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体系优化研究

2021-08-10张爱珍

今日财富 2021年21期
关键词:财务体系信息

张爱珍

在中国高校向内涵式发展转型、互联网大数据迅速发展、高校信息公开相关文件不断推出的背景下,构建和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公開体系,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推动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对高校的综合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信息公开内容、外部审计、信息共享、人力资源和内部控制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高等学校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培育机构,每年从政府、家长和社会捐赠中获得大量资金,因此高校尤其是公办高校的财务信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很多国家对高校的财务信息公开也都颇为重视。2007年,国务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高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公开提出了新的要求。2010年《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正式实行,对高等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和途径做了明确的界定。2012年、2013年教育部分别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高校信息公开工作专项监督检查》的文件。相关文件的推出,凸显了管理层对高校财务信息的重点关注,并提出进一步做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要求。目前,中国高校的发展也逐步由外延式的扩张、兴建转向了内涵式的发展。构建和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体系,提高高校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推动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对高校的综合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体系的研究现状

李杨(2011)、傅赛萍(2012)、周珽(2013)以高等学校财务公开信息的内容为研究视角,提出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应该包含的内容。单雅迪(2016),魏建国(2017)分别以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为例,对其公开的财务信息进行了分析,并与国内的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体系做了对比,为国内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借鉴经验。崔晓莉(2018)以75所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教育部直属院校财务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陶元磊(2019)提出将大数据与传统的高校财务信息结合,通过治理驱动和政策驱动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体系。姚晖(2019)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财务治理水平评价指标,提出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力度,引入奖惩机制。金田(2019)以教育部部属的高校为研究对象,从披露信息的可获得性、信息质量和披露特征多个维度评价了研究样本的信息披露质量,并从编制口径、财务协同等角度提出了完善建议。张桂丽等(2020)分别从现实维度、目标维度和时间维度分析了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高校财务信息工作体系由高校信息公开平台、组织结构、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内容、相关制度和财务人员组成。因此,对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体系的优化应该综合性、系统性、全面性的去分析和整改。

二、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不断努力,财务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通过对比发现,中国不同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和深度参差不齐、差异显著,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公开的信息内容有限

目前中国大多数高校的财务公开信息是由预算报告和决算报告构成,篇幅相对较短,再扣除学校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会计原则和会计科目含义等内容,有效信息更为有限。公开的报表中资产、负债、费用净资产等信息普遍缺失,不能真正实现财务信息公开,发挥社会监督功能。

缺少捐赠和债务方面的信息。校友捐赠和社会捐赠在高校收入来源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然而关于捐赠的收入、支出、投资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在很多高校公开的财务信息中并未报告。在中国,很多高校普遍采用财务融资的方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务融资作为高校长期融资的重要组成成分。在高校公开的信息中,同样缺少对债务的相关报告。显然目前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不利于捐赠工作和对捐赠资金运作监督的进一步推进,也不利于债务融资的健康发展。

(二)缺乏外部的独立审计

由外部审计机构对高校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出具独立审计意见,有利于保障高校公开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性。对财务报表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客观性都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报表往往是由政府审计,而不接受社会审计。

(三)信息系统共享程度有待提高

高校中普遍存在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战,信息系统共享化程度较低。人事处、科技处、教务处、资产管理部门,以及各二级教学单位之间数据缺乏共享,不利于发挥信息集成优势,对系统性的财务分析、财务评价和财务规划所发挥的作用有限。

(四)人力资源的支持亟需提高

受到晋升机制和薪酬体系的影响,中国高校财务工作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有限,容易导致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专业技能提升的动力。

(五)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不够

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及风险评估四个部分组成。尽管各大高校都建立的有内部控制制度,但很多学校的内部控流于形式,仅仅停留在制度文件中,在实际的操作中并未建立内部控制意识,缺少完整的内部控制可行的操作体系,有悖于防范财务风险的初衷。目前,很多高校举债扩大基本设施建设、建设新校区,如果对风险认知不到位,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风险防范不及时,很容易产生债务风险。内部控制是降低高校运行风险,维护财务资金安全,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实现高校发展目标的有力保障,必须高度重视。

三、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体系的进一步优化

(一)对公开财务信息格式和内容的优化

高校公开的财务信息不应该只有预算报告、决算报告组成,而应该是多角度、多维度地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对高校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净资产及其变动进行综合反映,对财务报表的内容、格式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设计。以附注的形式对相关会计项目和准则进行补充和说明。对目前我国的高校功能分类科目应该进一步明细化、精确化和全面化。加大对债务信息、校友和社会捐赠信息的披露力度,对债务的用途、期限、利率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对捐赠的资产收入、投资运作、收益分配等情况进行重点披露。同时,由外部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并给与公示。

(二)加强财会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培训,绩效考核等措施,不断提高高校财会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及时关注最新的会计准则和相关制度,提高对政策的理解力。鼓励员工创新思维,激发创新工作方式的尝试。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完善财务人员的晋升和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与时俱进,利用大数据、云平台、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人员管理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无纸化操作,对查询、评价、决策等实现支持功能。对二级院系和职能部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业务培训,通过提高师生的自助化操作,解决排队问题,充分发挥财务系统的服务职能。

(三)强化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意义,培养内部控制意识。在管控中明确经办人的权限范围,落实岗位责任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简化财务工作流程,提高财务工作人员技能水平和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预算管理水平,成立专门的审计小组,对预算执行情况给以监督,并及时披露,接受外部监督。加强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完善对财务指标的风险测评机制、预警机制,建立风险应对方案。将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财务部 )

猜你喜欢

财务体系信息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