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报表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2021-08-09冯曼珍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20期
关键词:防范措施风险

冯曼珍

摘要: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是当前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时常采取常规审计与高级审计等手段,对企业当前的经济状况加以审核,以此通过科学导向来决策企业今后发展方向,并且有利于企业规避经济风险隐患。企业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过程中,需要增强审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从而保证企业审计工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为企业提供精准无误的审计结果,提高企业运营质量。基于此,文章在分析财务报表审计风险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财务报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财务报表审计内容更多的是勾稽关系审计和常规性审计,也就是分析和审计财务报表中相关数据,验证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与企业财务状况相符与否,能否可以切实体现企业现金流动,同时将此作为依据,判断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在这个过程中,审计程序没有审查出较大的财务风险,针对漏报及错报的财务报表并没有对应的审计措施,这也就是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受到主客观两种因素共同影响而出现的,这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质量。因此,应如何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并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是现阶段审计工作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一、财务报表审计风险形成因素

(一)财务报表审计体系存在不足

对于企业来说,财务报表审计是企业发现本身存在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企业需要合理使用财务报表审计来做好审计风险控制。虽然大多企业目前都进行财务审计工作,但是总体上来看,还未形成相对整体的体系。对企业来说,财务报表审计只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环节,所以没有专门实施财务审计,并且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制度不够完善,制度内容也不全面,因此难以细化财务报表审计工作。财务报表设计实际工作权力较小,同时在工作体系中并没有与其他管理工作形成密切联系,还需加强体系实施工作。

(二)审计工作流程与方法缺乏科学性

许多企业内部审计制度除了不够完善,甚至还存在极大的弊端,假如有关审计流程与方法仅存在于表面形式,不能对审计工作的实行和操作不能起到规范作用,不能详实的判斷报表信息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审计人员方法不正确或技术不先进,都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实行。此外,企业管理层风险防范意识淡薄,从而使得审计分析评价报告不能被采用,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企业的发展。与实践脱节的风险评估工作与企业内部发展需求不符,无法将风险评估转换成可以化解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无法提高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尤其是在当前这个多元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与社会发展要求的不相符的风险评估工作是难以为企业带来较高利益。

(三)审计人员能力与经验受限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审计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这种要求要高于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认知,并且受到审计能力的限制,致使审计工作质量无法达到人们的期望值,在审计目标上,人们与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差距通常会令二者出现责任纠纷问题,唯有依赖法律才能有效调节。审计能力和人们之间始终具有一定期望差距,就我国来说,审计报表的存在只是做为一种意见,审计人员需要承担一定的审计结果风险。在审计显示数据接口特征后,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审计人员没有掌握计算机审计技能,将会加大审计风险。

(四)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

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内部控制体系的直接影响,如果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就难以有效的做好风险预警,不注重内部控制薄弱环节或不能及时甄别并警示潜在风险做好预警工作。企业有效利用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在抢占预防风险方面的先机,并且也可以帮助企业避免更大的损失,完成企业整体目标,最大化提升企业价值。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不完善将致使其内部生成职责分工混淆,结构混乱及经营目标战略错误等不好的结果。另外,企业内部系统薄弱将会致使内部控制环境失衡,而在财务报表审计工作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面对企业这种失衡的内部控制环境,将会限制其获得有效信息。然而这些信息对注册会计师辩识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风险氛围具有重要帮助,唯有明确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主要领域,才能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审计工作。

(五)企业内部监督管理质量不高

企业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过程中,也就是存在客观的内部审计工作风险,并且还存在不可控的外部审计风险因素。审计工作要求要有工作人员来处理审计相关工作,而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就算人为操作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但是站在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工作人员面对繁重而复杂的审计工作压力,工作风险概率依然是难以避免的。

(六)实际工作达不到预期规划

在正式展开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前,通常都会制定全面的计划,以此来规范工作流程和形式,进而获得审计报告,从最初提出到最后监督也需要制定相应的要求和表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这也是长期以来操作实践得出的结果,有助于降低风险概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单位为有效压缩成本,节省审计操作时间而随意改动计划方案,甚至避开一些极为重要的操作步骤,形成极为混乱的内容。导致部分工作流于表面形式,只是在特定时间内做好规划的工作,而不能严肃对待审计工作,无疑加大了风险发生率。

二、财务报表审计分析相关防范措施

从根本上来说,财务报表审计风险限制了企业的发展,难以确保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正常开展。在新时期背景下,应该根据现实发展需求,遵循相关的原则与制度,制定健全的审计风险防范措施,下面针对财务报表审计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具体措施。

(一)遵循审计原则,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根据审计工作准则和相关法律规定,确定财务报表审计范围,同时遵循审计程序和有关职业道德规范,保证审计工作具有公平性和客观性,这是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确保审计具备法律效力的一种行政行为是依法审计。唯有遵循法律规定的审计程序,才能保证审计监督具有权威性与合法性,防止出现审计风险。为更好的执行审计程序,企业应在坚持独立性原则的基础上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审计部门需要有独立经费与行驶职权,从而有效体现审计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只有在独立行驶职权的基础上,才可以体现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从而帮助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审计工作,保证企业内部审计职能更好的发挥。

猜你喜欢

防范措施风险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矿山机电运输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
在护理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相应防范措施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