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的作用

2021-08-10汤英芬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4期
关键词:预防保健艾滋病健康教育

汤英芬

摘  要: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荣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收的艾滋病感染者中选择40例以双色球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管理,而研究组20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健康教育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及健康行为控制能力。结果  研究组感染者的疾病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行为总依从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内容,可以提高艾滋病感染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更为健康、科學的方式,极大程度改善了艾滋病患者的症状,有利于疾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艾滋病;预防保健;疾病控制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4-0038-03

艾滋病属于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而对生命安全产生威胁。艾滋病发病集中于青壮年群体,可出现淋巴结肿大、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晕、皮肤溃疡、肿瘤等多种症状[1]。目前,艾滋病的有效根治药物处于极大缺乏的状态,无症状感染者可以正常生活,其余患者则应根据病情状态予以适当的抗病毒治疗,同时需要感染者在后期生活中尤其注意生活细节的把控[2]。同时,由于目前未研究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所以未感染者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注重预防[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荣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收的艾滋病感染者中选择40例以双色球法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中最小21岁,最大56岁,平均为(40.07±10.22)岁;病程在1~8年之间,平均(4.32±2.21)岁。对照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57岁,平均为(40.84±10.04)岁;病程1~8年之间,平均(4.25±2.37)年。两组感染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感染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且确诊为艾滋病;病例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存在沟通交流障碍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20例艾滋病感染者均进行了生活相关指导,需要工作人员告知感染者对应的缓解症状办法以及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研究组20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在对患者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前,首先应该对教育对象的现有疾病知识水平进行评估,同时了解其认知能力,从而针对性的设置健康教育方案,如对于认知能力本身较低且疾病认识也不够充分的患者,则可以通过一对一的视频、图画、语言等方式进行教育。②健康教育的方式;艾滋病健康教育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教育可以通过知识性讲座、交流会、防艾宣传等方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安排分发手册、播放视频音频资料、标语等方式让患者及其他群众更为容易学习到相关知识。线上教育则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如微信群、微信平台等方式进行,消除时间与地点带来的影响,非面对面的形式还可使患者消除窘迫感。不同的健康教育通道使得教育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得更多的人重视艾滋病防控,也能使得患者正视疾病,以正确、科学的方式看待治疗与护理。③健康教育的内容;艾滋病的健康知识教育包括了心理、饮食、皮肤、口腔以及环境等五个方面。由于艾滋病属于传染病,且现目前根治的有效药物非常的缺乏,在疾病的折磨下,部分患者会产生焦虑、自暴自弃的情绪,甚至出现极端行为,而心理方面的疏导则可以有效缓解这种情况,促使感染者正视疾病,增强其对抗疾病的勇气。大多数艾滋病患者较为消瘦,所以合理的饮食安排以保证身体营养供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使患者了解到饮酒吸烟对身体的危害,规劝其禁烟禁酒。由于艾滋病主要是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且多数患者的皮肤营养供应不及时,所以其皮肤较为容易发生感染,所以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告知患者正确的皮肤处理方式,如可以通过羊毛脂肥皂擦洗皮肤以保持皮肤清洁,也可以通过保湿类护肤品保持皮肤湿润适中,还可以通过适当比例的高锰酸钾对部分真菌或者细菌性皮肤疾病进行处理。艾滋病患者大多存在持续性发热的情况,容易诱发口腔部位的并发症,所以应告知患者注意口腔清洁,养成饭后漱口、口香糖清洁等良好的习惯。最后是环境的清洁卫生,艾滋病患者的抵抗力较差,所以需要定期对病房、痰盂、坐便器等进行消毒,日常保持良好的通风,而由于艾滋病具有传染性,患者的日常生活用品还应单独存放且定期消毒,女性患者还要注意经血的处理;如存在性生活则应注意避孕套的选用。

1.4  指标判定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水平通过设计的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进行判定,包括艾滋病传播知识、预防知识、疾病治疗及护理等方面,各项5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越高;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控制能力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健康生活的情况,分为依从、基本依从以及不依从三种,总依从率=(依从+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用t进行计量资料(x±s)检验,用χ2进行计数资料[n(%)]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2  两组艾滋病感染者的健康知识水平

本次实验发现,研究组感染者的疾病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艾滋病感染者的健康行为控制能力

本次实验发现,研究组艾滋病感染者的健康行为依从、基本依从以及不依从分别有12例、7例、1例,计算可得总依从率为95.00%,而对照组的依从、基本依从以及不依从分别有4例、11例、5例,计算可得总依从率为75.00%,差异明显(χ2=15.685,P =0.001)。即表示研究组的健康行为总依从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艾滋病也被叫做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目前最为主要的传播方式有性接触、母婴以及血液等三种,是由于感染HIV病毒所致。HIV病毒对CD4T淋巴细胞的功能破坏效果较强,而CD4T淋巴细胞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免疫细胞,所以患者在感染HIV病毒后,身体的免疫能力大幅度下降,进而容易感染其他类型的疾病,甚至发生肿瘤,治疗的难度也非常大,容易致死[4]。

由于艾滋病目前并没有特效根治性药物,也无有效的预防疫苗,所以艾滋病的防控便非常重要。对无症状感染者而言,可以正常开展日常生活及工作活动,应该注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对于显示出症状的感染者而言,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是否住院,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医务人员控制病情。对所有的艾滋病感染者而言,我们应重视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保持平稳的心态看待疾病,积极接受治疗,提高感染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及实践自我护理能力,确保从认知及行为两个方面全面开展防控工作[5]。而对于未感染者而言,我们也应该重视疾病的宣传,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因认知不足而感染疾病,也避免因偏差的认知而对感染者产生歧视,从而对其心理等产生影响,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相关资料显示,目前艾滋病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感染者自身缺乏保健能力及疾病知识,所以较为容易产生感染源进而传染他人;二是未感染者的預防措施不到位,生活中个人生活习惯不够良好,或者防控知识存在较大的缺陷。本次研究中,通过采取不同的内容管理两组艾滋病患者发现,研究组感染者的疾病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行为总依从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内容,可以提高艾滋病感染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更为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极大程度的改善了艾滋病患者的症状,有利于疾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苏比努·马木提.浅析健康教育在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3):190+192.

[2]张宝燕,苏少强.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0):2930-2931.

[3]孙忠杰,程雪岩.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8,27(9):44-45.

[4]胡帆.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对艾滋病患者依从性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9):103-104.

[5]侯彩芬.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健康教育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195-196.

猜你喜欢

预防保健艾滋病健康教育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对策分析
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健康教育的作用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