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2021-08-09刘金凤

文教资料 2021年13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立德树人

刘金凤

摘   要: 高校行政人员是高校日常工作运转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职业道德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力量。构建长效学习机制,健全服务育人制度体系,加强职业道德监督,是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提升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职业道德   行政人员

一、职业道德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1.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每个行业、每种职业都有相应的职业准则和职业操守。高校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与高校的职能紧密联系的。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文化传承创新五大职能。高校的行政人员配备和高校的行政职能部门设置是服务于学校发展的,高校行政人员是高校各类政策的决策者、决定者和执行者。高校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基本内涵是指高校行政人员在服务学校发展、实现大学职能的过程中需要树立的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形成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2.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的特点。

高校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高校行政人员从事高校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与学校教师和学生打交道,在工作中展现的职业素养、言谈举止对服务对象有教育导向作用,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在与其他高校抑或是社会上的其他机构接触的过程之中,极有可能进行进一步的传导。

高校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影响范围较广且具有不确定性。高校行政人员是学校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分布在学校各工作领域内,行政人员是学校政策下达和实施的中坚力量,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校的每位教师和学生都有可能在工作或生活中接触到行政人员,因此高校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影响范围为整个学校的师生员工。

现有的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约束规范能力有限。职业道德是一种道德规范或准则,相比较于法律而言,对于高校行政人员的约束能力有限。由于高校行政人员地位不高,针对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也较少,因此,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主要靠自我意志力及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自身修养比较高的行政人员能够在工作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对于自身修养比较低的行政人员能否做到,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

3.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与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同向同行。

职业道德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在目的上契合。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目的是加强高校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提高高校行政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服务学校建设和发展。师德师风建设的目的是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其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教师的“德”,教师的“风”,对于学生的德育具有直接的、重要的作用。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和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培育有“德”之人才,服务国家建设,服务社会发展。

职业道德建设是涵盖在师德师风建设之中的,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四个相统一”。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②(379)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就是要引导教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高尚的道德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高校行政人员作为高校开展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教师队伍”,遵守职业道德从一定程度来说,就是坚守师德师风准则的具体体现。

二、职业道德建设: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力量

1.高校行政人员是服务高校运转的中坚力量。

高校的人员组成可大致分为:教师队伍、行政人员队伍、辅导员队伍等。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等工作,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等,行政人员主要是上传下达,对“上”负责具体落实国家及学校相关政策的执行,对“下”做好服务师生、服务学校发展的工作。高校行政人员是学校和教师及学生之间的中间层,学校除了有“大师”——教师群体,祖国的未来——学生群体外,还需要一批运转的中坚力量——行政人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多次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个根本问题上,高校的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等所有育人队伍都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加强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意义重大。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发挥课堂、科研、实践、文化、網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各项工作的育人功能,牢固树立“十全育人”意识,切实增强育人效果。《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高校中,行政人员作为管理服务人员,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管理水平的认可程度,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优化高校内部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行政人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机力量。

习近平同志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教师工作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事关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事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高校行政人员作为学校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自身的职业道德属于“立德树人”中“德”的重要组成。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立德树人是中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中国大学教育效益、管理能力、社会形象及大学文化的根本所在。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对上述根本任务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为高校行政人员在履职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专业素养、精神面貌、服务态度等职业道德状态对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有广泛而深远的“窗口”性影响。

3.职业道德建设是增强高校行政人员职业认同感的有力举措。

与部分高校行政人员座谈发现,高校行政人员,特别是基层的工作人员,存在职业认同感不强的现象。高校行政人员入职门槛和职业收入有落差影响工作积极性。当前,高校行政人员准入门槛较高,一般高校要求硕士毕业,有的岗位还要求有相关的专业背景。但与之不对称的是,高校行政人员收入不高,和专任教师相比,高校行政人员收入固定且收入不高,导致部分新入职的行政人员职业认同度不高,工作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发展通道狭窄影响高校行政人员工作主动性。高校对行政人员的职业发展考虑较少。高校行政人员基数大,晋升路径和空间较小,大多数高校行政人员在退休的时候还是中级职称。缺乏学习加强平台影响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整体能力提高。高校行政人员事务繁杂,很少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学习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行政人员的整体职业道德素质能力增强。因此,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三、职业道德提高:高校行政人员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1.职业道德建设与落实立德树人具有同质性。

