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疫”语文教学资源建设的五种意识

2021-08-09方明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苏教版家国维度

方明

庚子鼠年,突来疫情,华夏大地众志成城,共抗疫情。面对疫情,语文教师应重构教材,建构抗疫任务群阅读教学,并在教学设计中渗透责任、理性、悲悯、生命、家国等意识,以此来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

一、责任意识

疫情突如其来,本应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却总是有部分人缺少责任心。面对此现象,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应在教育教学中渗透责任意识,为国家培育合格的社会公民。

语文教师可以在苏教版选必修教材中选择一些文章构建“责任任务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维度去强化责任意识。如利用《烛之武退秦师》《五人墓碑记》《寡人之于国也》教会学生什么是责任和担当,什么是坚毅和勇敢,什么是方圆和规矩。

二、理性意识

疫情期间,舆论四起,有人造谣、信谣、传谣,加剧了民众的恐慌,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究其原因是他们缺少理性思想,不能以辩证方式、发展眼光来看待问题。

语文教师可以在苏教版选必修教材中选择一些文章构建“理性任务学习”,在教學过程中,从不同维度去渗透理性意识。如利用《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辩论理性》《六国论》《阿房宫赋》等文章,教会学生如何从辩证角度看问题,如何从发展角度看问题,如何从历史角度看问题。

三、悲悯意识

面对疫情,部分人推卸责任,说风凉话。我想无论人与人的相处,还是人与动物的相处都应秉着善良的心,持着悲悯的情怀。

语文教师可以在苏教版选必修教材中选择一些文章构建“悲悯任务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维度去渗透悲悯意识。如利用《怀念红狐》《说书人》《老王》等文章教会学生平视生命,关爱动物,体察人性,善待他人。

四、生命意识

一张在武汉方舱医院里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疯传—— 一位感染新冠肺炎的年轻人,在病房里专心致志地读书,神情淡然。正是这一幕让许多国人动容,因为他成了我们内心里的期盼。

语文教师可以在苏教版选必修教材中选择一些文章构建“生命任务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维度去体验生命意识。如利用《寒风吹彻》《我与地坛》《最后的常春藤叶》让学生看懂生命的本质,了解生命的多元,认识生命的意义。

五、家国意识

此次疫情虽说是一次严峻考验,但也是一次鲜活的教育素材。强大的执政能力,团结的民众力量,无不彰显了中国的实力。这些力量的汇聚只因一个词——家国。有家,有国,有情怀,然后才有凝聚之力。

语文教师可以在苏教版选必修教材中选择一些文章构建“家国任务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维度去咀嚼生命意识。如利用《想北平》《我心归去》《江南的冬景》等文章让学生体验何为家,何为乡,乡土情结对于一个中国人的重要性;再利用《虞美人》《声声慢》等词让学生感知何为国,何为家,国家之情是如何烙刻在中国人的骨血里。

当然,抗疫课程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疫情过后,这样的课程也许就失去了良好的生态。但是其模式却给了我们更深刻的思考,即如何根据身边鲜活的实际生活将课文的最佳教育意义挖掘出来。语文教师应有高眼界、大格局,既要传授文化知识,又要做到立德树人。

猜你喜欢

苏教版家国维度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谁咬得更厉害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