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探究

2021-08-09江晓进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立足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三个方面,开展识图预测、建构对比、图示归纳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性,从质疑观点、文化差异、语言表达三方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利用情境迁移、戏剧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品质;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江晓进,福建省厦门实验中学。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包含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四个要素。其中思维品质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体现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关键。思维品质表现为一个人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阅读教学是培养思维品质的手段,思维品质是高效阅读的保障(解冰、鲁湘国,2019)。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中,教师应该立足培养思维品质来设计教学活动。但是如今的英语课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教师过度关注知识点、语法项目,忽略了思维品质的培养,出现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另外,还有一些教师在阅读活动设计中仅关注低阶思维的培养,而忽略了高阶思维中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阅读教学实践

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从思维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三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逻辑性思维。

(1)识图预测,培养观察与分析能力。《課标》在语言技能部分增加了看的技能,要求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看、写五个方面的技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识别图表信息,理解图片内容等已经成为一项生存技能,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对阅读中出现的插图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对综合信息的捕捉和思考,并且可以激活已知,充分调动思维来解决新问题。

[案例1]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A 3a的阅读文章“But Driver and Passengers Save an Old Man”中,有一个配图(见图1)。

本篇阅读是一则新闻,因此,笔者让学生在阅读前充分观察这幅图片,试图对新闻事件进行一定的预测。笔者设计活动如下: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predict:

Q1: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 old man?

Q2: What's the woman doing there?

Q3: Can you guess where they are?

Q4: Who is the man off the bus? What's he going to do?

这几个问题主要针对新闻事件中的who、where、 what等基本信息设置,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自己的预测。例如,可以根据人物表情预测人物心情,识图观察细节预测人物关系。插图是信息传达的重要部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预测文章主要事件,促进学生对综合信息的捕捉和思考,并激活学习动机,在阅读中求证。

(2)建构对比,培养比较与推断能力。在阅读文本中,如果有明显的对比对象,可以抓住文本的对比核心结构,利用比较,梳理文章脉络,了解异同,从而进行推断,进而帮助学生培养比较与推断的思维品质。

[案例2]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Section B 2b的阅读文章中,讲述一对姐弟生活习惯的异同,教师可以建构一个清晰的对比图示,让学生填写,并进行比较推断。图2为填好之后的表格。

Activities Tony Mary Who is healthier?

Getting up At eight At six thirty Mary

Breakfast Eats quickly Eats a good one Mary

Going to school At eight thirty At eight thirty The same

Lunch hamburgers Lots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Mary

After-class activities Plays basketball Plays volleyball The same

Evening activities Either watches TV or plays computer games Does homework and swims or takes a walk Mary

Going to bed At ten thirty At nine thirty Mary

通过阅读,填写表格,学生可以清晰地通过比较梳理文章脉络,从而进行推断,得出Mary更加健康的结论。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时,除了注意不同之处,也要关注相同点和特例。例如提问:

Are there any unhealthy habits does Mary have?

Are there any other healthy habits does Tony have?

学生在建构对比时发现,Mary也有吃冰淇淋的不健康习惯,而Tony睡前刷牙是值得学习的健康习惯。当然,这也是引导学生在推断时也要注意特例,形成完整严密的逻辑思维。

(3)利用图示,培养归纳和概念建构能力。

[案例3]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A 3a,是对三个博物馆的介绍。立足整篇文章主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归纳出介绍博物馆的要点。引导学生从博物馆的基本信息,例如地点(where)、陈列的内容(what)进行介绍,然后介绍在博物馆中的体验感受和一些思考(thinking)等,用思维导图建构概念,如图3。

利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龚海霞,2019)。而这种概念建构的思维也可以应用于下一次的同话题阅读体验中,并为输出写作做好逻辑思维铺垫。

2.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指具有一定的推理知识和技能,还能结合所掌握的知识信息,积极主动地思考(邢喜爱,2017)。思维的批判性在于质疑、求证的态度和行为,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活动设计能够助力阅读的深度理解,是阅读中思维的焦点体现,也是高阶思维品质培养的关键。

(1)巧用寓言旧知,质疑发表不同观点。

[案例4]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中,Section A 2d是对愚公移山故事的不同观点的对话。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寓言故事是否有新的理解,寓意是否适用于当下,这些都是批判性思维很好的切入点,因此,笔者在教学时设计了如下问题:

Q1: What do you think of Yu Gong?

Q2: Do you agree with his decision?

Q3: If yes, why? If no,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were Yu Gong?

