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表演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21-08-09张雁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童话戏剧小学生

张雁

一、“戏剧表演法”基本内容概述

(一)“戏剧表演法”的基本含义

“戏剧表演法”是指运用戏剧表演的模式来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在“戏剧表演法”中,教师会将班上的学生分配到不同的角色,在设定的特定情境和故事情节中来将教学的内容融入其中,从而实现推动教学进度的目标。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戏剧表演法”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戏剧表演法”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抓住学生好奇心强和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二)戏剧表演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戏剧表演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应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戏剧表演教学方法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符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戏剧表演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其次,戏剧表演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应用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互动性,进而缓解课堂教学的枯燥感,有效锁定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们都能够全身心地融入其中。最后,戏剧表演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让小学生们更愿意学习语文和乐于参与语文教学的活动。

二、戏剧表演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举措

(一)巧妙设计场景

戏剧表演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应用的第一步是要能够巧妙地设计场景,让小学生们能够在教师所构造的场景中来感受童话故事的内涵,并且也在参与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学到丰富的知识。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童话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借助戏剧表演的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把讲台作为学生表演的舞台,用教室中的多媒体来播放背景音乐,积极营造类似于课文中所展现出的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个感官器官,真正让学生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开展高质量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恰当分配角色

戏剧表演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是要让参与表演的所有学生都能够分配到恰当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们去认真表演和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戏剧表演法”开展童话教学活动时,要能够熟悉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征如“外向型和内向型”,根据学生的性格特质来分配恰当的角色。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童话故事《神笔马良》时,应当把故事中出现的几个主要人物合理地进行分配,让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从而保证戏剧表演活动顺利完成,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进一步去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三)积极组织表演

戏剧表演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们去积极参与表演。以教材中的童话故事为剧本,教师和全体学生反复地进行排练,进而熟练地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表达实际的情感,真正让学生们乐在其中,并且也能够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戏剧表演的过程,也是在有效提高学生之间良好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耐挫能力。教师让学生们在排练以及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于童话故事的体会和理解,进而增强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戏剧表演方法是倡导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戏剧表演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戏剧表演作为一种教学的载体,并不只是简单地让小学生们去进行角色扮演,而是注重巧妙设计场景和恰当分配角色,在表演的过程中还原童话场景,加深学生的学习体会。

猜你喜欢

童话戏剧小学生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童话镇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午夜童话镇
我是小学生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