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与数字时代我国生活美容服务业研究

2021-08-09刘佳昊顾琳

全球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数字技术高质量发展

刘佳昊 顾琳

摘要:生活美容服务业在服务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影响居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产业,然而长期以来缺乏对该行业的关注与研究。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升,传统生活美容服务业发生了多方面的重大变化,呈现出消费需求多元化,行业细分程度提升,从业者教育投入持续增加等发展趋势。在网络与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和在线平台也通过营销线上化、交易平台化、管理数字化和设备智能化等路径有力推动着美容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当前,生活美容服务业还存在着数字技术应用不够深入,行业人才出现结构性短缺,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活美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生活美容服务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国推动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抓手,未来应不断推进行业服务标准建设,加强职业教育,推进数字化改造,完善行业治理体系,促进生活美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关键词:生活美容服务业 数字技术 平台企业 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刘佳昊,美团研究院副研究员;

顾 琳,美团研究院研究员。

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72447元,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后,食品、服饰等生存型消费支出将下降,而以发展、享乐为主的消费将不断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为服务消费占比提升和结构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生活美容服务业是生活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属于典型不可标准化的传统服务业。本文数据来源主要为两部分。一是通过美团平台上的海量商户、用户信息提取并分析的数据。二是来自中国商业联合会与美团联合组建的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于2020年9—10月对商户进行的两份问卷调查,一份针对美团平台内商家发放30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896份;一份由第三方机构针对美团平台内外商家发放15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069份;两份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965份,回收率65.9%。

此次调查问卷的发放涉及美发、美容水疗(SPA)、美甲美睫、皮肤管理等各个行业,覆盖面较广;问卷受访者均为门店管理人员,对本店经营情况及行业发展状况较为了解,其中半数为店长/经理人,一般管理人员占比33%,门店创始人占比17%;本次问卷受访者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新疆和西藏),基本覆盖我国大陆地区生活美容服务业。

一、生活美容服务业基本情况

生活美容服务业的概念界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生活美容是运用化妆品和非医疗器械等非医疗性手段,对人体所进行的诸如皮肤护理、按摩等带有保养或保健性的非侵入性的美容护理,它与具有侵入性的医疗美容有所区别;从广义上讲,生活美容服务业是包含有全部生活美容以及美甲、美发、纹绣服务的综合性行业,根据目前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标准,它属于“居民服务业”大类下的“理发及美容服务”类目,指专业理发、美发、美容、美甲等保健服务。本文基于行业数据及现状分析,研究广义的生活美容服务业(以下简称“美业”)。

(一)美业发展基本概况

美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完善的统计体系和详细的统计数据比较缺乏。2017年发布的《全国美容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美容产品第一大生产国和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全国美容机构达到200多万家,从业人员约2000多万人,年產值6000多亿元,其中制造业约为3000多亿元。2018—2020年,美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20%左右,远高于GDP和生活服务业的同期年均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与美团发布的《2020中国生活美容行业发展报告》。美业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且保持着迅猛增长态势。

(二)疫情对美业的影响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美业发展造成了重大冲击,课题组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从业者表示,疫情对其门店造成了严重或非常严重的影响;约30%的从业者表示,受到了影响,但不是很严重,疫情后的复苏仍是2021年行业发展的主要议题(见图1)。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美业冲击严重,但是行业整体韧性较强。疫情发生后从业者和美团等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用多种方法助推行业复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60%的从业者表示,其门店在3个月内就恢复到了疫情前水平;有13.1%的从业者表示,在1个月内其门店就完全恢复(见图2)。