有的学生认为,愚公应该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环境,而不是想着改变很难更改的环境。有的学生提到,愚公的选择是他自己的意愿,但不能强加在子孙身上,他们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有的学生还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批评了愚公是在破坏生态环境。当然,也有学生认为,这个故事只是为了告诉我们这种精神,并不是全面照搬做法。最后,笔者对所有的观点给予了鼓励,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多面的,要学会积极思考,批判性地看待问题。

(2)立足主题表达,发掘语言魅力。程晓堂(2018)曾指出,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都是思维的过程,且都能够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思维含量的语言学习活动又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因此,聚焦一些文眼,发掘思维的深度,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和人物情感的理解。

[案例5]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Section A 3a的文章改编自《鲁滨逊漂流记》。文学材料是很好的阅读材料,不仅可以提供地道原版的语言环境,还可以传递美好的人物品质。

例如,本文第二段讲述鲁滨逊遇到星期五的场景,文中有一句话 “Who else is on my island?”,笔者模仿鲁滨逊的语气重复并重读else和my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思考:Why did Robinson use “else” and “my”? What exactly does he mean?学生认真思考后发现,else表达了鲁滨逊对于荒岛有其他人的惊讶,而这个my又进一步加深了情感,鲁滨逊已经把这个岛看作他的领土、他的岛屿,开始了新的生活。再如,文章写道 “I named him Friday because that was the day I met him”, 笔者引导学生思考:Why did Robinson name him Friday? 通过阅读,不难找到“Because that was the day Robinson met him”。 接著,笔者进一步提问:Why did Robinson remember that day was Friday? 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学生们思考之后,发现是因为鲁滨逊每天都在记日子。可以看出,鲁滨逊没有放弃生活,仍然期待可以回家。

3.创新性思维。思维的创新性是指学生在实践体验活动中,能摆脱思维定式,敢于超越常规,重新架构原有知识,产生新的独特的想法和做法,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蒋健妹,秦益锋,2016)。

(1)发挥想象,进行戏剧表演。

[案例6]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Section B 2b “Hansel and Gretel”是一篇有关童话故事的戏剧剧本,且没有完整的结局。戏剧本身具有情节起伏、结局难以预料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培养创新能力。因此笔者先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一个结尾,小组讨论后进行分享。随后布置了戏剧表演任务,将整个故事表演出来,可直接利用文本台词,也可进行改编。两周后的表演,每个小组都在努力完成表演,且表演效果极佳。在表演中,可以看到学生的无限创意,最关键的是能够用英语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故事。

(2)创设情境,进行迁移应用。

[案例7 ]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九年级Unit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Section B 2b “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 介绍了成功的英语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最后的任务中,笔者创造了真实的情境。九年级的学长学姐要给七年级学弟妹介绍英语学习方法和经验,请小组四人合作发表一段讲话,包括问候、方法和总结。然后在评价环节,每个小组投票打分,选出表现最好的小组代表进行经验介绍。这个情境对于学生来讲非常真实,而且具有挑战性,不仅要创造性迁移运用到自身学习方法的总结,而且要利用小组合作,真正帮助解决七年级新生的问题。

三、结语

教师在阅读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龚海霞,2019)。在思维培养过程中要立足文本主题,注重思维的梯度,并且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循序渐进,逐步引领他们从低阶走向高阶。当然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能够熟读文本、吃透教材,对阅读内容的思维发掘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设计对应训练思维的阅读活动。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随时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变化,以包容鼓励的态度引领学生思维逐步跟进,对学生的思维火花进行留意和适当的表扬,甚至可以即兴进行主题延伸的进一步思维考察,当然这对教师的素质和课堂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以培养思维品质设计为目的深度挖掘文本,并产生思维碰撞的阅读才会更加贴近主题,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研读备课,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创造更多阶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葛炳芳,洪莉.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8(11):110-115.

[3]陈艳君,刘德军.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本土英语教学理论建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3):50-57.

[4]夏谷鸣.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内涵分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84-87.

[5]解冰,鲁湘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培养现状[J].基础外语教育,2019(6):28-36.

[6]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7]邢喜愛.基于思维品质提升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文教资料,2017(4):239-240.

[8]程晓堂.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3):1-7.

[9]蒋健妹,秦益锋.聚焦学生素养,培养思维品质[J].阅读, 2016(44):36-38.

[10]龚海霞.初中英语阅读课中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9(Z4):99-102.

[11]陆李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6):49-53.

[12]顾岩冰,容姗姗.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6):34-39.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