者与“清国留学生”、学生会干事与藤野先生、作者與藤野先生。而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说,作者写初到仙台食宿上所受的优待,正面衬托藤野先生;而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却反衬出藤野先生人格高尚。这些烘云托月,增强了人物形象的感人效果。同时,作者善于运用白描。如写藤野先生时,无论是外貌、语言、神态,都只简练的几笔,没有粉饰,没有渲染,但写得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读文章是少不了研读细节的,所有细节组装起来就是文章的中心。“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我们可以看出藤野先生的细心,不仅表现在对“我”学业上的关心,更体现在对“我”人格上的尊重,对他国文化习俗的尊重。

藤野先生坐在人骨和头骨中间,也是有意为之的。他非常关心鲁迅的学习心理。他想让鲁迅感受那种置身解剖尸体的气氛,为以后的解剖实习做心理准备。而后他细心观察,等解剖结束之后才把自己的担心告诉鲁迅,用的却是欣慰的口气。他为什么之前不给鲁迅打预防针,让他不要害怕,就是因为他想让鲁迅自己去克服这个心理障碍。

(三)两种叙述人角度、语调

细读文本,作者时而以当年留学时的口吻来写,言语直白,可见真切;时而又回到写作时的身份,言语深情,语调硬朗,但见深切。在写自己的生存境遇时,用的是调侃的语调;而在写到藤野先生时,用笔就严正起来。这样的两种叙述人、语调的交替使用,就形成了文章审美趣味上的丰富性。

三、文本评鉴

语文课堂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罗兰·巴特提出的文本解读理念认为,“作品”强调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文本”则更重视文本本身传达的东西。散文需要真情实感打动人心。作者实事求是地记录,并没有捏造或夸大。藤野先生这样一个平凡的人跃然纸上,让我们觉得亲切。他身上表现出的是人的光辉本性——善,这样才让作者感动,才让读者难忘。

(一)共情鲁迅敏感的特质

鲁迅心气甚高,为文颇尖锐,曾与多位文人“论战”,文中有一股激愤之气。这是他的一种特质。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我的习性不太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远渡东瀛,来到东京,目睹“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风花雪月,安逸享乐。看到这些不学无术的败家子,作者很痛苦。为了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同时为了能潜心求学,学得真本领救国救民,他就决定到别的地方去,“眼不见心不烦”。

初到仙台时,他是“颇受了优待的”,可作者却把这些善意推断为“物以稀为贵”,何故?这种不完全肯定的猜测的语气中透露的是作者内心深处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体会到作为弱国国民的辛酸,这就似乎太敏感了。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批判地对待这一点,对于别人善意的帮助,要心怀感激念恩之心。

鲁迅回国以后,之所以没有和藤野先生通信和寄照片,这是“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也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这里透露了作者对中国现状的失望和不满,觉得无法报答藤野先生对自己、对中国人民的关心和期望,含蓄的笔调更加强了文章的思想深度。

(二)补充资料

鲁迅先生在离开仙台后就与藤野先生失去了联系,“惜别”这二字大概是藤野先生唯一有意留给鲁迅的一点纪念了。藤野先生后来经历了自己下岗、妻子病故、儿子战死等一系列不幸的事,他也需要别人的安慰与暖心,而鲁迅比藤野还早去世近十年,殊为可叹。

《藤野先生》是一篇经典,应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有选择性地分析几个重点,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背景和鲁迅的生平去自主理解文本,有所探究。对八年级的学生不应该灌输太多的东西,只要求学生把握作品的主要思想,即作者对藤野先生发自内心的敬佩,以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这里,教师不仅要多方面、多角度、深层次从历史的、现实的立场进行文本解析,更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