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银行业同业业务风险防范路径探究

2021-08-09岳娟娟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20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商业银行

岳娟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银行的同业业务也在金融创新中快速成长,传统的同业业务和金融衍生品呈现交错、渐进式发展。然而机遇与挑战同在,风险与收益并存。文章针对同业业务中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推进同业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同业业务;风险防范;商业银行

如今谈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银行间市场”概念,更不仅仅是代理业务、资金拆借存放等简单业务的集合。从20世纪末起,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民众对理财的需求也不断高涨,大众对金融机构的认识也丰富了起来。为了保障民众的利益,需要加强对同业业务的风险管理。

在市场上,券商、信托公司、基金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机构与银行共享资源,合作共赢,一方面提高了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的综合实力,增强了其竞争力,促进各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市场资金的流动性,不仅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做出了贡献,更为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为维护市场的稳定,加强对同业业务的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一、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介绍

(一)银行同业业务的概念

银行同业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金融同业客户(如银行、债券、保险、信托、金融租赁、基金等金融机构)为服务对象,相互之间围绕资金融通业务开展的各类业务的总称。同业业务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含:同业拆借、同业存款、银行间市场债券投资、外汇交易、金融衍生品交易、资金清算、交易互换、票据贴现等。银行同业业务是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提供资金融通便利、弥补市场投融资需求的有效手段。

(二)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的银行同业业务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创新能力的加强推动了金融衍生品的快速发展,银行同业业务也从此前单一的以同业拆借、同业存款等传统业务为主逐渐向着多元化、多样化拓展。

在同业业务中,无论是以新兴的金融衍生品为代表的银行表外业务,还是传统金融同业存放的表内业务,作为最核心的业务和盈利方式,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来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进行金额和期限的有效管理,进行有效配置,有助于降低成本、控制风险,并打通信贷、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隔阂,使资金可以自由融通,推动金融行业更加积极主动地创新与健康发展。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同业业务带来的各种风险,使得银行面临严峻考验。进行风险识别以及应对,本文将展开说明。

二、我国银行同业市场体系的风险类型

从风险种类的角度来看,同业风险类型可分为:系统性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性风险和操作性风险;具体到银行间市场的交易行为,可根据其发生的时间节点划分为:交易前风险、交易中风险和交易后风险。

(一)同业市场系统性风险

银行同业业务加强了各商业银行以及其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不断加深会使利益与风险产生嵌入的效果,形成同业间链条式合作关系,因此,一旦风险来临,某个主体突然出现风险,会导致风险通过链条快速传播,致使链条上其他的主体也遭受风险侵害,最终导致资金市场的失控。这便是同业市场系统性风险。它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破坏力极强。

(二)同业机构信用风险

同业机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参与主体本身。由于同业市场的参与者众多,参与者类型也多种多样,除券商、保险、信托、私募公司等,還出现了一些公司,如财富公司、网贷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等。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金融公司的数量增速惊人,这些公司的规模大小有着极大差距,投资运营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存在着较高的经营不确定性,由此也带来了一定的信用违约风险。

(三)同业资金流动性风险

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一些商业银行不顾风控要求,通过扩大期限错配的方式赚取利息差,借助同业拆借、同业存款资金进行票据类、债券类、返售资产等非标投资,以换取超额业绩。这样的操作一旦遭遇货币政策收紧,或是同业拆借机构/存款机构出现资金困难甚至挤兑,商业银行将面临极高的流动性风险。

(四)同业市场性风险

同业市场性风险主要是指在同业业务开展过程中,由于市场利率价格变动或衍生品交易价格涨跌异常变化,造成同业投融资行为未能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银行有可能因为交易而导致其持有的资金或衍生品市场价值萎缩的风险。

银行以盈利为目的,拥有很多利率敏感性资产,因此对于市场的利率、汇率波动极其敏感,投资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造成巨大损失。

(五)同业操作性风险

《巴塞尔协议Ⅲ》中对金融机构的操作性风险进行了定义,主要是将操作主体认定为机构内部程序或系统、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因为系统由人工操作,因此,在信息化程度不高或者内控不严的金融机构,仍然会存在因管理疏漏或人工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的各类风险。

而针对银行间市场的交易行为,交易前风险主要指信用风险,交易中风险和交易后风险主要指的是市场风险。

三、银行同业风险防范措施与路径

(一)银行完善规范性、标准化体系

首先,作为资金提供方的商业银行,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是第一步。实行前中后台分离是必要的:资金前台在兼顾交易的时效性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各类限额的控管以及各类交易金额、方向的准确性;作为资金中后台的会计部门以及合规部门,在审阅各项资料时,一定要以中立审慎的态度细致审查,把控好第二道防线;后台清算交割部门在执行具体动作的时候,要把好第三道防线---监控交易是否合理合法,有无违规行为,是否在规定的限额内等,并保证业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程序。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201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陪名表
银行金融理财风险研究与对策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