另一方面,从美团平台数据看,美业商户经营更加稳健。2020年的美业店开店率、关店率均低于2019年。2020年,美团平台美业店开店率为8.9%,较2019年下降7个百分点;关店率为17.5%,较2019年下降2.2个百分点。开店率大幅下降,说明2020年商家扩张脚步放慢,投资较往年更加理性,因此经营也更加稳健;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活服务业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美业店的关店率并没有大幅上升,还有高达82.4%的受访者表示,将在未来几年扩大经营规模,这进一步说明生活美容服务业具有较强韧性。生活美容服务业从业者从容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也普遍对行业发展抱有美好憧憬。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对行业有信心的从业者占比超过95%,有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向好前景“非常有信心”(见图3)。

生活美容服务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生活服务消费的回补与提升,为内循环提供了动能,同时吸纳了大量就业群体,激发了创业创新活力,对落实“六稳”“六保”,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活美容服务业主要发展趋势

(一)消费者需求向多元化发展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与个人审美意识觉醒,消费者的美容需求正在向多元化发展。不同性别、年龄群体的生活美容需求均有所增加。

首先,男性群体消费需求增加,“他经济”崛起。越来越多男性的自我形象管理和审美意识逐渐苏醒,理念悄然发生转变。男性群体不仅接受了护肤产品,还开始接受美容美妆概念,甚至众多男性明星成为彩妆产品代言人,为女性的化妆品选择提供指导。欧睿咨询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男性美容市场的零售额年均增长13.5%,远高于5.8%的全球平均水平。中国男性美容美妆等领域的消费市场正在快速打开。

其次,美容群体向低龄高龄两个方向扩展,用户人群将逐渐扩大到16~60岁,且不同年龄群体对生活美容服务的需求显著不同。年轻群体更易接受美发、纹身等彰显个性的美容项目;中老年人更偏好优质、舒适的服务环境,以及美容、皮肤管理等偏向身体护理的美容项目。初成为父母的85后和90后群体,不仅要满足自己的美容需要,还更加重视儿童美容以及相应的亲子配套服务。这一群体对婴幼儿产品及服务的价格敏感度低,更看重品质,有较强的购买力与购买意愿。最近两年针对这一群体的“亲子”发型店在一二线大城市开始兴起,店内装修、理发工具和洗护用品都是婴童专用的,婴童理发师除了拥有过硬的理发技术,还有足够的耐心甚至具备儿童心理学知识,“亲子”发型店未来发展可期。

(二)行业细分程度进一步提升

伴随着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发展,生活美容服务业市场也进一步细分。其一,服务模式进一步细分。典型案例是侧重简捷、快速、低价格的“快剪”服务模式快速兴起。“快剪”经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化繁为简”,只瞄准“剪发”这个基本业务,不洗不吹不烫不染,价格低且统一,时间短,广受对理发要求不高的男性及老年人等消费群体的欢迎。该经营模式经营成本較低,更容易复制与扩张,近两年涌现出很多大型连锁品牌,有的品牌连锁规模已迅速扩张到数十、数百家。其二,服务项目进一步细分。例如除了传统的包含各类美容项目的综合性美容店,多种专营特定项目的美容店纷纷成立,向更专业的面部护理、头部按摩、皮肤保养和理疗按摩等项目细分。其三,专业代运营服务商快速发展。行业细分还体现在商户营销运营服务的外包,2019年以来,美业代运营服务商快速发展。目前大部分美业商家仅完成了商户上线,但上线后的在线营销和数字化运营仍是专业程度较高的服务内容。中小商户自建团队成本高,且不专业,并不具备精细化运营能力,而专业代运营公司可提供从在线营销到全过程运营的各层次服务。例如美团2019年引入了本地生活服务代运营服务商,以平台官方合作的方式,从交易、推广、店铺基础展示和经营评分等几方面,帮助美业商户特别是中小商户提升线上运营能力。从效果上看,使用官方合作代运营服务的商户2020年二季度交易额年同比增幅比未使用官方合作代运营的商家高26%,门店日均访问流量也是行业平均水平的近3倍,说明合作代运营对商户的运营效果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数据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与美团发布的《2020中国生活美容行业发展报告》。未来美业代运营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三)从业者教育投入持续增加

