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人过寿仪式感为什么那么强

2021-08-10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项伯行礼祝寿

中国人的“礼”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方说过生日,有生日之礼。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过生日,不是聚个餐吃个蛋糕就算过完了,而是有一套仪式,他先要焚香、奠酒祭祀天地,接著要到祠堂给列祖列宗磕头行礼,还要到祖父母及其他年长位尊者处一一行礼。

因为“寿文化”的悠久,中国很早就有以敬酒、馈赠等方式祝寿的活动。不过早期的祝寿,并不与过生日联系在一起,而是祈祝健康长寿。

比如西晋那位容貌出众的文学家潘安,有一篇表达隐逸情怀的《闲居赋》,讲了很多他闲居乡间时的生活细节。其中说到,家人们会在树林中摆上宴席,头发花白的兄弟都举杯敬祝太夫人万寿,为老人的年迈而担心,也为老人的长寿而欢喜。

“敬酒祝寿”的情节在大名鼎鼎的鸿门宴的故事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先是在“鸿门宴”之前,项伯顾念和张良的故人之情,趁夜来到刘邦军中报讯。刘邦听说后,赶紧请项伯进来。《史记》中说,沛公奉后酒为寿,约为婚姻。这里的“为寿”当然不是沛公给项伯过生日,而是表达健康长寿的祝福。

到了唐代,过生日做寿的风气逐渐兴盛,有给皇帝过生日的“圣节”,也有民间世俗的生日庆贺。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满床笏”的故事,说的就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皆来祝寿,由于他们都是朝廷里的高官,手中皆有笏板,拜寿时把笏板放满床头。这个主题后来还被画成画,编成戏剧。

中国历史上最隆重的庆寿敬酒活动当数清代的千叟宴。

康熙和乾隆皇帝在世时各举办过两次千叟宴。乾隆五十年(1785),乾隆恰好执政50年。四海承平,天下富足,于正月初六在乾清宫举办了一次隆重的千叟宴,出席宴会者共3900余人,年龄至少60岁,最大的是来自福建的105岁的邓钟岳。席间,乾隆召一品大臣及90岁以上者至御前,亲赐饮酒。又命皇子、皇孙、皇曾孙在殿内依次敬酒。

而据清档案中保存的清单,此次千叟宴,光是玉泉酒就用掉了400斤!

(据“澎湃新闻”)

猜你喜欢

项伯行礼祝寿
群仙祝寿图
吟啸徐行,一见倾心
《鸿门宴》前后二三事
浅谈紫砂壶“祝寿”的艺术魅力
万人之功——屏风
以文本细读的视角看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蔡英文借世大运为自己“祝寿”
高职旅游院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庄园主与农夫
庄园主与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