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姑息照护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健康信念的影响

2021-08-10张爱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姑息负性信念

张爱兰

(成武县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山东菏泽 274200)

肝癌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体质量下降、腹痛腹胀等症状[1]。临床多通过MRI、CT 等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等方式对肝癌进行诊断,确诊时多处于中晚期,部分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 因而选择肝动脉栓塞介入术治疗,以延长生存时间。 介入治疗具有效率高、创伤小等优点,但介入术后患者需制动、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加之疼痛等因素影响, 易出现苦闷、 抑郁等负性情绪;此外,患者对中晚期肝癌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也会造成焦虑、恐惧等情绪,使其失去生活的勇气,影响生存质量。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除关注患者躯体症状外,也需重视心理疏导[2-3]。 姑息照护能够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躯体症状等多方面的照顾,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使其安然离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存活时间有限的患者中。 基于此, 该研究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3 月于该院行介入治疗的50 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姑息照护对患者健康信念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该院行介入治疗的50 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 年版)》[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介入术治疗指征;沟通、交流无异常。排除标准:严重脏器性损害;免疫功能障碍;处于妊娠、哺乳期患者;不依从或中途退出研究。 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 例。对照组中男13 例,女 12 例;年龄 36~72 岁,平均(54.25±2.63)岁;TNM分期:III 期 10 例,IV 期 15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 例,高中及大专9 例,本科及以上10 例。 观察组中男 14 例,女 11 例;年龄 37~74 岁,平均(54.31±2.72)岁;TNM 分期:III 期 9 例,IV 期 16 例;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 例,高中及大专10 例,本科及以上8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遵医嘱按时给药,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加强病房巡视,做好穿刺部位基础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常规宣教,针对性疏导其不良情绪。 出院后电话随访1 个月,1 次/2 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姑息照护,具体如下:(1)基础护理。 若患者进行鼻饲或肠外营养支持,护理人员应协助其清洁口腔; 患者受疼痛及分泌物影响较多,易引发溃疡,护理人员需及时清理分泌物,更换床褥;定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预防褥疮等并发症。(2)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出入病房时需保持安静,定时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合理调节室内温湿度。(3)疼痛护理。术后4 h 使用沙袋加压伤口,使穿刺侧肢处于24 h 伸直状态。患者咳嗽时需压迫穿刺部位,以预防出血。 引导患者说出疼痛感受,合理使用镇痛药物,若患者条件允许可使用镇痛泵。 采用播放音乐、深呼吸等方式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 (4)饮食护理。 治疗后 2~3 d 患者需禁食,以减轻不良反应,后逐渐过渡至流食(以牛奶、肉汁等为主),200 mL/次,1 次/2~3 h, 待呕吐症状减轻后可逐渐过渡至软食,增加维生素、蛋白质等摄入。(5)症状控制。护理人员需详细了解患者疲倦、便秘等症状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以减少并发症。 (6)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与患者保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告知患者积极介入治疗对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性,以缓解其负性情绪。 引导患者家属以探病、交流等方式提升患者被关爱感,以减轻心理负担。同时需了解家属的心理需求,给予相应支持。(7)死亡教育。护理人员获得家属同意后,选择适宜时间、地点告知患者死亡相关知识(价值、地点等),提高其认知度,进而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同时需引导家属配合,陪伴患者走完人生最后阶段。 院内护理时间为1 周,出院后电话随访 1 个月,1 次/周,叮嘱患者家属给予关心、支持。

1.3 观察指标

(1)生存质量:护理前后,采用肝硬化中医生存质量量表(QOL-LC)[5]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量表包括4 个维度,分别为社会、躯体、心理功能及症状/不良反应,共计22 个条目,采用0~10 分计分法,评分越高则患者生存质量越优。 (2)健康信念:护理前后,采用健康信念量表[6]对患者进行评估,量表包括5 个维度,分别为个人健康信念、感到有实施能力、感到有控制能力、感到有资源利用、感到有威胁,采用5 级评分法(1~5 分),评分与健康信念呈正相关。(3)心理弹性:护理前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7]对患者进行评估,量表共计25 个条目,包括坚韧与控制、自强及乐观3 个维度, 评分越高则患者心理弹性越好。(4)负性情绪:护理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8]对患者进行评估。 SDS 量表包括 20 个项目,采用 4 级评分法,评分范围0~100 分,评分越高则抑郁程度越严重。SAS 量表共20 个项目,采用4 级评分法,满分100 分,评分越高则焦虑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各项QOL-LC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QOL-LC 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分]

