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视域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研究

2021-08-09张婉李包庚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三农问题城乡融合农业现代化

张婉 李包庚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关系是衡量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在批判资本主义城乡对立的过程中,充分借鉴了以往思想家的合理观点,形成了城乡融合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城乡对立是生产力发展但发展不足、所有制变革的产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消除私有制是实现城乡融合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指导下,立足具体国情,对城乡关系进行了持续探索和思考,主要表现为毛泽东的城乡发展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道路。尽管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但城乡发展总体遵循“城乡分离—城乡二元对立—城乡一体化”规律。新时代继续研究城乡融合理论对发展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以城乡融合理论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和解放生产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充分发挥人民主体地位;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终带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关键词]城乡融合;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三农问题;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79(2021)04-0068-10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1]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带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途径。统筹工农城乡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课题。在新时代,继续分析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对深化农村改革、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活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更好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主要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大工业造成日益发达的社会分工以及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方式批判过程中,充分吸收和借鉴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及其他思想家关于城乡结合的合理观点,立足无产阶级立场对工农、城乡关系进行思考和探索的结果。在他们看来,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关系之一,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发展面貌。“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2](p237)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认为旧的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是城乡对立的根本原因。当生产力高度发展、旧的社会分工和私有制被彻底消灭、国家被真正的共同体所替代时,城乡对立才能消除、城乡融合才能实现。

(一)城乡对立是生产力发展但发展不足、所有制变革的产物

“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这种屈从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产生二者利益之间的对立。”[2](pp184-185)城乡分离和对立是伴随人类从野蛮到文明、分散到集中、地域性向民族性转变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和生产力发展进步的结果,同时是旧的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存在的产物。

第一,城乡分离和利益对立是生产力发展不充分、旧的社会分工存在的直接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2](pp147-148)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社会分工,逐步扩大了城乡差异,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以狩猎、畜牧、耕作为生,分工主要体现在以两性差别为基础的自然分工。人们总体上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城市概念尚未形成,因此不存在城乡差别和对立。到奴隶社会,随着土地不断被开垦、生产发展、人口增长,部落之间的交易和战争逐渐增加,较为强大的部落通过征服或与其他部落联合起来组成城市,城市实质上成为统治中心,城乡差别和对立开始产生。“一些代表城市利益的国家同另一些代表乡村利益的国家之间的对立出现了。”[2](pp148-149)在这种生产力条件下,由于生产和商业的不发达,从农村中分离出来的城市在经济上必须受农村的支配。到封建等级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不断分离,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城乡之间的差异日益突出,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受生产生活资料的限制,城市在物质生产和分配方面依然依附乡村。到资本主义社会,伴随资产阶级的发展及资本原始积累的扩张,生产资料、社会财产和人口广泛集中在城市,乡村日益被孤立和分散。随着生产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的广泛使用、工业化进程的迅速加快,城乡分离和对立彻底形成。“在采用机器以前,纺纱和织布都是在工人家里进行的。这些织工家庭大部分住在城市近郊的农村,靠自己挣的钱能生活得不错。”[2](p87)然而随着机器的大规模使用和资本的广泛集中,广大农村人口为了生计必须进入城市,人口、交通、资本等各种社会资源迅速集中在城市,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彻底统治着乡村,城市和乡村完全分离,并且在利益方面出现对立。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提出的,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后加剧和巩固了社会分工、城乡对立。“文明时代巩固并加强了所有这些已经发生的各次分工,特别是通过加剧城市和乡村的对立而使之巩固和加强。”[3](p182)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城乡对立的根本原因。“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2](p184)生产方式决定所有制和生产关系,以一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个人,必然产生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社会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前,社会主要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形式。奴隶社会,所有制表现为部落所有制,人们以部落或家庭为单位,以生产合作形式进行狩猎、捕鱼,私有制、私有财产和城市概念尚未形成,城乡分离和对立也不存在。伴随人口增长、生产扩大、奴隶制的不断发展,部落联合产生城市后逐渐形成了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下,分工不断发展,私有制概念和私有财产开始发展起来,城乡分离和对立开始出现。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开始出现了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封建时代的所有制的主要形式,一方面是土地所有制和束縛于土地所有制的农奴劳动,另一方面是拥有少量资本并支配着帮工劳动的自身劳动。”[2](p184)在这种所有制下,城市是社会的政治、文化等中心,但因社会分工的不完全发展以及乡村是物质生产的主要场所,一定程度上城市在物质经济生产方面依然依附于乡村。到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时期,资本迅速集聚到城市资本家手中,资本和地产开始分离的同时,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对立日渐明显。城市在生产力、社会资源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统治着农村,这种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城乡关系是完全对立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对立只有在私有制范围内才存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催生、加剧了城乡对立,扩大了工农、城乡、城市市民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因此只有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才能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合理的城乡关系应该是:乡村在社会结构中起基础作用,城市居于中心地位,城乡协调统一,共同促进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进步。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农业和乡村完全居于从属和被支配地位,广大农村被迫陷入隔绝、分散状态,这种城乡对立关系是弊大于利的,拉大了城乡差距,阻碍了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城市病”的产生和加剧,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的畸形和片面发展。立足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思考,从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等方面提出了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的措施和路径。

