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野下农村金融供给的优化策略探讨

2021-08-10林柯

今日财富 2021年21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供给融资

林柯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地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很大地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改造,逐渐朝着更加合理地方向发展。本文主要探索在供给侧改革视野下,农村金融供给的相关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在新时期下的发展。

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具有很大的市场和活力,需要在发展中给予一定的重視。尤其是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激活农村金融市场,不断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贡献力量。

一、供给侧改革对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

供给侧改革对于农业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能够更好地激活市场活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体意义如下:第一,能够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农村和城市在资源配置、基础设施以及资源投入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通过供给侧改革能够更好地对资源进行优化。通过信贷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更好地将资金用到农村发展过程当中,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村的发展。第二,供给侧改革中的土地改革加大了土地流转。实行更加合理的土地分配制度,更好地保护耕地,促进土地资源朝着绿色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我国实现五位一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通过给侧改革能够有效地增加农村地区资金。农村地区在融资方面很难获得银行或者第三方机构的信任,加强供给侧改革,能够更好地拓展融资渠道,促进资金流入,对于乡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农村金融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队伍素质较低

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队伍。但是农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很多人员都不愿意从事农业推广工作。农业推广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面向农村地区的,需要推广人员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专业技术。但是很多地区缺乏专业的农业推广队伍,使得队伍中缺乏专业的推广人员,这样就容易导致农业推广工作难以开展。整体推广素质过低是各个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很多地区对于推广队伍的补贴力度小,在政策上也没有给予推广人员一定的支持,导致很多推广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技术指导,使得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二)农业基础形式薄弱

很多地区都没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主要是因为很多地区基础落后,对于可持续发展没有相关的概念;另外很多农村地区农业管理人员匮乏、技术短缺、投入较少,导致农业经济发展十分受限。一些地区都没有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农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在发展过程中也没有考虑到农业经济的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更没有考虑到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关系,这样导致农业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很多地方的农业经济还处在相对落后的局面。一方面是基础设施的落后,另外一方面是意识的落后。

三、供给侧改革视野下优化农村金融供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风险监控体系

为了更好地做好农村金融供给工作,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简单地通过决策层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要了。因为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各个项目涉及的数据很大,也很容易受到市场以及各种政策的影响,这样就增加了风险评估的难度。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市场数据以及历史同期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类似项目的风险,建立数学模型,将各种风险参数进行量化,从而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进行参考。通过风险信息系统得出来的结论往往更加客观,这些数据和结论可以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更好地减少投资项目中的风险。因此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控体系对于农村发展至关重要,需要认真考虑到农村涉及的风险种类,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防护策略,进而更好地促进农村发展。

(二)加强投资风险管理

投资风险管理是农村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只有把前期投资风险分析清楚,后续各项任务制定才是有意义的。在前期投资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农村做好各个方面的调研工作,了解到投资项目的总规模、相关指标、建设周期、资金回款率、甲方资质水平等相关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评估该项目风险,判断农村是否能够承担这些风险。在制定投资项目计划过程中,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投资风险问题,而不是仅仅从利润层面来考虑到项目的风险问题。例如很多甲方的回款周期较长,这样就容易使得农村承担很大的风险。农村资金套在某个项目,没有流动资金开展其他业务,导致农村发展受限。另外,还需要考虑到预算风险,因为投资项目规模较大,在开展造价预算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很难将预算资金进行详细的计算,这样就容易给农村带来很大的风险问题。所以在实际进行预算风险评估过程中,需要留有相应的余量。

(三)规范融资流程,提升自身融资能力

农村在发展金融模式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寻求政府的扶持和担保,另外一方面还需要提升自身的信用等级。农村在融资环节要明确自身的融资方式、融资规模、融资目的以及资金的再分配和再使用。只有不断规范资金筹集的标准,才能更好地开展融资和管理资金。在融资之前,需要确保农村自身具有一定的信用等级。在建立信用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经营管理,保障农村的财务数据公开透明,经营生产能够满足融资的需求。通过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来加强对于农村财务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需要保障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加强和其他农村、银行以及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不断提升农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为融资打下基础。还需要树立明确的融资目标。例如,农村的融资目标的总金额目标是500万,融资的目的是用于再生产。在融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信用等级,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四)加强对投资过程和决策的管理

金融风险管理在农村投资过程和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市场信息的搜集,实时掌握行业发展的趋势,更好地获得发展商机。很多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就是对市场需求定位不准确,导致农村产品和市场脱节,最终导致农村出现经营问题。投资决策决定了农村资金流动的方向,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生产经营。一个重大决策失误可能直接导致农村经营出现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投资和决策过程的管理,加强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使得农村的资本结构更加合理。为了更好地筹集资金,农村可以提高自身信用等级,改变单一融资方式,通过多种融资手段进行融资。另外在融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深入分析,对投资相关指标进行评估,主要包括资金回收期、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指标,从而更好地提高投资的可行性,以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五)提高金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在加强农村金融管理过程当中,还需要提高基层金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现有的一些基层金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在积极性和执行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没有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管理技能,这样很多金融管理政策和方案都难以开展。另外,一些基层农业经济活动没有得到金融管理人员的重视,导致很多惠农政策没法正常开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六)农民观念的引导

目前农村地区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都是一些年纪大的人群,年轻劳动力大多数选择进城务工。这些留守的农民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先进的技术,对于先进的种植技术以及农业机械化技术都存在着抵触心理,他们更愿意选择传统的种植技术,这样就给推广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这就要求宣传人员在推广工程中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首先要帮助农民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让他们意识到机械化技术的优势和作用,通过现身说法以及实际操作来让农民感受到现代技术的优势。

四、结语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农村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农村建设和发展。但是在金融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活动,保障相关政策能够符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政策执行的效果。同时还需要注意到发展中的风险问题,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供给融资
区块链技术助力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