美业从业者普遍就业早、年龄小,这导致其入行时教育程度偏低,美团的问卷数据显示,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从业者占比达到59.9%。但这不代表美业从业者的教育投入少。相较于其他行业,美容服务技能的掌握更强调“干中学”,工作与学习、实践与理论的相辅相成在这一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从业者入职后仍需保持高频率的学习培训,问卷数据显示,受访商户中超过半数表示,其门店员工每年定期培训3次及以上,高达23%的受访者表示,其员工每年培训6次及以上,体现出从业者对职业教育的热情和持续需求(见图4)。从业者在培训上不仅投入大量时间,还付出大量金钱。就线下培训看,近90%培训的单次花费在500元以上,近60%单次花费破千元,有2%的培训单次花费超过5000元(见图5)。随着从业年限的增长,从业者教育投入也持续增加。从普通发型师到更高级别的设计师,从业者需要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从单纯的发型技术学习扩展到全面的行业知识研修,会去国内外高水平的专业培训学校,跟随名师学习最前沿的彩妆、服饰搭配以及形象设计等相关课程,在磨练专业技术的同时,还要提升审美水平和知识维度。从业者向管理岗转变时,还会综合性地学习管理学、财务、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知识,全面提升个人素养,适应职业发展。

三、网络与数字时代生活美容服务业发展新特征

网络与数字技术的进步为社会经济结构带来许多重大变革,引起了广泛的资源重组与聚合,也对美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来看,网络与数字技术和美业的结合是逐步进行的,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1世纪初。若干美业门户网站陆续设立,主要做网络数据库建设,行业信息动态发布,新产品技术推广和政策法规展示等,主要收入为广告收入与产品销售分成。这一阶段信息流动更畅通,行业资讯得以更便捷地传播。第二阶段(2005—2009年)是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化妆品、美容护肤品、日化洗护等美业相关产品开始在平台销售,美业商品的线上化步伐加快。第三阶段(2010—2018年)是生活服务业平台的出现。网络与数字技术主要介入生活美容服务业商户的信息展示、宣传营销、售后反馈、用户评价等各环节,为美业的线上化交易和营销赋能。第四阶段(2019年至今)是更多成熟的网络与数字技术对美业全面改造。技术渗入美业的服务生产过程,数字管理系统的引进,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行业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当前,美业线上化、数字化和智慧化程度不断加深,呈现出新特征。

(一)营销线上化的多重影响

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的建立为美业商户提供了线上营销的丰富场景,数字技术也促使美业营销更加精准高效。问卷数据显示,网络口碑在线营销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通过生活服务平台和头部公众号获客的比例将近20%,网红引流的比例达到4.4%(见图6)。营销线上化为美业带来了多重影响。

1.个人品牌打造更为重要。在美业中,用户体验更依靠从业者的个人服务水平,消费者对手艺人个人品牌的忠诚度要远高于对品牌商户的忠诚度;在生活服务电商平台出现之前,消费者难以直接与手艺人建立稳固联系,因此,美业营销更注重店铺整体的品牌影响力。当前,网络与数字技术使从业者个人品牌的打造更易实现,平台在找店、找项目等多个决策场景中植入手艺人的个人信息。从业者一方面可以依托平台,用图片、视频和直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个人服务水平与产品特色,提升个人知名度;另一方面也能在线上更及时地反馈消费者评价,并展示给更多潜在客户。当前,通过网红手艺人吸引客户已经成为美业门店汇聚流量的关键抓手,在参与门店网络运营的同时,从业者更加重视打造个人品牌。通过突出个人的特色风格,深耕厚植某一特定板块,构建清晰的个人标签,依托社交平台、自媒体平台和生活服务平台等网络渠道及时更新自己的作品和相关个人动态,积极参与平台推出的各种手艺人包装活动等,手艺人不断提升着个人品牌价值及知名度。以美发行业为例,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建立个人工作室,商户间的竞争向手艺人间的竞争倾斜。