(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消除私有制是实现城乡融合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的分析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方法,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及生产方式的过程中不断构建和完善,认为城乡关系最终由分离和对立走向“城乡融合”。在分析城乡关系时,马克思恩格斯将城乡关系与工农关系、共产主义和真正的共同体联系起来,认为工农结合、城乡融合、共产主义的实现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城乡对立的物质前提。“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而且任何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不能实现的。”[2](p185)城乡分离和对立是生产发展但发展不足的产物,消灭城乡对立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物质前提。当生产力高度发展时,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从而逐步实现城乡融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村的隔绝、分散、城市的集中与工农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强调:“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4](p371)当生产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时,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差异、行业分工和差异进一步缩小,个人能够按照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职业选择,从事工业和农业的人不再被分为两大阶级,从而更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农业和工业结合、城乡融合创造主体条件。同时,生产的高度发展将促进科学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广泛运用,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加强工农业的结合发展,为实现城乡融合创造积极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科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和农业结合、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手段。“把每个人的生产力提高到能生产出够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或六个人消费的产品;那时,城市工业就能腾出足够的人员,给农业提供同此前完全不同的力量;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3](p460)当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和彻底使用,农业生产力将大幅度提高,进一步促进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从而更好实现城乡融合。

第二,废除私有制,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制度保障。恩格斯认为:“消灭城乡对立的最重要条件是,不仅使工业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而且使农业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5](p806)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理论认为城乡对立只有在私有制范围内才存在。在生产力和工业革命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里,城乡关系变得異常尖锐和对立,工人阶级必须通过革命运动,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生产资料,并归社会所有,从而消灭城乡对立产生的阶级和社会基础,实现城乡融合。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方式下,城市工业和人口的快速集中和发展产生了众多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加剧了城市工人阶级生活、生产的困难。“大城市工人区的垃圾和死水洼对公共卫生造成最恶劣的后果,因为正是这些东西散发出制造疾病的毒气;至于被污染的河流,也散发出同样的气体。”[6](p410)资本家为了追逐更高的利润,不断扩大生产,发展工业,一方面城市规模和人口不断扩张,资本积累日益扩大;另一方面城市污染不断加剧,严重威胁工业区居民生产生活。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工人阶级必须联合起来,以革命手段推翻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建立生产资料归全体公民共同所有的新社会制度,逐渐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城市病”,使人口在城乡、工农业之间均衡分布,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和谐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消除旧的社会分工、实现城乡融合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因此,在他们看来,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和共同发展的制度保障必然是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2](pp308-309)

实现城乡融合需要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物质基础和前提,以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制度保障。同时还必须依托一定的社会条件和主体条件,即需要工农业的统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融合、工农统一、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及实现共产主义是统一的。继续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融合理论对社会主义国家统筹和协调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对城乡问题的思考及制度变迁历程

中国共产党对城乡关系的思考和探索与贫困治理紧密联系,贯穿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始终。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在农村基础上的城乡兼顾到新中国成立后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在以城市为中心指导下的城乡协调发展,到“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对城乡发展问题的曲折探索,再到城乡关系的逐步协调发展、城乡日益一体化。中国共产党对城乡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主要分为两大阶段:毛泽东对城乡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因素,中国共产党对城乡关系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城乡协调发展轨道,但从总的发展过程看,在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指导下,党和国家不断调整和完善城乡关系,城乡协调发展及一体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

