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沁县南涅水北朝纪年石叠塔
2021-08-09常辰
常辰
摘 要:沁县南涅水出土的北朝纪年塔石,由民间社邑民众出资建造。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该地区造像受到平城和洛阳两大造像中心的影响,由于当地出资群体与皇室贵族的差异性,才使南涅水形成了风格样式灵动多样、富有民间特色的石叠塔艺术。
关键词:南涅水;北朝;佛教造像
沁县,古为皋狼之地。据记载春秋时有“铜鞮”之称,后又因涅河有“涅”等称谓。据古籍载:“有旧涅县,后周改为阳城。开皇十八年改为甲水。”①“二汉、晋属上党,日涅,永安中改。有涅城。覆甑山,涅水出焉,东南合武乡水。”②位于涅河之南的南涅水,在北魏时正处于晋中至晋东南的交通要道处。目前在晋东南区域存在多处北朝佛教石刻,多为中小型石窟及摩崖造像,窖藏石刻相对有限,主要出土于沁县。1957年至1959年间,在沁县南涅水村出土了大量的佛教石刻,从石刻现存的题记来看,这批窖藏石刻的制作时间从北魏延续到了北宋,其中多为北朝造像。从形制上看,主要可分为石叠塔、造像碑及单体造像三大类。自出土以来由于缺乏图录和一手资料的面世,学术界对这批窖藏的研究相对较少。窖藏中最具特色的石叠塔由尺寸不等的梯形塔石堆叠而成,塔石四面开龛造像,龛形题材多样生动,极具民俗特色,但由于缺乏记载加上石叠塔组合结构方式的不确定性,为沁县南涅水石叠塔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问题。目前大家普遍认定这批石叠塔为北朝所造,但系统的类型学排布整理尚未定论。本文从有明确纪年的四组图像出发来探析南涅水的石叠塔造像,对其进行粗浅的摸索。
1 塔石的基本情况
1.1 北魏延昌二年(编号:9n一六一641-644)
图1中除643号龛为空龛外,其余三龛形制基本一致,均为圆拱形龛,龛内为单辅佛坐像,佛像肉髻低平,面容丰满,双眼闭合,眉形细长,耳大垂于肩,身形壮硕,双手交叠于腿上,身着佛衣,但样式无法辨别,胸前有“x”形纹样,下身有简洁的衣纹表现。龛外素面,有斜形划痕,其中642号龛外刻有“大魏延昌二年”字样。
1.2 孝昌易容(编号:9n九三369-372)
图2中9n九三369号龛为一壁三龛,均为方形龛。中龛龛楣饰有回首龙头,龛内为单辅佛坐像,佛像肉髻较高,面容方正,双眼闭合,眉形细长,耳大垂于肩,双手交叠于腿上,身着通肩式佛衣,两层裙摆覆于台上,为对称式悬裳座。中龛左右分龛内各有一铺立式菩萨像,衣帛呈“y”字形,面容五官与主佛坐像相似,但脸部微侧至不同的方向。主龛楣上雕刻有三朵圆形莲饰。
370号龛为一壁双龛,均为方形龛,中龛较大,内为单辅佛坐像,结跏趺坐,左手结与愿印,右手无畏印。佛像头部与369号龛基本一致,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袛支,其衣边在胸部作外凸翻转表现,腹部系带,左侧袈裟下垂至胸腹部,左转披搭于左臂肘部,右侧袈裟下垂至腿上后左转披搭于左手臂,右足露出在僧衣之外,两层裙摆覆于台上。右侧小龛内为单辅力士像,左手握拳置于右胸,右手放于胯部,双腿呈“O”形站立。中龛外左侧雕刻有垂拱神树,树旁刻有“孝昌易容”四字。
371号龛为一壁三龛,均为方拱形龛。中龛龛楣饰有回首龙头,龛楣上中部对称饰有对卷纹样,龛内为单辅佛坐像,佛像头部与369号龛基本一致,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右两侧袈裟表现与370号龛基本一致,內着袒右式僧袛支,三层裙摆覆于台前,悬裳坐较为明显,呈对称分布。左右两龛内各有一铺立式菩萨像立于台上,下身着裙,身披衣帛,左右两龛手势不同。
372号龛为一壁三龛,均为方形龛。中龛内为单辅佛坐像,结跏趺坐,左手结与愿印,右手无畏印。佛像头部与369号龛基本一致,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袛支,其衣边在胸部作外凸翻转,腹部系带有小结,左右两侧袈裟形态与370号龛基本一致,两层裙摆覆于台上。左右两龛内各有一铺立式菩萨像坐于台上,下身着裙,身披衣帛。龛外上部雕刻飞天。
1.3 大魏孝昌三年(编号:9n二五六1021-1024)