2.线下选址转向流量竞争。选址对于商户吸引客流至关重要,对于传统美业商家来说,可以对消费者产生直观吸引力的街边门店是最佳选择,但网络生活服务平台的出现使得商户在选址上更显多元化,地理位置的制约逐渐减弱。美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未接入平台的商户,有近80%位于街边门店,而受益于互联网平台企业强大的宣传引流能力,越来越多的商户更加青睐租金相对较低的写字楼等。在接入平台一年以内的企业中,选择写字楼的商户占比达到12.9%(见图7)。但是随着流量红利的释放完毕,突破地理限制的线上平台逐渐受到新的流量限制,线上获客成本逐渐增加,美业商户的线下选址竞争逐渐转变为线上的流量争夺。同样的问卷数据显示,“客流少,对互联网平台利用不够”是部分从业者的经营困扰(见图8),数字营销能力提升对美业商户发展更加重要。

3.线上营销提高决策效率。线上营销在美业中的推广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商户的成交率以及消费者的决策效率。首先,通过线上营销,不同商户乃至不同手艺人的擅长服务项目都能得到充分展示,平台帮助消费者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服务商户和手艺人;建立于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基础上的个性化推荐,也帮助商户精准找到目标客户,显著提高了流量转化率和成交率。其次,美业商户提供的服务内容难以提供“试用”,只有通过实际交易过程才能检验服务质量,这是服务业显著特征,也使得消费者体验到优质服务比买到优质商品更加困难。网络口碑营销有效改善了信息不对称,海量评价信息为消费者选择服务提供了重要参考,提升了消费体验。再次,网络口碑使用的是消费者的一手评价,相对于商户广告具有更高程度的真实性,会全方位展示商户的优缺点,这实际上构成了一种互联网监督机制,有效杜绝虚假宣传的同时,有助于美业整体服务水平提升。

(二)交易平台化的全面赋能

互联网综合生活服务平台的出现,使美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平台企业依托自身在规模、技术和信息等多方面的优势,为美业各类型商户全方位赋能。

1.平台信用背书,改善美业经营模式。在商业竞争中,提高用户的转移成本,对用户形成“锁定”是增强用户忠诚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美业销售模式中,向用户推销会员卡是“锁定”用户的重要手段,但這产生了一系列行业乱象,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在办卡过程中,消费者不停地被服务人员推销产品或服务,易产生厌烦情绪。消费者办卡后也面临一定的资金风险,导致对办卡消费持有一定抵触情绪。在网络与数字时代,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其商业信誉优势为中小型商户进行信用担保,有效缓解行业痛点。例如,一些平台开发的预付卡允许用户通过平台成为特定商户会员,同时用平台信用为消费者提供资金保障,商家关店,消费者可全额退款,这使消费者在享受优惠服务的同时,不用承担资金风险。这一产品既保障了用户权益,也弥补了中小商户对大型连锁平台的竞争劣势,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频繁的会员卡推销,使商户专注于服务,用户专注于享受服务,改善了美业经营模式,实现了多方共赢。

2.长尾效应凸显,拓展商户生存空间。长尾效应是指市场需求曲线有明显的“长尾”,大部分市场需求集中在头部,差异化、个性化的少量需求分布在曲线的尾部,当把所有少量需求加总时,其形成的市场可能产生巨大影响。互联网平台中,商户的运营成本远比传统店面低,因此平台能够聚焦无数的卖家和买家,能最有效形成长尾效应。平台企业聚集海量的双边用户,这使得在线下获客困难的个性化、小众化的商户可以在线上获得足够的客户群体和较高的成交率。美团问卷显示,56%的受访者认同平台使得客源增加,44.5%的受访者认为平台促使成交率提升(见图9),各类型商户均能在发展中得到平台助益。

