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述汉英翻译过程中的中式英语及其发展趋势

2021-08-09颜娟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汉英翻译中式英语发展趋势

【摘要】中式英语作为汉英翻译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对于汉语词汇和语句错误的翻译,会影响翻译内容的理解效果,降低译文的整体质量。本文在了解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表现形态的基础上,从文化元素和语言迁徙因素探讨中式英语出现的原因,针对主要的差异问题,提出在汉英翻译中如何避免中式英语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汉英翻译;中式英语;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颜娟,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引言

在汉英翻译中受到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使用差异的影响,大多数译者会在语言学习中,出现适应自身思维和语言习惯的表达形式,在翻译中出现语法和语态使用错误,这种形式在翻译中被称之为中式英语。中式英语的表达不当会降低语言的力量,使外国人无法理解汉语表达的真正意义,造成理解上的偏差。这种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主动分析中式英语的表达形式,以及出现的原因,从而更好地纠正不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翻译问题。

一、汉英翻译过程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

汉英翻译作为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受到学生传统思想和文化差异的影响,英汉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中式英语的问题,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存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词汇使用重复和繁琐,比如“健康对我们尤为重要”这句话,大多数翻译为“Health is of the very utmost importance to everybody”,句子中“very”和“utmost”的使用过于重复,翻译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复和繁琐。在汉语表达中,由于我们经常使用修饰词,在进行汉英翻译时容易对照单词进行一对一翻译,从而造成词汇重复使用,使翻译的内容强调性过重,降低翻译的效果。二是词汇搭配不合理,英汉翻译中对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储备量,并具有英语语言使用的逻辑思维。但由于汉语思维对学生影响较深,在翻译中学生经常出现词汇搭配不当的问题。例如“study Chinese”与“learn Chinese”的错误使用,“big snow”大雪等,中文英语式的直接翻译。三是语法语态的错误,在汉语表达中被动语态主要利用被字句进行表达,而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较为普遍,主要利用be+过去分词来表示。针对这种语言使用的差异,学生在进行英汉翻译时容易出现语法语态的错误。比如“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学生经常翻译为“The problem is difficult to be solved”,这种存在语态错误,正确的翻译为“It is difficult to solve the problem”。

二、概述汉英翻译过程中的中式英语产生原因

1.语言迁移的影响。英汉翻译对于学生而言,是语言的相互置换和迁徙,语言迁徙的现象出现在翻译学习中,会对学生思维和翻译方法的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可分为正向和负面两种,正向影响主要是指母语和翻译语言的特征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学生在翻译时可借助母语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这种迁移过程对目的语的学习和应用,起着促进和帮助的作用。而负面的影响主要是指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特征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学生盲目地使用母语表达习惯,容易造成翻译错误,出现中式英语的问题,对语言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在英汉翻译中,由于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汉语表达中词句使用不需要关联词的链接,词汇没有较大的变化。而英语词句之间需要大量的关联词,语句中主语和谓语出现较多。这两种语言存在的差异,使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习惯在没有了解句子整体含义的情况下,对句子进行逐个单词的翻译,这种翻译习惯一旦形成,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表明学生受到母语影响严重,错误地将汉语表达方式和思维,应用到英汉翻译中,使语言迁徙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出现中国式英语的现象。

2.文化因素的影響。英汉翻译是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的反映,语言和文化作为相互依托的两大要素,二者相互依存和影响。在进行英汉翻译的过程中,所翻译完成的内容提供给外国友人观看理解,因此所翻译的内容不但要精准表达汉语意思,还需要被外国人所接受,这就需要译者了解中西文化特征,掌握英语实用的习惯。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智慧和生活习惯的真实写照,不同文化中蕴含的价值不同,使得语言的表达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中外国家语言中对于同一动物的含义存在较大差别。我国以龙为权利的象征,对龙有着崇拜和敬仰之情,而西方国家将龙视作为邪恶的化身。这种不同的情感体现在语言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胆小如鼠”翻译为“as timid as a rabbit”。这种词汇多种含义的表达,使部分翻译者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失误,产生错误翻译的情况。这种文化因素会为汉英翻译带来一定的阻碍,中国式英语使用的问题普遍存在。

三、探究汉英翻译过程中的中式英语发展趋势及其规避方法

1.中式英语的发展趋势。伴随着我国国际化发展水平与竞争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式英语在汉英翻译中的影响愈加明显,并占据着不小的地位。因为汉英翻译中的英语语言,属于一门兼收并蓄的语言,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会将中式英语内含的有益表达,用于丰富自身词汇和语法,提高自身学习与翻译价值。比如在翻译“将中国建设为美丽繁荣的国家”这一语言时,将其翻译成“Build China into a beautiful and prosperous country”这一语言,其中“build...into”,属于中式英语,是中式英语的一种翻译方法,而地道的英语翻译则是以“turn...into”为主。由此可以看出,中式英语在汉英翻译中,是属于可接受的一种表达方式,且发展趋势相对较稳定。另外,伴随着我国互联网平台与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5G通信革命的深入,许多移动支付、社交软件、媒体平台都获得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英语表达形式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使很多人在参与汉英翻译时,都经常会使用一些中式表达。特别是在表达一些比较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时,更是乐于选择中式英语进行翻译,这也是促使中式英语广泛呈现在西方人面前,并逐渐为他们接受及使用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当国外开设孔子学院,中国文化逐渐采纳并实施“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更是推进我国中式英语和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的普及,实现对中国文化广泛宣传,为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体系等提供更大且更丰富的平台,这一发展趋势更是推动着中式英语的进一步发展。

