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传播

2021-08-09彭柳怡戚中美

文教资料 2021年12期
关键词:讲授思政特色

彭柳怡 戚中美

摘 要: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路径,有机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在教育教学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国内面临的复杂形势、机遇挑战及新时代广大青年应肩负的历史使命,有效提高高校思政工作质量和水平,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高校思政课 教学模式 教育路径创新 传播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性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新时代,如何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及时有效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准确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与精神实质有效地讲授给学生,使学生深刻领会、掌握并学以致用,是时代和历史赋予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新使命、新要求、新任务,是思政课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简介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并简要概括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

1.是思政课发挥培根铸魂基础性作用的需要

思政课是实施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对学生进行培根铸魂工程的基础阵地,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和任务。为学生讲授好、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思政课及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饱含“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全面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内涵,对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局势,顺应时代潮流,自觉形成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爱党爱国意识,尤其是铸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之魂,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2.是增强学生情感认同、坚定“四个自信”的需要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声音”正响彻世界,“中国方案”为国际重大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策略支撑,“中国制造”广泛影响着世界人民的生活,“中国科技”屡创世界第一,各个领域的“中国N”彻底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地位。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无不闪耀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智慧和光芒,使我们树立了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在思政课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注重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将自身的努力奋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党和国家伟大复兴梦想有机融合,自觉扛起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成为一个理想坚定、胸懷国家、心系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是为学生的人生航向提供正确思想指针的需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富含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秉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处在“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及未来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交流日益繁密,不同文化、不同思想激烈碰撞,这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年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艰难的选择。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有利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占据主要关键阵地,抢占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增强大学生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辨别力、免疫力、选择力,使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前把握人生正确航向。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创新传播路径

1.与思政课主干课程相结合。

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等思政课主干课程讲授。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涵盖了“党的建设”内容,“十四个坚持”的第十四点内容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指出“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在课堂讲授时,结合党的发展史,讲清楚我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问题。毛泽东同志曾提出“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在民主革命过程中形成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和“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成为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思想体系中,党的建设理论贯穿始终。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要求、国家发展、人民期待的高度,指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强调要加强“党的三大建设”。江泽民同志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探索,强调要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全面提高的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尤其强调指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新形势下,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与历史的高度,提出“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十四个坚持”的其他13点内容,在“概论”课程中,均能找到相契合的章节。比如第三点内容“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与《概论》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二个重点內容相契合;第六点内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与《概论》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三个重点内容相契合;第八点内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与《概论》第十章第四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内容相契合等。通过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机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学内容中,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避免了纯理论讲授带来的教学弊端。

2.组织专题学习讲授。

专题讲授,有利于把所要讲授的知识点,讲透讲深、讲细讲实,有利于学生对所讲知识的理解具体化、细致化,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讲知识,形成系统性认识。一方面,教师在为学生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可以按照“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分成二十二个专题,与日常思政课课堂教学相补充,达到巩固学生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学校领导(如党委书记、校长、党支部书记等)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专题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校外专家和校内领导从宏观上或更高层次、更高高度深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学生更全面、更系统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与精神内涵。

3.与品牌活动融合传播

在品牌活动,如读书会、道德讲堂、第二课堂、文化社团活动等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心得交流和思想认识碰撞,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道德讲堂”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四个坚持”的第十点内容“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引导学生不仅要自觉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家国思想。2016年4月15日,在首个国家安全教育日,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公民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不仅是践行爱国主义和家国思想的具体表现,还是公民对国家、民族、社会强烈责任感的具体体现。心系国家安全,胸怀家国安全,努力引导学生在新时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火热的青春,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做新时代优秀的爱国者。

4.结合学习强国平台自学

自学习强国App学习平台推向公众以来,收到强烈反响和喜爱,尤其是受到广大党员同志和师生的欢迎,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同志和师生的“第二课堂”“网上课堂”,是日常工作和课堂学习之外的重要自学载体和平台,慢慢影响和改变以往的生活、学习习惯。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学习平台,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通过学习强国App学习平台的深入学习、持续学习、系统学习,可以把难以在课堂中讲授的知识或在课堂中不能全面细致讲授的知识,以更便利、灵活的方式,让大学生全面感知。

四、结语

通过与思政课主干课程相结合、组织专题学习讲授、与品牌活动融合传播、结合学习强国平台自学等形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和学生自学活动中,以先进的主流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真正将大学生群体培育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秦宣,肖贵清,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3]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理论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2015(10).

[4]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N].中国教育报,2018-04-25.

[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7]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 - 12 - 30(1).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本文系抚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9SK98)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讲授思政特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特色种植促增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医的特色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完美的特色党建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