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庄规划建设问题研究

2021-08-10陈俞文

今日财富 2021年21期
关键词:村庄基础设施规划

陈俞文

随着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开启了一条推进村庄创新型发展的现代化农村建设道路,在全新的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村庄发展建设需要选择新思路。村庄作为乡村振兴的的重要载体,村庄的产业、生活、生态规划尤为重要。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结合发展现状因素,推进乡村建设。

村落是关于农村生活的居民的一个生活聚集地,在这里,村庄的人们可以进行生产生活。因此,村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施地点。根据十九大的理念,我们秉承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建设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村莊。因此,我们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现状,引导和规划乡村的发展,制定治理方案。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需求与意义

在矛盾主要集中在农村的今天,我国的社会矛盾主要存在于农村,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这类社会矛盾的途径之一,也是重要的解决措施。不仅如此,这也是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城市与村庄是典型的矛盾。我国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国家,处于发展的状态。根据实际情况,我国村庄具有滞后性,我国村庄缺少城市所具有的发展速度和先进性。

我国处于长期发展的状态,因此,乡村和城市由于客观环境和历史的原因产生了资源分配、人员配置、资金配置的不均。这就产生了城市和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这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要解决途径。它能够给广大生活在乡村地区的人民带来更加优质的生活。因此,基于乡村地区的区域性特点。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中,我们要做好促进乡村农业的发展,完善乡村人民发展进步服务,加强乡村现代化建设,做好新农村战略发展。这些战略任务实际都与乡村人民的生活与精神息息相关,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战略。

二、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发展与乡村建设要求不符

一方面,虽然多数乡村已经编制建设规划,均对聚居点的建设模式、用地规模、规划人口规模和设施配套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多数乡村的建设工作仍旧停留在规模统筹的阶段,乡村建设规划对乡村建设具有的指导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另一方面,对乡村规划人口进行预测得出的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在此基础上制定的乡村建设规划,其科学性和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

另外,现有乡村存在的问题,还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主体不当,乡村建设规划的参考意见,多来自在乡政府任职的人员,村民的意见并未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在对乡村进行建设时,作为主体的村民的积极性无法被充分调动起来;其次是多规冲突,在乡村范围内,并未对各类规划进行有效整合,各类规划的存在,不仅无法形成合力,还会导致相互冲突局面的出现;最后是统筹不足,虽然乡村建设具有大量的上位规划,但往往只能够涉及到较少的村庄点,与村庄点相关的管线走向、建设范围等内容,均未被提及。

(二)乡村管理缺少与乡村层面相关的内容

与城镇建设相比,乡村建设往往更加混杂,这给管控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在制定乡村规划模式时,工作人员通常会选择对原有农田规模、建设用地规模进行校对,这样做无法得出乡村建设的具体范围,后续工作的开展自然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虽然相关部门能够对建设形势、规格和风貌进行控制,却无法对村民的自建房进行有效管理,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主要是乡村建设的选址存在随意性、风貌失控且管理权责不清。

(三)基层规划基础薄弱

我国分别编制了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村庄布点规划、美丽乡村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等,部门各自编制专项规划,由于规划标准不同,且编制基础图件不统一,导致规划融合度不够,导致一些建设项目用地无法落地。同时,村庄规划编制的主体市乡镇政府,由于长期存在重城市发展轻乡村发展的现象,农村规划投入不足,导致乡村地区规划基础差、底子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在原城乡规划管理体系中,乡镇政府没有规划人员。

(四)基础设施缺乏

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缺乏关于教育教学、医疗服务、污水治理等现代先进的基础性设备,对乡村振兴长远发展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除此之外,乡村受制于资金、政策等因素,在基础设施方面,出现了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不利于乡村整体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从而对乡村振兴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村庄规划建议

(一)尊重农民的选择权

现在,乡村缺乏专业人才。基层群众经常都会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被迫完成村庄的“任务式规划”,这是不尊重农民选择权的规划。因此,要在乡村规划中融入农民的意愿,才能建设更好的新农村。因此,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建设出任务式规划,也为了避免政府盲目浪费财力、人力、物力。我们要规划的供给应因需而规、规以致用。我们要做好各专业规划和乡村格局规划,集中力量办大事。不仅要说清怎么建设还要规定自主建设的范围,做好乡村面貌的改造和乡村短板的补齐。

(二)采用科学的村庄规划方法

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应综合考虑乡村建设、工业、环境保护、土地等多个方面。长远而切合实际的村庄规划不仅要促进产业发展,而且要使居住区布局合理。同时,还应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传承村落历史文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村落规划的实用性。

同时,村庄规划要遵循服务三农的原则来完善村庄产业规划,科学的村庄规划必须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原有发展优势,能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

(三)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村庄居住环境

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是村庄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村庄规划时,需结合村庄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有效改善村庄居住环境。首先,强化村庄废弃物处理能力。重点强化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垃圾废水处理,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确保农村垃圾废水可以及时处理,避免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有效改善农村面貌,从而建设一个适宜人居的自然生态环境。基于此,农村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和配置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和净水设备,确保工作效果。

其次,要加强村容村貌建设,结合生态环境需要,合理布局道路,对不良环境进行科学管理,切实改善农村环境现状。最后,在构建长效管控机制、改善村容村貌的基础上,为长期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只有在村庄规划中建立长效的管理和控制机制,才能为农村居民创造一个宜居的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乡村振兴发展备受社会各界人士关注。而村庄规划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在实践操作中出现了乡村发展与乡村建设要求不符,基层规划基础薄弱、基础设施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乡村振兴发展。因此,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下的村庄规划需要采用科学的村庄规划方法、完善基础设施等良策,以此确保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到村庄规划中,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农学院)

猜你喜欢

村庄基础设施规划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初 春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村庄在哪里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