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调整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影响探讨
2021-08-10卫明彦贾波
卫明彦,贾波
(济源市中心血站 质控科,河南 济源 459000)
冷沉淀凝血因子(简称冷沉淀)是采用特定的方法将保存期内的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在1~6 ℃融化后,分离出大部分的血浆,并将剩余的冷不溶解物质在1 h内速冻呈固态的成分血[1],是FFP的部分凝血因子浓缩制品,主要含有因子Ⅷ(F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因子ⅩⅢ(FⅩⅢ)和纤维结合蛋白[2],是目前临床上预防和治疗出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的重要血制品之一[3],主要适用于纤维蛋白原缺乏引起的出血,无特异性浓缩制剂使用时的Ⅷ因子缺乏症、ⅩⅢ因子缺乏症、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异常及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冷沉淀质量差异与临床输注效果直接相关,按照《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其来源于400 mL全血,冷沉淀质量FIB≥150 mg,FⅧ≥80 IU[1],由于制备冷沉淀历经全血分离、FFP融化、离心速冻等多个环节,制备温度、时间、产品容量等因素均可影响冷沉淀制备质量,2019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中使用离心法制备的冷沉淀容量控制为40~50 mL,与2015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中容量控制为20~30 mL有较大变化,本研究收集了容量改变前后冷沉淀质量抽检结果,并对容量变化冷沉淀质量影响情况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济源市中心血站从2017年11月至2020年4月,用PT-Q-400采血袋采集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4]的400 mL全血,按照冷沉淀血库标准操作规程制备(血液采集和冷沉淀制备人员均为随机),每批次随机抽检4 U,共计30个月120 U。其中抽检小容量组(20~30 mL)冷沉淀17个月(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制备)68 U,大容量组(40~50 mL)冷沉淀13个月(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制备)52 U。
1.2 仪器与材料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检测试剂盒(批号R9048)、氯化钙溶液(R9046)、纤维蛋白原检测试剂盒(批号R9070)、因子Ⅷ活性测定试剂盒(批号547691)、缓冲液(批号R9038)、清洗液(批号A9016),以上均由Siemens公司提供。标准品(批号503295B,美国德灵公司),室内质控品(自制,以9∶1枸橼酸钠试管采自正常人30份血液样本,分离混合血浆,按照文献[5]规定使用),全温控监测智能化血浆解冻仪(Bas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sysmex CA-500),细菌培养仪(LABSTAR-50山东鑫科)。
1.3 检测外观、标签检查:于光线明亮处以目视检查。容量检查:(血袋质量-空袋质量)/血液密度。FIB和FⅧ:C活性为将冷沉淀凝血因子在37 ℃水浴箱融化,融化时间10 min,混匀后留取样本,将样本用TC缓冲液1∶5稀释,用CA-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FIB和FⅧ:C活性,乘以稀释倍数和容量,试验过程2 h以内完成。无菌试验:按照无菌操作规范,用无菌注射器将待检样本加入培养瓶,每瓶内加入5 mL样本,置血液细菌培养仪培养7 d。
1.4 质量标准外观:肉眼观察融化后的冷沉淀凝血因子,应呈黄色澄清液体,无色泽异常、蛋白析出、气泡及重度乳糜等情况,血袋完好,并保留注满血浆经热合的导管至少10 cm。标签:内容应完整、清晰、格式规范,标签应完整无损。小容量组20~30 mL,大容量组40~50 mL;FIB≥150 mg;FⅧ≥80 IU。无菌试验:无细菌生长。
2 结果
2.1 质量抽检共计抽检冷沉淀120 U,其中外观、标签、容量、无菌试验合格率均为100%。两组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容量组FⅧ水平高于小容量组(P<0.05)。两组FIB、FⅧ合格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比较[n(%)]
表2 两组容量、FIB、FⅧ水平比较
