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物理教育教学探析

2021-08-09柳云风

学周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教育质量中学物理核心素养

柳云风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越发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它的每一次革命都会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物理学的出现对人们如今的生活形式产生重大影响,也为人们创造了非常大的实际财富,体现了伟大的科学思想精神。本文从教育者的专业素养、中学物理教学要点,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3-00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19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在中国已经开展了多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今社会对教育机构的关键性要求。也能够说,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甚至世界普遍推行的一种新的重要的教育思想,也是当今世界教育行业需要着重探索以及改善的一大课题。从如今的教育模式来讲,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完善核心素养这一思想是必然的。在中学物理的素质教育实践中实施科学化培养是提高中学物理教育者素质和学生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中学物理教育者本身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由来已久,要想更好地理解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我们需要把握核心素养的本质、概要。核心素养突出的是21世纪所需要的素质教育问题,所以说我们首先要抓好素质教育。我们结合了当下一部分教育家和学者的观点,总结了素质教育的一些特点:一是国家强制,二是教育效果平等化。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着重培养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一切都是着眼于道德、思想、知识、文化、能力和身体、身心素质的提高,它能高效地让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教育活动,具有六个直观特征,即强制性、平等性、全面性、社会性、未来性和创造性。

(一)物理教育者应具有勇于奉献的科学精神

为了实现我国的发展和繁荣,科学技术的提升是完成这一目标的重中之重,然而,科学的理论基础却与物理学密切相关。事实上,物理是一门实验性比较强的基础科学。物理教育者应具有奉献精神,在国家教育的第一线发光发热,尽全力地加入教育领域中去,要把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全部用于国民教育,做好青年中学生的培养和指引工作,让中学生成为优秀的民族建设者。

(二)物理教育者应拥有健全的物理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体系

一个完整的物理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是物理教育者的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可以为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一个优秀的物理教育者合格的标准是:对物理有透彻的了解和拥有一部分科学理论知识,在学习本岗位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应利用广泛的物理知识和优秀的实验实用性,鼓励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励中学生大胆努力地学习,完成学业。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者还应全面学习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有关知识,以丰富的积累和创新来完成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可以持续地为中学生提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物理文化,使学科知识持续提升。

(三)物理教育者应拥有争取组织完成教学的能力以及实验技能

物理教育者的教学能力依赖于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清晰的语言教学技能、有序的板书书写技能、实验操作技能和现代多媒体教育的控制能力。清晰的语言使用会引起所有人的注意,以达到清晰组织、启发和精炼的目的。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勤动手、勤动脑,提高他们对实验的兴趣和热情,并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其中多媒体技术的影像展示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思路。

二、中学物理教育实践中的教学要点

由于社会的持续进步,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思考到这点,教育者需要明确自身在现实教学当中的地位,并在这一根本上运用切实高效的举措。从中学物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来看可以总结两个方面,即学习物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养成操作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教育者要引导学生真心地喜欢物理这门学科,形成优质的科学思想和素质。针对上述教学任务和内容,我们可以将中学物理的素质教育概括如下。

(一)思想教育

物理这一学科必须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中学的思想教育首先包括爱国奉献这一关键教育。要培养中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心,通过介绍著名物理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突出贡献,让中学生建立起远大的理想,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要重视培养中学生的敬业精神,弘扬科学,尊重科学,献身科学。要引导学生以现实当作起始点,坚持科学严谨的立场,同时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总之,做好物理的有关学习,一定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多用脑,多学习,多实践,要有不畏艰险、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实践操作能力教育

实践操作是学生益智的源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育者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使其懂得实验仪器的原理、作用以及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另外,教育者也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使其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该实验所涉及的物理原理。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和做到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对于每个教学实验,都要明确实验目的,详细了解实验方案,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二是明确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步骤,严格遵守实验的有關规定。三是做好实验总结工作。每次实验之后,教育者要指导中学生进行实验总结工作,这就要求在实验中记录好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内容,正确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撰写试验报告。同时,教育者还要鼓励中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积极开拓思维,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分析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作风。

猜你喜欢

教育质量中学物理核心素养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基于OSG与3DMAX的中学物理实验仿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