组别 社会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躯体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心理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症状/不良反应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25)观察组(n=25)t 值P 值25.29±6.14 25.32±6.01 0.018 0.986 28.32±6.11 32.90±6.31 2.607 0.012 44.33±6.85 44.37±7.01 0.020 0.984 48.38±7.49 53.47±7.69 2.399 0.020 39.54±8.02 39.59±8.44 0.022 0.983 42.55±3.61 46.11±3.66 3.463 0.001 41.66±6.26 41.71±6.24 0.028 0.978 43.73±2.98 46.50±2.62 3.490 0.001

2.2 两组患者健康信念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各项健康信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健康信念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健康信念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健康信念比较[(),分]

组别对照组(n=25)观察组(n=25)t 值P 值个人健康信念护理前 护理后20.42±6.93 20.51±6.89 0.046 0.964 32.64±3.84 43.56±3.05 11.134<0.001感到有实施能力护理前 护理后12.43±2.64 12.51±2.55 0.109 0.914 20.62±2.80 29.40±2.79 11.106<0.001感到有控制能力护理前 护理后11.26±2.14 11.30±2.05 0.068 0.947 19.63±2.84 25.12±2.69 7.017<0.001感到有资源利用护理前 护理后20.62±2.83 20.51±2.94 0.135 0.893 36.52±4.94 58.93±4.85 16.186<0.001感到有威胁护理前 护理后21.53±6.82 21.47±6.73 0.031 0.975 33.82±3.97 46.51±3.14 12.535<0.001

2.3 两组患者心理弹性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各项CD-RISC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CD-RISC 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心理弹性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心理弹性比较[(),分]

组别 坚韧与控制护理前 护理后自强护理前 护理后乐观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25)观察组(n=25)t 值P 值24.39±6.88 24.43±7.01 0.020 0.984 26.26±6.21 31.14±6.85 2.639 0.011 18.51±4.37 18.48±4.51 0.024 0.981 20.70±5.05 24.64±5.13 2.737 0.009 7.93±2.02 7.91±2.05 0.035 0.972 9.85±1.94 13.57±2.02 6.641<0.001

2.4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各项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 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分]

组别SAS护理前 护理后SDS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25)观察组(n=25)t 值P 值65.42±2.37 65.38±2.41 0.059 0.953 40.03±2.16 32.11±2.05 13.298<0.001 69.48±3.54 69.52±3.87 0.038 0.970 43.62±3.85 30.59±3.76 12.106<0.001

3 讨 论

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疼痛通常较为明显,加之对病情过度担忧,易出现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导致心理弹性较弱,影响生存质量[9]。 因此,临床需重视心理弹性护理,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使其能够坦然面对疾病治疗及护理。

常规护理以遵医嘱用药为主,由护理人员做好基础护理,缺乏对患者心理状况的针对性评估,难以满足患者及家属的护理需求,整体护理效果不佳。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社会、躯体、心理功能及症状/不良反应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个人健康信念、感到有实施能力、感到有控制能力、感到有资源利用及感到有威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坚韧与控制、自强及乐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姑息照护对改善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健康信念及负性情绪的效果确切,利于提高心理弹性及生存质量。 姜燕芳[11]的研究结果显示,姑息照护能够有效提高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心理弹性, 进而改善存活质量,与该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姑息照护强调尊重生命,即在患者最后时光中为其提供积极的、有计划的全方位关怀,通过控制患者疼痛、临床症状,处理社会、精神等问题,使患者树立正确死亡观,有尊严地渡过余生,以最大限度提高患者及家属生存质量,临床常用于癌症等难以治愈的疾病的护理工作中[12]。 姑息照护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为重点,通过环境、疼痛、饮食等方面护理,结合症状控制及死亡教育,为患者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使其感受到家庭的尊重与支持,进而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弹性[13-14]。 姑息照护需紧密联系家属,要求其给予患者理解、鼓励及支持,利于患者情绪稳定。 对于临床无法治愈的患者而言,提高生存质量比延长生存时间更有价值,姑息照护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目的,帮助患者认识到死亡是一个正常过程,进而稳定情绪,坦然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15]。 该研究样本容量较小,未对心理弹性的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续研究中需扩大样本容量、尽可能排除干扰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为姑息照护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姑息照护能够提高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心理弹性及健康信念,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姑息负性信念
为了信念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决不姑息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发光的信念
信念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