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2021-08-09贾亚丽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思政建设教书育人课程思政

【摘要】大学英语课堂在完成教授英语知识、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应当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基于思想教育和英语学习的特点,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能够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及大学英语教师的育人职责。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书育人;思政建设

【作者简介】贾亚丽,郑州西亚斯学院堪萨斯国际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西亚斯学院2020年度教改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0JGYB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总书记强调,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大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更应该在学习中坚定信念,全面发展。作为高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大学英语具有受众广、课时多的特点,是开展课程思政不可缺少的重要平台。同时,大学英语不仅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更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但是部分大学生在接触西方文明、国外文化的同时,不能理性地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对西方文化中的糟粕缺乏识别和抵制能力。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在传授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对学生正确的文化观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加强中外文化对比,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加强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实现全人教育的目标。

一、大学英语课堂中课程思政实施现状分析

1.课堂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脱节。大学英语课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只注重英语技能的传授和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任务,忽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造成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脱节。然而,单纯的知识学习并不能够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就违背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英语课堂注重对英语语言及西方文化知识的讲授,但是无论教材内容还是教学主题都与民族文化关联不大,而个别学生学习接触过西方文化后,发生思想碰撞,不能够客观看待中外文化差异,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民族文化自信心缺位,难以成长为坚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思政教育方法生硬陈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英语课堂中思政课程的重要性和巨大意义,但是,在英语课堂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思考,而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难以将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无缝衔接”。教师在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合时,不能准确地找到恰当的切入点,而是生硬地将部分思政内容穿插在教学过程中,造成教学内容的断层,不仅让学生感到突兀,而且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部分教师只注重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讲授规定的教学内容,不主动开展思政教学,而在涉及典型的西方文化时,不能够有意识地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展开有效的关联文化对比和学习。如果思政内容不能与课堂内容有效结合,则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失去育人的意义。

3.学生价值观学习意识薄弱。 当今的大学生渴望进步,能够正确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关注英语知识和技能,重视学习过程,较少关注自身的价值观发展。但是学生的成长目标不应该只是学习成绩优秀,更重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但是在高校中却较少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熏陶,反而在英语课堂上不断地进行英语文化、英语知识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沉浸式学习,部分学生对中西方文化难以形成有效的对比分析,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导致思想认识产生偏差。甚至个别学生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忽略本国文化优势,缺乏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如果大学生沉浸于对外国文化的崇拜,则难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不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策略

《EFL综合》系列课程是郑州西亚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堪萨斯国际学院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选用国家地理杂志社和圣智杂志社共同出版的Pathways系列教材,侧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任课教师在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教授专业知识、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应当结合课程思政实施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实現教书育人的职责。

1.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政治站位,加强自身思政建设。教师除了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任务,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改进教学方法,传授专业知识,还应该在工作之余,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方针政策,关注时事新闻,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和思想觉悟,加强师德修养和思想政治建设,将思想政治学习与自身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学生思想发展道路上合格的领路人,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英语教师自身在接触英语教材、英语文献时,应当在学习的同时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吸收精华剔除糟粕,提高防止西方文化渗透的敏感度。另外,英语教师还应当主动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和思想有深入了解并有自己的心得,才能在课堂中有效开展课堂思政。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又要突出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2.细化教学目标,内化思政元素。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能力、提高国际视野、了解外国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教学目标是教学中预期学生能够达到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教育成才目标。传统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主要基于教学内容,价值观目标体现较少。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应当细化教学目标,涵盖教学内容的同时,应将思政元素内化到教学目标中,将思政育人内容隐形于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中,开展全员、全程育人,引导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加强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引领,增强思想觉悟和道德信念,落实德育目标,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实施思政教育的同时,应当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激发思政课堂中学生的主导作用,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巩固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3.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加强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的联系。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以教材为依托,在覆盖课堂知识点的同时,应当结合时政要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将教学内容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找到思政课堂的合适切入点开展思政教育,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以Pathways第二版第一册读写教材为例,第二单元中的阅读材料“Literacy and Education”展示了世界不同地区的识字率和适龄学生的入学率。通过中国和其他地区的数据对比,组织学生讨论中国识字率处于世界前列的原因,简要回顾中国教育史取得的成就,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并号召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第五单元“Food Journeys”呈现了摄影家在世界各地拍摄的美食照片并讲述了摄影师的世界美食之旅。在阅读课文掌握核心语言知识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中外饮食对比,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启发学生客观看待中外文化差异,增强民族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除了教材内容的挖掘,在设计课堂活动和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将补充的热门时政材料与课堂上所讲知识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时事政治,提高思想觉悟。

4.采用多元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政学习积极性。信息化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以各种学习平台为辅,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思政课堂的开展更应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灵活体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例如在涉及中西文化对比时可以采用视频或图片展示、辩论、小组讨论等形式,给学生提供思考、表达、反思的机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版纪录片、开展中外文化对比辩论会。另外,课堂上开展的教学活动如重点单词讲解可列举时政例句,翻译练习可选取民族优秀文化相关选段,既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在英语课堂接触西方文化的同时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避免生硬导入思政内容,要注重思政元素的切入点,照顾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政学习积极性,实现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和思维教学的统一,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客观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提升文化自信。

三、结语

思政课堂的开展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需要将显性的语言能力教学与隐性的思想教育相融合。教师应当加强自身思想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将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多方位结合,兼顾传授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引領学生感受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通过理论研究结合教学实践的方法,探讨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实施策略,有效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为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改革增加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孙孟嘉,刘昕.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无缝对接”问题研究[J].戏剧之家,2019(12):159-160.

[2]彭敏.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J].校园英语,2015(4):27.

[3]和伟.“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路径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9(6):96-100.

[4]杨洋.《英语泛读》中的课程思政探索[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9(5):43-45.

[5]王甲能,郭宁,贾爱武.《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142-144.

猜你喜欢

思政建设教书育人课程思政
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动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煤矿生产区队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对农村商业银行职工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及提升策略的探讨
《教书育人》编辑部公示
党校教育要发挥好主阵地的作用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
浅谈电力工会加强企业思政建设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