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建党100周年
2021-08-09李倩金艳红
李倩 金艳红
摘 要: 自诞生后的整个世纪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发展的具体实践,更深层次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特征中的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以丰富的成果诠释了一个时代命题,即马克思主义“行”的原因。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视角,分别阐释了党在国家的革命时期、建设时期及改革时期如何科学地运用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改革 实践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南湖嘉兴的红船上。这支最初仅由13人组成的政党经过100年的锤炼铸就成如今拥有9191.4万名党员的执政党。100年来,党经历了战火洗礼、贫困潦倒的折磨、改革曲折的迷茫,在困难中坚持,在挫折中前进。党的历史是整个民族真正实现独立、真正获得解放、真正实现繁荣的100年,是带领人民为不断争取自由、争取民主、争取幸福而不懈奋斗的100年。这100年,也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愈发深入地应用于中国发展具体实践,不断促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中国化的一个世纪,是党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100年。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引领旗帜和中流砥柱,不仅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给当今世界中那些想要在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还想确保独立的国家与民族提供了更多全新选择,为找到解决各种人类问题的方法贡献了中国的智慧与具有参考意义的实践方案。以雄辩的事实有力而持续地印证着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理论说服力,彰显了党一直坚持确保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决不动摇、一直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中国化的历史正确性。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找寻出路的中国人点燃了未来希望的火光。李大钊同志率先在迷茫的中国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披荆斩棘地闯出了一条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孕育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学者,点醒了一批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才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直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依然指导着中国创造前所未有的奇迹。
一、以本体论为基础——“以苏联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
本体论是一门关于“是(being)”的学科,亚里士多德将本体论确定为一门学科,成为形而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马克思继承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合理内核,将本体论归结于核心问题:思维与存在。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讨论哲学基本问题时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本体论是一门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当人们把存在理解为物质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把存在理解为某种抽象的概念。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本体论是一门关于方法论的学说,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认识和管理缺乏经验,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全新课题,中国共产党人除了从马列经典著作寻找答案外,只能借鉴甚至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结果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效仿苏联模式在国内建立单一的公有制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中国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在“一五”计划时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成了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初步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结构多元化出现,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味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建设最终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增长缓慢。对此,毛泽东同志意识到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弊端,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存在决定思維”出发,提出“以苏联为鉴”,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论十大关系》报告成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论十大关系》总结我国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同时要求党内党外以苏联经验为戒。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后,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面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物质水平得不到提高、国家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改革成为时代需要的主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1985年邓小平同志根据“本体论”,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科学论断,这一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判断,是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之后,根据社会主义发展和时代要求提出来的,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独创性的新思想和新观点。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硕果累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经济特区的设立、加入WTO、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等,实现了改革全覆盖、开放全领域。现在中国已步入全面深化改革深水区,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不但要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且要敢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历史证明,照搬马克思主义教条者都以失败告终,能否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是检验共产党人能否把握和运用真理、认识和驾驭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试金石。中国改革、建设两个“三十年”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创新理论,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科学认识和灵活实践,成为中国获得历史性跨越的主要原因。
二、以认识论为视角——“摸着石头过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旧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哲学家一贯把人的感觉、表象和思维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将认识定义为对事物镜子似的反映。旧唯物主义认识的弊端在于将认识与实践相分离,缺乏能动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理论体系,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认识的基础、来源,将具有思维能力、参与社会实践的人作为实践主体反映在客观世界,开辟了认识论的新境界。总体来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关于认识来源、本质及规律的学说,主要观点包括: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系、认识发展规律、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要求我们坚持实践观点,重视认识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认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什么是社会主义及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前后主要讨论的问题。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同样能够搞市场经济,中国大力推动市场经济,并非想要走资本主义之路,只是中国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中国要发达的、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这个著名论断的提出使党对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弊端及自社会主义改造后中国经济发展滞后原因有了清醒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曾在中共十二大上,严肃地强调了社会主义模式这个概念,他指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可以借鉴他国优秀经验,但不能照搬别国经验和模式,要走自己的路,走有我们自己国家独特风格的社会主义道路。党对于国家当前所处阶段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论断,让党内的全体成员对于本国正在进行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具有的长期性特征、复杂性特征及艰巨性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我们对中国基本国情有了更清醒的了解。党中央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及当前所处发展阶段进行的研究与做出的界定,是一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方法论的灵活运用。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未来路在何方发展问题的全新认识。探索和实践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党要长期坚持道路自信,纠正各种错误倾向,排除干扰不断前行。