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提高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目的上相契合。高校行政人员是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学校人才培养的辅助力量,提高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学校。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提升最终归宿是服务学校各项工作,因此职业道德建设的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行政人员作为学校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职业道德属于“立德树人”中“德”的重要组成,因此,在国家提出的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高校行政人员必须具备适应国家教育方针的职业素质,具备较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行政人员素质的基本途径。

高校行政人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高校行政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近年来,高校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部分行政人员职业道德意志薄弱,对于师生反馈的待解决的问题,当面应付,事后不采取行动,处理事情拖延等。究其原因是部门部分人员职业操守缺失,服务意识淡薄,缺乏责任心,职业道德素养缺失等。高校行政人员在本职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自觉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的要求融入日常服务工作中,确立正确的职业认识、崇高的职业理想、深厚的职业感情,形成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道德观念,形成提高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内推力量,推动高校行政人员整体素质提高。

3.做“四有”好教师是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追求。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同志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就如何做一名好教师提出了四点要求,即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2018年,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再次强调了“四有”好教师的要求。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提出“四有”好教师的要求。“四有”好教师的重要论述揭示了教师发展的内在规律,对教师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期待、新要求。高校行政人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辅助力量,据此,高校行政人员应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四有”好教师的重要论述精神,争做“四有”好教师。一要有理想信念。有理想信念是好教师的首要标准,高校行政人员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只有胸怀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工作中不为细事、琐事烦忧,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二要有道德情操。党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是首要、是方向,立德是一个人做人的基础。做人做事第一位是崇德修身,高校行政人员只有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有明确的认识,才能在工作中守正、严于律己、不谋私利。三要有扎实学识。在高校行政工作中,有些岗位对于公文撰写、语言沟通、PPT制作等方面要求较高,要求高校行政人员注重加强自身文字功底,具备扎实的行政工作能力。四要有仁爱之心。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教师,没有爱心的人也不可能成为好的行政工作人员,行政工作看似枯燥无情,其实“情”无所不在,用心、用情工作,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人,共同营造良好的行政工作氛围,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提高的路径分析

1.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理论功底。

加强理论学习,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真正做到学懂、学通、学透。通过编印学习资料、开设网上学习专题、发放推荐学习读物等,积极为广大教师创设学习载体、丰富学习手段,使其深刻领会中央的部署要求,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学校发展建设实践,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强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意识,增强能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高校行政人员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定期开展形势政策报告会,邀请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相关培训讲座,引导高校行政人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高校行政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行政人员党支部学习活动,可利用高校所在地红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研学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搭建学习平台,构建长效机制。

搭建学习平台,举办高校管理人员培训,利用新进教工培训等平台,加强高校行政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高校行政人员培训机制,当前,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培训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培训,相对高校行政人员培训来讲,数量较多,行政人员的培训较少,关于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的培训,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加强行政人员师德师风培训,加强行政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强化爱岗敬业意识,是十分必要的。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可借鉴参照教师师德师风培训相关模式。

3.健全服务育人制度,提高服务水平。

选树行政岗位服务育人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大力创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制度育人环境。加强学校行政人员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服务育人意识。选树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管理育人”先进人物评选,评选出“优秀管理工作人员”“优秀行政人员”等。注重典型人物宣传,充分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学校、学院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网络阵地进行宣传报道,并为这些教师颁发相应的奖项,增强行政人员的存在感和职业自豪感,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创造良好的管理服务育人环境。

4.加强职业道德监督,强化服务意识。

高校行政管理岗位种类复杂繁多,不同的职能部门从事的工作不同,与师生的接触次数也不相同。建立高校行政人员服务工作质量群众监督机制,构建服务质量监督体系,有利于强化行政人员服务意识。可通过服务对象测评、服务对象问卷调查的方式,加强对高校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监督,及时掌握行政人员在开展管理服务育人工作中的行为方式。定期召开学校职能部门工作座谈会和各部门组织生活会,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强化服务意识。

注释:

①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2.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9B50714。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立德树人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