2.中式英语的规避方法。

(1)翻译者需强化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加深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作为一名优秀的汉英翻译者,在参与汉英翻译工作时,必须要具备较高的英汉双语水平,要擅长运用中文与英文双种语言进行人际交往、工作和表达自我,这样才能达到汉英翻译的最佳效果。但是,由于大部分中国翻译者在参与汉英翻译过程中,普遍会认为自身汉语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相对较高。所以在学习语言文化时,通常会忽略汉语文化的深入学习,而导致他们在汉英翻译过程中,经常会遭遇母语理解错误或表达困难的尴尬场面。所以,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避免翻译者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出现尴尬错误,译者应注重强化自身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深入学习,增强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深入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同时,还应深入了解汉语文化及背后含义。并通过学习和定期参与培训,熟悉掌握中文与英文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并尽力学会用英语思维模式来代替汉语思维模式,以避免自己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出现中式英语的表达方式。例如:你这个人真多疑,我说什么你都不信。 [ 误] You are just a doubting person. You won'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正] You a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You won'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Thomas 是 《圣经》 中的人物,当耶稣复活后并且回去和自己的门徒相见时,Thomas要求必须要亲手摸到耶稣身上曾刻印的钉痕,才肯相信耶稣是真的复活。所以a doubting Thomas就被用来比喻那些疑心重并且不愿意接受他人意见的人。由此可见,若想真正做好汉英翻译,就必须要深入了解西方文化背景。

(2)翻译者需增强自身与时俱进的意识,定期收集新增与特色的词汇。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汉英翻译者不仅要注重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增强,深入开展汉语文化学习,还应注重增强自身与时俱进意识,以及开发自身前瞻性眼光,促使其定期深入研究当下汉英翻译界涌入的全新词汇,并给予积极学习和收集,以便于丰富自身英语词汇体系,掌握独具特色的汉英词汇。比如“海龟(归)派”(returnee)、“山寨手机”(Shanzhai mobile phone)、“键盘侠”(Keyboard man)等等,都是当下比较流行的语言词汇。这些词汇的出现,在丰富汉英翻译者语言词汇的同时,也为其翻译带来新的挑战。所以,为有效应对这一全新挑战,汉英翻译者必须要不断积累和记忆新词汇与新概念的准确译文,掌握新词汇的正确翻译方法与技巧,并不断开展相关实践训练,以确保自身对新增和特色词汇记忆的更加扎实与牢固。不仅促使其在翻译过程中,遇到这些新词汇也能轻易翻译正确,还可减少“中式英语”翻译状况的发生。

(3)翻译者需培养自身良好的英语思维,提高自身语言反应思维能力。汉英翻译者应注重培养自身良好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感,加强语言文化的學习和掌握,深入了解英美风土人情,努力探索能够克服母语干扰的有效手段,以避免自身在参与汉英翻译时,出现“中式英语”翻译问题。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汉英翻译者定期参与英语思维的锻炼和培训活动,多阅读一些英美作品和文章,多观看英美电影,深入了解中英文化背景差异。并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多聆听一些标准的英语类广播节目,不仅有助于培养自身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的浓厚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双语水平,还可学会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改善自身“中式英语”依赖情况,并分别掌握两种语言文化内涵及结构特征,进行更高效、高质量的汉英翻译,实现对中式英语的有效规避。

结语

总而言之,汉英翻译作为语言转化的主要方式,翻译是语言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需要翻译者了解词汇含义,并掌握语句背后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这就要求翻译者了解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避免语言迁徙时产生不良的影响,使翻译内容能够被外国友人所理解,并体会到语言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增加我国语言的力量,为外国人带来交流和表达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曾勉.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其对策——以广东金融学院“以译代论”为例[J].海外英语,2018(14):120-122.

[2]张鸽.非英语专业学生汉英翻译能力现状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基于一次翻译评价[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8(1):6-8.

[3]杨佳芳,陈炼,刘麒晗,曾雅婷,卢檩.汉英翻译过程中“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其对策——以《2016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8):114-115.

[4]李幸.《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创造》(第六章前两节)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陕西师范大学,2017.

[5]胡爱梅.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的认知探析——基于心理词汇表征结构的视角[J].鸡西大学学报,2017(2):97-99.

猜你喜欢

汉英翻译中式英语发展趋势
中国网络司法外宣翻译初探
汉译英中“Chinglish”面面观
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
公示语的功能及其翻译原则
浅析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思维模式及中式英语
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式口语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