三、以唯物史观为旗帜——“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一生有两大重要发现:一是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二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发现了剩余价值,揭开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马克思认为,社会领域与自然领域一样,存在固有规律。从表面看,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发展都属于其本身规律作用的结果,社会领域却存在特殊性,社会的运动变化是大多数人能动性运动的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创造的唯物史观突破了以往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界限,认为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并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唯物史观的优越性表现在,在强调社会客观规律的同时并未抹杀人在社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只有遵守社会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才能科学有效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照亮整个社会领域的最具科学性、先进性的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等内容,主要观点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等。
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之前,一切社会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否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并把杰出代表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科学实践建立的唯物史观正确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活动是人民群众日常基本活动,尊重物质资料生产的根本作用要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这是社会变革过程中的重要主导力量。党充分发挥创造力,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具体为群众观点。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将“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同志將人民群众比喻成“铜钱铁壁”“眼睛”“上帝”等,认为群众路线是一个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也是党的根本宗旨和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在修改党章时,新增了党的性质,在原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不仅坚持“一个先锋队”的特性,更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党十九大报告里面,对“以人民为中心”做出了更深刻的解释,并将其当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及中国道路的基本方略,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但是只有中国共产党做到了把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使其成为政党宗旨,做到了从思想上真正尊重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团结带领群众,最终造福群众。
四、以辩证法为抓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对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合理内核”的继承和发展。辩证法基本原理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唯物论主要解释了世界是什么,辩证法进一步回答了世界是怎样运动变化并且向前发展的。辩证法既是一门世界观的学科,又是一门关于方法论的学科,例如:联系观、发展观要求我们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矛盾观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方法,在众多矛盾面前,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改革创新精神,不唯上、不唯书,把握时代潮流的脉搏。
十九大我党下一步工作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国家在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取得的最新成果。这一伟大思想共有“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系统地解释了党和国家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应该如何解决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一伟大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有国家独特风格的社会主义,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作为国家的总任务。以全面建成小康为基础,分两个步骤,在2050年之前,实现国家的强国梦。这一伟大思想,既指明了国家的未来方向,又做出了顶层设计,还提出了实现任务的基本范略及时间表、路线图,构成了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理论层面的崭新体系,使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直面世界难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世界发展趋势和时代主题做了科学判断,强调世界正处于大发展时期,这是一个大的变革期及大的调整期,和平和发展依旧是这个新时代的主题。然而,如今世界上的形势有许多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全球人民都在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他呼吁各国人民齐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同志对世界和时代变化基本特征的判断,将世界发展和中国发展紧密联系,正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联系观方法论的重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唯物辩证法,并创造性地结合中国具体实践,为强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道路指明新的方向。
在建党100年的辉煌历程中,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坚定地将马克思主义当作发展的指导,一直不懈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实际进程中,坚持一步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中国化,先后形成了一系列适应时代发展特征的重要指导思想。正因为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给予的科学指导,国家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持续不断地焕发生机与活力,在国际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无论是我们的党,还是我们的国家,抑或是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军队,甚至是我们的中华民族,整体面貌都实现了翻天巨变,在东方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中华民族的崭新姿态愈发昂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是与马列经典同行的100年,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成功实践的100年。
注释:
①郭滢,刘怀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本问题论与哲学终结论——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再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06).
参考文献:
[1]郭滢,刘怀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本问题论与哲学终结论——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再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06).
[2]董莹.“不忘改革开放初心,总结40年成功经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综述[J].党的文献,2019(01).
[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石云霞.改革开放40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04).
[6]曹泳鑫.马克思主义开创百年中国道路[J].红旗文稿,2016(05).
[7]庄文城..克思主义是“修筑”中国道路的思想指南[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04).
[8]闫志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道路的选择[J].红旗文稿,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