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2例临床观察
2021-08-09赵烨毛书歌张馨心
赵烨 毛书歌 张馨心
摘 要: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2例常规理疗,观察组42例加用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2周后,对比颈椎生理曲度与疼痛程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效果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可纠正关节错位,缓解肌肉紧张,从而恢复患者正常颈椎生理曲度,减轻患者疼痛。
关键词:电针;Mulligan手法;颈夹脊穴;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2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2-0174-0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根性疼痛,占所有颈椎病患者的50%~60%[1],由于颈椎间盘的退变等因素引起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导致患者多伴有颈椎生理曲度的异常。常规理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效果不佳。Mulligan手法是一种松动患者关节的技术,可缓解肌肉、关机引起的疼痛。电针颈夹脊穴可促进患者颈椎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患者疼痛。本文旨在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选取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35~62岁,平均年龄(47.82±5.42)岁;病程1~8年,平均年龄(5.83±2.56)年。观察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34~63岁,平均年龄(48.16±5.27)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98±2.69)年。两组干预前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依从性良好;②患者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精神异常;②患者合并心、肝等脏器功能不全;③患者合并其他类型颈椎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理疗,应用多功能牵引床实施头部牵引治疗,牵引完毕后,采用多功能治疗仪,对患者颈肩部痛点进行治疗,20min/次,1次/d,持续2周。
观察组在常规理疗的基础上加用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①Mulligan手法:使颈椎治疗平面的小关节做斜向上,具有节律性特点的滑动,在小关节滑动范围的中末端行进行,具有节律性特点的被动运动。使治疗平面下方椎体的小关节斜向上滑动。沿关节活动方向使小关节最大范围滑动。指导患者自我关节松动。手法干预,20min/次,1次/d,持续2周。②电针颈夹脊穴:患者取坐位,采用一次性针灸针,沿脊柱方向以75°倾角刺入0.8~1.0寸,接通电针仪,给予疏密波。电针干预,30min/次,1次/d,持续干预2周。
1.4 观察指标
颈椎生理曲度,干预前后,通过拍摄颈椎X线侧位片,参照Borden氏测量法,测量患者颈椎曲度并记录。Borden测量法C值正常范围为(12.00±5.00)mm,颈椎曲度测量值>17mm表示曲度变大,<7mm表示曲度变直,0mm表示曲度消失,负值表示反曲。
疼痛程度,干预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评分为0~1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剧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椎生理曲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疼痛程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机体脊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壓迫而引起的颈椎病。常规理疗虽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且易反复发作[3]。Mulligan手法是一种松动患者关节的技术,易于操作,强调在机体负重体位下进行治疗,可恢复颈椎生物力学的内外平衡。电针颈夹脊穴够帮助颈椎病患者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达到阴阳调和、通络止痛的效果。本文研究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可恢复患者正常颈椎生理曲度,减轻患者疼痛。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效果大于对照组,说明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可恢复患者正常颈椎生理曲度。Mulligan手法易于操作、贴近正常生活状态,根据机体颈椎的解剖结构特点,以此确定按压方向,使机体小关节在最大范围内节律性自然滑动。且Mulligan手法具有手法轻柔针对性强等特点,钩椎关节与上下关节突关节之间的错位可以得到纠正,颈椎的生理弯曲得到重塑,局部神经根受压情况、水肿症状得到缓解,使患者颈椎生物力学系统的内外平衡得到恢复。颈夹脊穴为经外奇穴,电针颈夹脊穴可刺激脊神经后支,促进机体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神经病变肿胀。而且还能缓解肌肉痉挛、紧张症状,改善机体肌肉功能,改善患者的颈椎活动度[4]。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说明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Mulligan手法通过松动机体小关节,颈椎小关节的位置得到有效纠正,并牵伸机体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使患者颈部的生理曲度得到重塑,改善关节活动度,从而减轻疼痛。电针干预通过针刺与脉冲电流相结合,使患者气血调和,元神自清,气血阴阳得到调理,有止痛的效果。电针还能促使机体释放阿片样肽,在脊髓和脑中具有镇痛作用。电针颈夹脊穴从而起到促进机体气血运行、松解局部软组织、减轻疼痛的作用[5]。
综上所述,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可纠正关节错位,缓解肌肉紧张,从而恢复患者正常颈椎生理曲度,减轻患者疼痛。
参考文献
[1]殷岳杉,赵吉平,阮安民,等.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20,16(6):915-919.
[2]李增春,陈德玉,吴德升,等.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3):1796-1799.
[3]孙卓垒,黄曼丽,黄惠萍,等.三痹汤联合内热针及针刀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性疼痛及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74-77.
[4]王胜成,李世林.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与颈痛功能评分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1):95-97.
[5]徐磊,陈燕,张辉焰,等.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超激光照射联合颈夹脊穴电针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