(一)毛泽东的城乡发展理论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以农村为中心基础上的城乡兼顾,到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为中心基础上的城乡协调,毛泽东立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国情和客观实际,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对中国的城乡关系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为中国共产党发展和探索城乡协调理论和实践路径提供了重要指导。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各阶级状况和客观实际分析后,确立了“农村基础上城乡兼顾”的思想,即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基础上,同时兼顾城市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封建残余势力广泛存在、工业基础薄弱,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口、资本、交通等集中在城市,城乡矛盾与资本主义社会完全相反。“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面(那里资产阶级统治的城市残酷地掠夺乡村),在中国的国民党统治区域里面(那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买办大资产阶级所统治的城市极野蛮地掠夺乡村)。”[7](pp335-336)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中国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在革命建设过程中,农村是革命的中心地,农村和农民工作是关乎中国革命和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强调:“农民在全国总人口中大约占百分之八十!是现时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8](p471)农民在中国革命中是最坚决、最主要的力量,中国革命必须也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依然指出:“乡村及中小城市工作是第一位。”[9](p85)在马克思主义原则、方法的基础上,毛泽东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强调农村、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城乡协调发展对社会生产力和时代进步的重要作用,指出发展工商业及城乡兼顾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的方针,以进一步巩固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强调:“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8](p955)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均衡农轻重三者关系,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农业合作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工农、城乡的协调发展。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后,城乡发展的政策实质上是城市主导下的城乡协调发展。然而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下,工农城乡战略以工业和城市为发展重点,这一战略直接牺牲了农业、农村利益,城市发展建立在索取农村农业基础之上,农村农业发展缓慢,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重城轻乡”,城乡、工农关系在实际发展中偏离了均衡发展的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道路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我国工农城乡战略总体上是以城市为中心基础上的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然而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下,人民公社制度、三年自然灾害及文化大革命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生产力和农民积极性遭到了严重破坏,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关系陷入僵局。1978年改革开放率先从农村开始,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农民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然而随着沿海城市的优先发展以及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农村改革红利逐步减少,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到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判断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阶段后,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得到了充分发展,工农、城乡关系得到极大协调和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突破城乡二元对立、实现贫困治理和城乡融合提供了政治制度保障。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和发展工业,积极组织和发展农业生产。然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农业基础地位决定了必须将农业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着力点。1962年邓小平在接见出席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同志时指出:“我们要克服困难,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从恢复农业着手。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10](p322)在以城市和工业为主导的工农、城乡关系下,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农业、损害了农村和农民的利益,农村农业发展缓慢。同时,城乡二元户籍的限制,严重阻碍了农村人口的流动,城乡二元特征日益明显、城乡矛盾突出。为了缓解城乡矛盾和二元结构成为社会经济建设瓶颈的现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率先从农村实施改革,顺应广大农民的利益和需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然而随着优先发展沿海城市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和确立,人才、资金等资源配置更多地转移到城市,农村改革发展优势逐渐减少,农村发展缓慢,加剧了工农、城乡的矛盾和不平衡。

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11]中共中央对城乡发展战略的调整推动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城乡关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强和改进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推动农村建设和发展。2004年,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工农城乡关系的两个趋向作出了判断,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12](p247)要在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指导下,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发展农业,同时完善和增加各项农村和农业建设发展的政策,增加农民福祉和人均收入,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2012年十八大进一步指出要形成“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后,城乡融合得到实质性发展和推进。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后,“三农”问题被放在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进一步加快了城乡融合进程。

中国共产党对城乡关系的探索始终立足中国实际和具体国情,尽管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但城乡关系总体上遵循“城乡分离—城乡二元对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规律,城乡关系不断走向协调发展。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探索路径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理论与贫困治理紧密联系,在改善城乡关系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极将贫困治理事业融入其中,以系统协调、综合发展的观点推进新型工农城乡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度关注和重视的全局性问题。”[13](pp1-2)中国共产党对城乡关系的探索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解放为物质前提,制定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和措施,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以协调城乡关系,更好解决“三农问题”。2017年习近平在十九大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下,农村建设和改革得到极大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了巨大进展。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和解放生产力

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要求在推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过程中,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为推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创造物质条件和基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4](p370)

新时代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必须坚持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15](pp106-107)第一,坚持创新发展。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推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农村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积极为新型城乡关系的构建培养优秀人才,更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推动农村经济、文化等综合发展。第二,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居民收入总体上得到极大提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严重。产业、地域差异日益扩大,党和国家必须积极贯彻和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协调稳固发展。在推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坚持协调发展理念,要求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好统筹城乡发展。第三,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城乡互动。在推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必须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一方面,广大城市在加快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加快绿色产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农村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必须加快科学规划,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农村水质、土壤等自然资源。第四,以开放发展推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建设,要求积极借鉴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加强和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以更好推进乡村建设,实现“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最后,以共享发展推进城乡融合要求更加公平公正地分好“蛋糕”,充分协调城乡发展、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5](p109)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相信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15](p85)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政策的享有者,更是参与者,是城乡融合的主体力量。只有调动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村人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首先要明确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了谁的问题,坚持人民立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民群众最迫切和最直接的问题,落实惠民政策,使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農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6]“三农”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推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要求。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措施,对进一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要服务于广大农民,又要维护广大城乡居民的利益和需求,使农民更多享受到城市教育、医疗等资源的便利,另一方面使城市居民充分享受农村的休闲氛围和环境,让城乡居民共同享受到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建设带来的积极作用,更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需要明确依靠谁的问题。“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动力,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5](p88)发挥人民群众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将广大人民作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主体和建设者,相信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形成工农互促、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在政府主导下,激发人民群众的内在活力,引导广大人民尤其农民参与到乡村发展和振兴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这一政策和战略是否正确和有成效是由人民评价和衡量的,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政策、战略必须经得起人民的考验和检验。“无论是制定政策、出台规范,还是评选评比、考核表彰,都要注重群众评价,增加群众的话语权、评判权,不能关起门来搞自我评价、自我认可。要经常看一看工作是不是按照群众的要求在展开,看一看有哪些措施和办法还需要改进,让群众真满意而不是‘被满意。”[15](p90)让人民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构建中发挥主体作用,更好调动其积极性,从而在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下,更好更快地推进城乡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走向共同富裕。