2.2 追溯结果FIB检测不合格1例,抽检结果132 mg,追溯献血者检测结果1.42 g·L-1(参考范围2~4 g·L-1),低于参考范围;FⅧ检测不合格8例,抽检结果分别为47 IU、59 IU、72 IU、69 IU、62 IU、75 IU、69 IU、77 IU。追溯献血者检测FⅧ:C活性(参考范围77.3%~128.7%),其中5例检测结果低于参考范围,分别为41.4%、61.4%、67.5%、55.9%、65.3%,占比62.5%(5/8), 其中3例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分别为77.6%、77.6%、105.2%,占比37.5%(3/8)。
3 讨论
2019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中将离心法制备的冷沉淀容量由20~30 mL调整至40~50 mL,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保障冷沉淀质量,确保临床输注疗效。本研究回顾分析冷沉淀质量抽检结果,各项抽检结果合格率均能够满足《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要求,确定血液采集、制备和储存过程受控,总体趋势符合要求。评价冷沉淀质量的关键功效指标是FIB 、FⅧ:C活性,其中FⅧ:C活性不稳定,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6],FⅧ是体内凝血系统的主要成分,纤维蛋白原在促进创伤组织的修复和愈合及抗感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7]。近几年,随着冷沉淀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常作为临床补充凝血因子、预防或治疗凝血因子缺乏引起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治疗手段,同时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患者有用量大、反复输注等特点,因此FIB和FⅧ回收率对保障临床输注疗效和减少患者输注风险有重要意义。由于供者的个体差异、加工分离方法及操作处理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单位冷沉淀实际的容量、FIB和FⅧ有一定的差异,容量调整后FIB和FⅧ均值均有升高,分析主要原因与容量由20~30 mL调整至40~50 mL相关,冷沉淀是在低温条件下融化的FFP,重离心后将大部分上清液分入空袋内,保留剩余血袋底部血浆和沉淀物质,并迅速置速冻机中冰冻,制备成相对浓缩的混合凝血因子制品,制备在满足容量符合标准要求的同时,也提高剩余血袋底部沉淀的物质,这便能够收集到更多、更丰富的冷沉淀凝血因子,容量的增加在提高FIB和FⅧ水平的同时可以减少患者每单位体积冷沉淀使用量,从而减少输注副作用发生。
本研究中两组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容量组FⅧ水平高于小容量组,分析原因为纤维蛋白原具有好的稳定性,液态保存24 h后,纤维蛋白原仍具有87%的活性[8],凝血因子Ⅷ的体内生物半衰期变化较大,一般为8~12 h,其活性易丧失[9],由于FⅧ的极不稳定性,所以回收率受全血质量、抗凝剂、温度、时间等因素影响较大,容量增加后,排除了收集不充分的影响因素, FⅧ水平明显升高,但合格率仍低于FIB,关键指标的提升可以确保临床输注治疗效果,防止无效输注。
本研究有1例FIB和8例FⅧ水平低于标准要求,追溯献血者并给予跟踪检测FIB和FⅧ:C活性,其中1例FIB和5例FⅧ:C活性低于参考范围,证实献血者自身水平偏低影响冷沉淀质量,这与自身低FIB 、FⅧ:C活性水平影响其捐献血液所制备的冷沉淀质量[10]观点一致。据研究报道,正常个体中凝血因子Ⅷ水平相差在50%~200%[11],其余3例FⅧ:C活性检测正常,理论上不应出现制备的冷沉淀不达标,排除自身和质检环节导致的不符合结果外,其多与过程控制不当相关,因为FⅧ的极不稳定性,体外半衰期12~24 h,活性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因此制备过程时间和温度的把控也是提高冷沉淀质量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冷沉淀制备受到全血分离、FFP融化、离心速冻等环节影响,且其中FⅧ为不稳定因子,回收效果易受到影响,因此冷沉淀制备合格率的关键控制点在于时间和温度的把握,首先原料血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最好选择采集到制备在6~8 h内完成的新鲜冰冻血浆用于制备冷沉淀,当制备冷沉淀量较大时,成分制备过程有时会存在操作时间长、速冻不及时等原因,这对冷沉淀中的不稳定凝血因子影响较大,因此应根据工作人员和工作量的多少制定相适宜的制备计划,避免制备环节影响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
可见,容量调整前后制备的冷沉淀质量均能满足标准要求,但是容量增加后能够收集到更丰富的凝血因子,这在保障临床输注疗效和减少无效输注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同时献血者自身凝血因子水平偏低也是造成质量不合格的偶发因素,还与原料血浆选择、制备环节控制、储存运输等环节都相关,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规范制备环节,对确保冷沉淀质量,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