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干预对胃癌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2021-08-10何明珠
何明珠
摘 要:目的 本文围绕胃癌围手术期的营养干预对术后快速康复的效果观察展开讨论,为胃癌手术应用营养干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2019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方法,均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消化道干预指导,实验组使用营养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時间、住院时间、手术后1周患者体重下降情况。结果 在实验组运用营养干预方法,与使用常规干预方法的小组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在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较短、肛门排气时间较短、住院时间较短、术后体重下降较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对于临床胃癌围手术期的患者康复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围手术期;胃癌患者;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5-0118-02
在患者确定患有胃癌的之前一段时间,患者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消化问题,导致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研究发现,在患者完成胃癌手术后,患者自身出现应急反应,同时切除的胃部受到较大的创伤,综合上述原因使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不断加剧[1]。一旦患者的营养摄入不足,会减慢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患者完成胃癌手术后,摄入更多的营养物质,既能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出现[2]。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2019年5月~2020年4月期间,随机选择收治的胃癌患者,随机选择数量共为80例,平均分成两组,其中一个小组使用营养干预方式,给予患者在术后更多的营养帮助,产生的对比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2019年5月~2020年4月中80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方法,均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1~69岁,平均(56.72±5.36)岁,体重53~75 kg,平均(61.53±6.30)kg,腺癌患者30例,黏液癌患者4例,未分化癌患者2例,小细胞癌患者4例,按照临床分期进行划分,Ⅰ期患者4例,Ⅱ期患者16例,Ⅲa患者13例,Ⅲb患者7例。实验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0~67岁,平均(57.22±5.56)岁;体重51~72 kg,平均(60.85±6.22)kg;腺癌患者29例,黏液癌患者5例,未分化癌患者3例,小细胞癌患者3例,按照临床分期进行划分,Ⅰ期患者为6例,Ⅱ期患者为14例,Ⅲa患者为15例,Ⅲb患者为5例。
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且此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通过病理学检查,参与干预的患者均确诊为胃癌;②参与对比的患者未进行放化疗。
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和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慢性病、脏腑功能障碍等的患者;②在接受治疗期间不能够配合完成相关指标调查的患者;③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中途转院或停止接受观察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胃切除手术方案。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消化道干预指导。在对照组患者准备手术之前,要求患者必须在手术前1天食用流质食物,在手术前一晚10点后禁止饮食禁水,在清晨护士对患者进行灌肠,使消化系统保持在清洁状态,同时降低胃肠的压力。在完成手术后,患者7 d内不能进食,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向患者提供营养。在患者肛门排气后,允许患者食用流质食物,并逐步恢复至正常的饮食习惯。
实验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营养干预方法,同样要求患者必须在手术前1天食用流质食物,在手术前一晚10点后禁止饮食禁水,在手术的前1天夜晚10点前,患者采用口服的方式,服用温热的浓度为10%的葡糖糖液,服用量为1 L。在清晨将肠内营养管放置在患者胃部,在术前的2 h,患者口服温热的浓度为10%的葡萄糖液,服用量为500 mL。进入到手术环节,在手术中将喂养管头,由胃头位置转移至空肠屈式韧带位置,然后滴入500 mL的温开水,如果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适情况,向患者肠胃滴入营养液,滴入的速度控制在50~60 mL/h范围内,在滴入2 h后,滴入速度逐步提升至120~130 mL/h范围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的情况,应及时降低滴入速度。手术完成后,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术后治疗,指导患者术后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影响肠胃功能,术后尽量不要剧烈活动,以防手术切口受损;在完成手术后,同样在一周内不能进食,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向患者提供营养。直到患者肛门排气后,允许患者食用流质食物,并逐步恢复至正常的饮食习惯。日常还要勤换洗衣物及注意个人卫生,饮食方面要多吃新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食用粗纤维、易消化食物。最后叮嘱患者据医嘱医院复诊,指导康复治疗。
1.4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主要对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重下降值(术后1周与入院时比较的下降值)进行详细记录,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同时记录患者的住院情况,比较患者的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在表示计量资料过程中,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检验,使用[n(%)]代表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较短、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体重变化情况比较
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以及患者体重下降量较小(P<0.05)。见表2。
3 讨论
在治疗进展期的胃癌过程中,会广泛采用胃切除方法。使用胃切除方法,可以对胃部中特殊位置的病变进行切除。与其他癌症相比,胃癌患者接受胃切除方法,患者的胃部大部分切除,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同时患者受到手术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患者精神压力较大,使营养不良的情况加重。此外癌细胞在患者体内,会争夺正常细胞的营养物质,使患者营养消耗速度不断加快,患者会出现更多的并发症[3]。针对胃癌患者手术阶段出现的营养不良问题,采用胃癌围手术期的营养干预,对于患者快速康复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4]。在实验组中使用胃癌围手术的营养干预,使传统的营养干预方式发生变化,患者在术前的2 h,已经获取一部分的碳水化合物,使患者始终保持在饱腹状态,并且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在术后营养干预中,坚持少量多餐和逐渐加量的原则,患者的胃肠内始终含有营养物质,患者的胃肠在蠕动过程中,会使肠胃的功能得到快速的恢复,患者自身获得充足的营养后,不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不断降低,还会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5]。
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体重下降量小于对照组(P<0.05)。胃癌围手术期的应用营养干预方式,有益于患者病情康复,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正氮平衡等,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胃癌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武树箭,田文玲.PG-SGA个性化营养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和胃肠功能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8):1099-1102.
[2]唐毅,王惠群,王黔,等.院外营养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5(8):949-953.
[3]王春瑞.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395-397.
[4]马甜芳.基于PG-SGA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干预效果[J].慢性病学杂志,2020,21(8):1193-1195.
[5]劉丽娜,鲁玉君,朱佳巍.肠内营养干预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对胃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与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20,41(1):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