(三)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7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必须立足国情农情,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17]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效益和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第一,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结合乡村建设和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更好发展农村农业,解决好“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18]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战略施策等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具体规划,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村发展质量和农民收入,更好推进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科学有效衔接。2017年12月29日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17]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开展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对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標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19](p255)农业现代化是运用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式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融合、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途径。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从发展农村产业、创新农村经营体系、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协调、提高和增强农村综合生产能力等多个方面协同发力。习近平在十九大上指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20]首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依托,将科学技术和现代信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充分运用电商平台,协调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其次,推动农业现代化需要以发达的农村公路网为依托。农村道路建设在农村脱贫、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凝聚民心的有效途径。“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门和各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建设农村公路重要意义的认识,聚焦突出问题,完善政策机制,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21]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农村农业发展、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手段。

第三,加强和完善农村改革,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不断推进和完善农村改革,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工带农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进一步融合。首先,加强和完善农村改革需要进一步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壮大和发展集体经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20]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壮大集体经济一方面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其主人翁地位,另一方面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其次,加强和改善农村改革需要进一步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一切工作的领导核心,乡村振兴根本上是由党和国家领导、政府主导,各基层组织广泛参与的战略,只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更好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最后,推进农村改革需要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自然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乡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治理双赢道路。

第四,广泛开展国内外农业科技交流大会。开展农业科技交流大会对加强国内外农业技术合作、培养农村农业发展中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开展农业科技交流大会是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增强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2017年12月,李克强在习近平致中国农学会成立100周年贺信的批示中对农学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要求,指出新时代农学会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要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联系广泛、智力汇聚、独立客观的优势,广泛开展国内外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结合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和农民群众需要大力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推广先进品种和技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贡献。”[22]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科技交流和合作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广泛开展国内外农业科技交流大会对加强国内外农业技术合作,突出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坚持引进来和走出云双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积极广泛开展国内外农业技术合作是培育乡村振兴和建设中的科技人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重要手段。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充分发挥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导性的战略,只有从各方面发挥人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推进新型工农城乡建设。

五、结语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根本战略,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尊重和正确处理农村发展中的客观规律和各种关系,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和民生建设中的短板。“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19](p257)2020年11月23日下午,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在发布会上宣布贵州省9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全部完成,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推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课题。我国仍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外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必须在尊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以新理念积极应对时代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增强发展效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巩固农业发展基础,统筹城乡建设,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创造积极的环境和条件,更好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带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十八年来“三农”问题连续作为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的关键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的社会问题,只有为民办事解难题,才能真正得到百姓和人民的拥护。“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23]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 人民日报, 2020-11-04(00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8.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5.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7] 毛泽东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年谱(1893-1949): 下卷[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

[10] 邓小平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02-11-09(001).

[12] 胡锦涛文选: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13] 李红玉.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

[14] 邓小平选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15]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2018.

[16] 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N]. 人民日报, 2018-03-08(001).

[17] 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在北京举行[N]. 人民日报, 2017-12-30(001).

[18] 习近平出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 人民日报, 2017-12-21(001).

[1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3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20]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17-10-28(001).

[21] 习近平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N]. 人民日报, 2017-12-26(001).

[22]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农学会成立一百周年——李克强作出批示表示祝贺汪洋出席回顾活动并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7-12-13(001).

[2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二〇二一年一月四日)[N]. 人民日報, 2021-02-22(001).

责任编辑 杜亦欣

猜你喜欢

三农问题城乡融合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下精准扶贫审计策略优化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从分工理论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应用
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邓小平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
城乡分割会走向城乡融合吗
陇原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