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F-CY的康复干预对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影响
2021-08-10张璇
张璇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江西 南昌 330006)
先天性肌性斜颈(CMT)是因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引起的疾病,会导致患儿面部变形、斜颈畸形、头部运动受限,且随着疾病进展,畸形会加重,导致颅骨发育偏小、面部缩小、双肩不平,需及早进行康复干预[1-2]。《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是评估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和功能的工具,可从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参与、环境因素等方面标准化评估患儿身体情况。但目前有关基于ICF-CY的康复干预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ICF-CY的康复干预对CMT患儿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 年5—12 月就诊于本院的100 例CMT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 例;年龄1~5 个月,平均(2.35±0.25)个月;病理分型:斜颈畸形20 例,颅骨发育不对称11 例,面部变形19 例。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6个月,平均(2.30±0.24)个月;病理分型:斜颈畸形20例,颅骨发育不对称12例,面部变形18 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B 超确诊为CMT 且符合《儿科物理治疗学》[3]相关CMT 诊断标准;②均为首次治疗;③头部向左侧或右侧歪斜;④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肿瘤者;②姿势性斜颈者;③骨性斜颈者;④脑瘫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矫形器干预,待患儿熟睡后,将其以仰卧位置于矫形枕和褥垫上,侧面观可见褥垫与枕头颈窝同样高度,头部枕入枕窝中,面部朝上并倾向健侧。<3 个月患儿无需固定其躯干;>3 个月患儿的翻身能力提高,需用适当的束缚带固定住骨盆处,以延长患儿牵拉矫正时间。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ICF-CY 的康复干预。①身体功能评估:采用自制量角器对患儿的旋转活动度、侧屈活动度进行检测。旋转活动度<5°计0 分,5°~10°计1分,11°~30°计2分,31°~45°计3分,>45°计4分;侧屈活动度<5°计 0 分,5~10°计1 分,11°~25°计2 分,26°~35°计3分,>35°计4分。②身体结构评价:采用彩超检测胸锁乳突肌肿块厚度。厚度与健侧对称,无肿块为0分;厚度与健侧不对称,<10 mm 为 1 分;厚度 10~15 mm 为 2 分;厚度16~20 mm为3分,厚度>20 mm为4分。③活动参与评估:采用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4]对患儿的视觉追踪能力进行评估,每项0~3分,满分12分。FMFM总分≥11分为0分,FMFM 总分 8~10 分为 1 分,FMFM 总分 5~7 分为 2 分,FMFM 总分 3~4 分为 3 分,FMFM 总分<3 分为 4 分。④环境因素评估: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了解患儿家属对疾病认知情况,并进行0~4分评分。基于上述各项评分,ICF-CY评估障碍程度:0分为无障碍,1~5分为轻度障碍,6~10分为中度障碍,11~15分为重度障碍,16~20分为完全障碍。康复干预方法:①按摩,患儿取仰卧位,医生一手固定患儿头部,另一手食指、中指和拇指沿其肌肉走向,对患侧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按摩3~5 min;再对胸锁乳突肌进行弹拨3~5 min,由轻及重,手法适中。患儿再取坐位,家属帮助固定其肩部,医生避开患儿双耳,双手捧夹患儿头部,以颈椎为轴,缓慢旋转患儿头部2~3 次。②颈部肌肉训练,对于有头部控能力的患儿,将其竖直扶抱,家长于前方吸引患儿注意力,缓慢使其身体倾向患侧,诱导患儿颈部主动侧屈向健侧;对于无头部控能力的患儿,可增加其俯卧位时间,引导患儿主动抬头,并用音乐等刺激患儿,诱导其头部转向患侧、健侧旋转。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的效果,依据临床症状及 ICF-CY 评分[5]:显效,颈部肿块消失,ICF-CY 总评分≤5分;有效,颈部肿块明显缩小,ICF-CY 总评分6~10 分;无效,肿块无改善,ICF-CY 总评分≥11 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 个月胸锁乳突肌厚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 研究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n(%)]
2.2 两组胸锁乳突肌厚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胸锁乳突肌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3 个月,两组胸锁乳突肌厚度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胸锁乳突肌厚度比较(,mm)
表2 两组胸锁乳突肌厚度比较(,mm)
组别对照组(n=50)研究组(n=50)t值P值干预前11.05±0.25 10.95±0.62 1.058 0.293干预后7.35±1.20 5.63±1.03 7.691 0.000 t值21.344 31.291 P值0.000 0.000
3 讨论
CMT 是一种先天性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主要因胸锁乳突肌变短、挛缩引发。该病多在患儿出生后2~3周出现,表现为头部运动略受阻,触诊有梭形肿物,随着病情进展,肿块增大,患儿会出现肌肉挛缩硬化,引发斜颈畸形、面部变形症状,甚至会出现脊柱侧弯畸形,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6-7]。因此,早期科学的康复干预对CMT 患儿具有重要意义。而ICF-CY构架下的多元化评估可弥补传统康复机构功能评估的局限,对患儿的身体问题和障碍进行全面化、科学化的评估,进而为康复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提供重要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3 个月,研究组胸锁乳突肌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于ICF-CY的康复干预可提高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疗效,减少胸锁乳突肌厚度。分析原因为,基于ICF-CY的CMT评估会对CMT患儿的身体功能、结构、活动参与、环境因素等进行评估,从而通过各项评分全面了解患儿的身体情况,有利于康复干预计划的科学制定。而在基于ICF-CY的康复干预过程中,采用指揉法、弹拨法、旋转法对患儿的颈部进行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程度,促进组织代谢,提高肌肉与皮肤的营养供应,进而修复损伤组织,消除肿块。其中指揉法可以加强患儿肌纤维的伸缩性,使胸锁乳突肌放松,减轻肌肉痉挛程度;弹拨法可剥离、散开挛缩肿块,改善局部肌群血液供应,提高头颈部活动度;而适当的旋转可牵拉胸锁乳突肌,促进肌肉功能恢复[8-9]。此外,抱扶患儿,吸引其颈侧转向健侧,不仅可锻炼颈部肌肉功能,还可使患儿主动收缩健侧胸锁乳突肌,提高颈部向患侧旋转、向健侧侧屈的活动度,牵伸胸锁乳突肌,增加肌肉长度,改善其弹性和柔韧性,促进患儿康复[10]。而对照组是采用矫形枕牵拉患侧肌群,纠正患儿斜颈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此方法效果不理想,需与基于ICF-CY的康复干预联用,以提高疗效,促进患儿康复。
综上所述,基于ICF-CY 的康复干预可提高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疗效,减少胸锁乳突肌厚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