(三)管理数字化与效率提升

传统观念认为,服务业特别是生活服务业是高成本、低效率的产业,而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活服务业生产效率提升。首先,生活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降低生活美容服务业生产成本。如美团平台通过向商家提供精准在线营销工具,基于云计算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聚合支付系统及覆盖服务全链路的软件即服务(SaaS)系统,帮助商家实现营销、订单、用户、财务和店铺运营等多流程的数字化管理,降低人力成本和出错率,提高商家的运营效率,培养商家高效服务客户的能力。其次,标准化是提升生产效率的有效方式,通过生活服务电商平台,一些本来非标准且复杂的美容服务项目实现了标准化改造。例如,男性群体更偏好快捷、优惠的剪发服务,平台通过制订统一较低的价格,统一简化的服务标准的形式,为此类用户提供标准化供给,其他细分行业中此种标准化服务也不断涌现,实现了服务效率提升。

(四)设备智能化及体验改善

前沿技术的进步也会为生活美业的发展助力。随着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技术的成熟,其应用场景极大丰富。消费者在美容美发前,可以使用增强现实技术、AI换脸技术等先进手段,率先体验更换发型或妆容之后的效果。一方面帮助消费者做出正确决策;另一方面在抓住甚至创造用户需求的同时,增加平台趣味性和时尚度。此外,美容设备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数字技术对医学的改造也为皮肤护理、身体理疗等服务带来新发展,多种智能设备的出现逐渐解放美业劳动力,也为美业服务带来更好的效果和更优质的体验。

四、生活美容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美业数字化仍在初级阶段

当前,美业商户对网络数字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深入,美业整体的数字化渗透率不超过2%。

数据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与美团发布的《2020中国生活美容行业发展报告》。美业商户目前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还处于解决基本经营需要的阶段,对于数字化的深层次功能认知不足。一方面,对私域流量数据深度挖掘不够。目前美业商户SaaS系统功能主要集中于在线收银、预约、会员电子档案、员工管理、经营数据汇总分析、多门店经营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基本的经营需要阶段。商户对私域流量数据的沉淀以及核心经营数据的深度分析运用不足,对用户画像、行为习惯和促销方案设计管理等方面应用较少。另一方面,对公域流量数据的价值认识也比较表面化。美业商户对平台数字化功能的认识程度一般还停留在团购引流等初级功能,对平台通过海量沉淀数据和大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提供的全域用户画像分析、竞对运营数据分析等精准获客、锁客能力和经营能力了解较少,应用也较少。美业数字化改造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美业人才出现结构性短缺

美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数量与素质是美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美业人才结构性短缺的现象较为严重,一方面是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基础岗位工作人员不足;另一方面是高级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缺失。此现象主要是由三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智能制造的加速推进使第二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强度大幅下降,但是生活服务业的大量基础工作短时内难以被机器代替,相对显得生活服务业工作更加“脏、累、重”。其次,由于90后新生代劳动力成长环境条件较好,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更看重劳动环境、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不愿意从事洗头工等体力消耗较大且收入不高的工作。最后,互联网时代新产品和新技术传播速度加快,从业者需要花费更多精力提升技术水平,学习新产品新服务,也需要快速适应技术变革,提高网络营销、组织管理等综合能力,因此,兼具技术和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更加稀缺。

(三)美业标准体系尚待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已于2017 年底修订通过,新标准化法赋予团体标准以法律地位,国家明确鼓励社会团体组织制定团体标准,满足市场和创新的需要,从而构建政府标准与市场标准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同时,《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要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然而,作为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行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点,生活美容服务业行业标准的体系尚不完善,多个领域的标准存在缺失。这一方面体现在美业服务和产品的质量不统一,对一些服务项目属于生活美容,还是医疗美容,没有清晰明确的界定,具体项目的服务规范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现行标准也存在着与新技术、新业态过时脱节问题。另一方面体现在从业人员等级资质认证不统一,业内对于美业从业者的称谓没有统一的体系,也导致用户无法准确甄别从业者的水平和服务能力,容易造成纠纷。