图3中9n二五六1021号龛为一壁三龛。中龛为尖楣圆拱形龛,龛楣饰有回首卷纹,龛内为单辅佛立像,腿部极短,佛像肉髻较高,面容方正,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侧袈裟覆于左臂,胸腹部系带有小结。左右两龛内各有一铺立式菩萨像,身着裙装,双手合十。
1022号龛为一壁双龛,方拱形龛,龛楣饰有回首卷纹,两龛内部相似度较高,均为单辅佛坐像,身着圆领通肩式佛衣,裙摆垂于座前。龛外下部刻有“大魏孝昌三年”。
1023号龛为一壁四龛,上下两排,两两并列,均为尖楣圆拱形龛,龛楣饰有回首卷纹,龛内均为单辅佛坐像,上排两龛中佛像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裙摆垂于座前。下排两龛磨损较为严重,应为通肩式佛衣,裙摆垂于座前。
1024号龛为一壁三龛,中龛为尖楣方拱形龛,龛楣饰有回首纹样,龛内为单辅佛坐像,佛像肉髻较高,面容方正,双眼闭合,眉形细长,耳大垂于肩,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侧袈裟覆于左臂,裙摆覆于台前,悬裳坐较为明显,呈对称分布。左右两龛为方形龛,龛内各有一铺立式菩萨像,左龛双手合十,右龛手中持物。龛外下部雕刻有蛙形人托举,左右有狮子回首图样。
1.4 齐天宝四年(编号:9n389-392)
图4中9n389号龛为凸形龛,龛内为一佛二菩萨,佛坐像肉髻较高,面容清秀,身着圆领通肩式佛衣,佛像全身被佛衣包裹,呈现多层衣纹对称式环绕,双腿间有规则形衣衫下垂,裙摆向外微张,覆于座前。左右立式菩萨身着“X”形披帛,双手合十,左侧菩萨为正面,右侧菩萨则向主尊斜侧。
390号龛为凸形龛,龛内为一佛二菩萨,该龛破损较为严重,依稀可辨出造像的情况,应与391龛较为一致。
391号龛为凸形龛,龛内一佛二菩萨,佛坐像肉髻较高,面容清秀,身着圆领通肩式佛衣,佛像全身被佛衣包裹,胸前衣紋为“y”字形,其余部位呈多层对称式环绕,双腿间有规则形衣衫下垂,裙摆向外微张,覆于座前。左右立式菩萨着“X”形披帛,双手合十,向主尊斜侧。
392号为凸形龛,龛内为一佛二菩萨,佛坐像面部破损,主尊佛坐像与左右立式菩萨均同389号龛相似。龛外满布题刻,其中刻有“齐天宝四年”字样。
2 造像的分析思考
沁县南涅水的四组纪年塔石在每组的造像风格上都保有较高的一致性。图1中的龛楣形制和造像刻画都较为古朴,造像较为丰满,与当时中心造像区所流行的“秀骨清像”有较大的差异,造像的面部处理很好地契合了佛祖眉如新月、耳轮垂长的造像特征。图2的造像样式较为多元,有一定的空间布局意识,虽然主尊佛坐像的佛衣样式和龛外雕刻不同,但整体造像仍具有一定的表达定式,如佛像的身体比例、头部刻画和多层裙摆的对称表现等。图3所示塔石与图2属相近时间,但造像的样貌差异较大,比例关系的处理也相对较弱,这说明在当时参与制作的工匠技法水平不一,造像的模本也较为多样。图4中塔石的雕刻题材和表现手法有着较强的一致性,佛像身姿修长,与这一时期周边中小型石窟的表现较为相似。图2和图4中等距环绕式阴刻线衣纹的表现和龛外飞天及莲花的表现都与云冈造像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北朝时期受上层统治者佞佛风气的影响,各地佛寺林立,佛教艺术盛行一时。沁县位于当时两京通行的交通要道处,从平城迁都至洛阳的大量工匠和图本途经此地,同时随着龙门石窟的开凿和周边造像的兴起,也令新的造像风格得以传播,因此南涅水的佛教造像受到了两京佛教艺术的影响。但与两京由皇室贵族主导的石窟造像又有不同,此处造像的资金多来自当地的社邑民众,他们所拥有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与皇室贵族相去甚远,因而从形制上看,石叠塔具有可组合、可移动、四面开龛造像的特点,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极大地满足了民众礼拜的需求。此外,社邑民众的财力水平也存在着差距,在这样的差距和民间特定审美需求的共同影响下,工匠们的造像技艺良莠不齐,对经典的诠释也不尽相同,进而涌现出大量题材多样、造型灵动、民俗浓郁的造像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