五、促进生活美容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制定美业行业标准

美业在多个方面缺乏相关标准,制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应在经营、培训和服务等多方面开展标准制定工作,可以与第三方机构、行业协会和互联网平台等开展合作,多方发力提升行业规范化程度。在经营过程中,在同一行業形成相对固定的技能水平评测标准以及职级称谓体系,避免过多称谓引起的误解和混乱,进而防止因服务人员技能水平不明确导致的乱收费现象。在美业培训过程中,制定针对初入行从业者的标准化培训体系,确定培训合格标准,并实现不同培训机构之间的合格证书互认。在服务过程中,可先尝试对美容行业服务流程等形成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对行业使用原料、仪器等制定行业标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降低安全风险。

(二)加强美业从业人员职业教育

一是鼓励校企合作平台建设。通过平台解决美业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引导美业企业积极与高职院校合作,参与到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践教学等环节,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按美业需求侧的要求进行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二是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校企联合、“半工半读”等方式培养更多美业熟练技工,加强订单、定向和定岗式培训。政府可通过减税、补贴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美业企业予以一定扶持,调动企业积极性。三是支持平台型企业与生活美容商户、院校等共建产教融合培训模式。美团启动了“美业数字化人才培养计划”,开设初级、中级和高级各层次,包含了实操、运营、管理和行业动态等的2000多门课程,为生活服务业新兴行业从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服务,目前已取得良好成效。今后可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培训模式,提升我国生活美容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三)持续推进美容业数字化改造

美容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未来应加强行业商户与平台企业的合作,并不断推动网络数字新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一是应提升美容服务业交易的线上化水平,推动更多商户尤其是中小商家进驻生活服务业互联网平台,开通线上展示、评价、交易渠道,扩展消费者的交易场景,提升美容服务业消费便利化水平。二是不断提升运营管理的数字化程度,促进数字管理系统在行业中的普及,引导商户深入应用SaaS管理系统,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精细管理和高效运营。三是积极拓展AI、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增强现实等新型智能技术在美业中的应用场景,推动终端设备智能化改造,促进美业服务水平提高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四)构建完善美业行业治理体系

完善的美业治理体系需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协同合作。一是政府及市场主体应明确区分医疗美容器械与其他美容器械。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做好医疗器械的备案注册工作,完善产品说明书、产品标签和生产批号。二是相关监管部门应对具体美容项目属于生活美容,还是医疗美容,有更加清晰明确的划分,且划分标准应随技术进步实时动态调整。在充分监管规范医疗美容服务的同时,对操作简单、危险性小的美容服务放松监管限制。三是应明确美业的监管机构,明确政府、平台、商户和消费者的责任边界,构建多方协同的行业治理体系。四是应充分发挥平台效能,进一步规范依托于网络平台的运营外包服务,可尝试建立专门为商户数字运营服务的在线平台,或将正规代运营商家纳入平台的规范管理过程中,完善平台企业服务生态链,推进美业更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小涓:《服务业增长:真实含义、多重影响和发展趋势》,《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2.姜长云、刘振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及其地位作用的变化》,《全球化》2018年第10期。

3.来有为、霍景东、王敏、尤越:《疫情后我国服务消费的发展趋势及促进消费回补的政策建议》,《发展研究》2020年第5期。

4.江小涓:《高度联通社会中的资源重组与服务业增长》,《经济研究》2017年第3期。

5.陈曦、谢铁鎏:《中国美容美发行业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化妆品》2002年第12期。

6.杨华:《中国当代美容经济发展浅析》,《科技信息》2013年第11期。

7.蔡旭:《中国应加快服务业发展》,《全球化》2013年第7期。

8.刘佳昊:《网络与数字时代的体育产业》,《体育科学》2019年第10期。

责任编辑:郭 霞

猜你喜欢

数字技术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技术在高校博物馆中的应用
舞蹈创作技术的运用与研究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