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进燕园

2021-08-09纪明教

雨露风 2021年5期
关键词:诗稿教授校园

到北京大学求学的第二天,班主任带我们在校园里观光,熟悉环境。北大校园又称燕园,是一所极富园林之美的风景胜地,她比许多城市的公园都要美。时令已届深秋,到处有艳红的枫叶和盛开着许多色彩斑斓的花,还有数不尽的苍松翠柏和竹林。沿着林荫小路,我们经过了姐妹楼、图书馆、俄文楼,来到了风光潋滟的未名湖边,湖水特别清澈,倒在湖中的塔影格外幽深。

在湖畔边,在幽静处有许多学生躲在绿树丛中,手捧书卷入神地读书,几乎达到忘我的境界。到了民主楼,该楼为黄绿琉璃瓦的飞檐宫殿式建筑,楼前是一片广阔的草坪,一对壮丽的华表伫立在草坪上,构成了校园古色古香的整体风格。经过了化南楼、荷塘,但见荷叶田田。荷塘尽头便是勺园,为外国留学生居住区,共住3000多名衣着时髦的外国留学生。

只见一位衣着艳丽的外国姑娘缓步走来,向我们招手,用那生硬的汉语说:“什么叫自由?你们有自由吗?”这时不知从哪里窜出一只小狗在她的大腿上咬了一口,她尖叫着,吓得不轻,用生硬的汉语诉苦说:“你们的狗,在我的大腿上吃饭。”大家顿时捧腹大笑。因她是刚来的,汉语还学不好,“咬”字不知怎么讲,只用“吃饭”代替。

与我同宿舍的是一个高个子,瘦削的脸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名叫谢康州,来自山东曲阜孔子的故乡。他是个神秘而有趣的人,白天多睡觉,夜里看书。他买了许多书摆在床头,天天翻看。在辩论会上,他提出:“人应该像动物一样自由”的谬论,因而被同学推下讲台,当时他那狼狈模样,引起听众的哄堂大笑。他是北大山鹰诗社的诗人,他介绍我认识许多中文系的学生。

在北大,没有固定的教室,这一堂课在这儿上,下一堂课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上,一般是上午上课,下午自学。下课了不是钻图书馆就是到宿舍里去自学,显得很轻松。我喜欢这种学习生活,而别所大学还没有摆脱中学生的生活模式。

开学的第一节课是法学课,曾教授阔步走上讲台,教室里响起热烈掌声。他衣着整齐、干净,头发也是梳得整整齐齐,看上去衣冠楚楚,甚至有点正容亢色的严谨神情,但他讲起课来却是笑容可掬,侃侃而谈,讲得严谨庄重又活泼轻松,给人以诲人不倦的亲切之感。这种庄重又规矩的仪表同他缜密的思维与严谨的作风相统一。在我的印象中,曾教授从治学到为人处世,都是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这是他的特质。

每当下课了,许多同学都回宿舍或上图书馆去自学,我常到校园幽静处去读书。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我发现那边不远处有一位姑娘在看书,她生得秀丽,长挑身材,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镶嵌在弯弯的眉毛下。我不时地将眼光投向她那里,她也常往我这边看过来。我每次来到这里时,都发现她也在这里。时间长了,我俩都似乎感到了对方的存在,似乎相互之间都有了一点印象,不知怎么的,我俩竟答起话来。她叫杨静,西语系一年级学生。我俩的友谊就在学习生活中建立起来。杨静来北大不久,就以其聪颖、多才多艺和热情活泼的性格闻名于燕园,成为有名的活跃人物。她是一个兴趣广泛,精力充沛的人。她朗诵诗,也写诗;她演戏,也写剧本;她还长于唱歌、跳舞。她参加了北大诗社、文学社、剧艺社等各种业余社团活动,并且很快成为这些社团的骨干分子。我常常在图书馆阅览室看到她的身影,也常常在诗歌朗诵会、晚会、舞会上听到她的甜美嗓音、看到她那优雅的舞姿,她也常常在大型群众活动中充当主持人。她性格外向,情绪热烈,在群众活动中一展风采,大出风头,又能够沉潜下来,坐在书桌前目不旁视,孜孜以求地做学问,并且在专业学习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她建议我要多到图书馆去看书、借书,多听名家讲座。当我按照她的指点到图书馆去看书时,感到那里学习风气极盛,抢占图书馆座位成为北大学生的一大热点。尤其是晚上,座无虚席,去晚了就找不到座位,更有甚者,有些人还为别人抢占位子,把书包放在位上,后来者以为那里已有人坐,便不坐。我受到这种学习风气的感染,养成了每天必到图书馆看书的习惯。当我从图书馆借出一堆书夹在腋下回宿舍的时候,在路上,那些理科学生向我投来好奇的眼光,似乎在笑我是个书呆子,但我不以为然。

杨静姑娘又写了一些热情洋溢的诗,那些诗一般秘不示人,但她却把诗稿交我看,要我提点意见。我说自己对诗一窍不通,但她坚决地说:“你要把我当妹妹看待,不要客气嘛。”当我把诗稿带回到宿舍观看时,被我班男生发现,认为是姑娘写来的情书,便抢去传看。诗写得很婉约、优美,他们看后惊叹不止。当我把诗稿归还她的时候,我对她说:“诗写得很好,像你一样美。”她笑着说过奖了,便抢去诗稿,走了。刚走几步又回过头来约我晚上同她到林教授家里拜访。我答应了。

林教授是教我們国际关系学的,为人洒脱,不拘小节,衣着不讲究,有点不修边幅的样子。秋天,他穿一身不合时宜的西装,天气稍冷,便穿着长棉袍。他学识渊博,思想精深,对问题的剖析有独到的深刻见解。讲课很随便,不写详细的讲稿,也不发讲义,喜欢旁征博引,循循善诱。但有些问题,讲较略,只是指点学生到图书馆读相关书籍,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每听完他的课,都会得到一些闻所未闻、书本上找不到的知识。他写在黑板上的字,秀美飘逸,同学们不愿擦掉,留着欣赏。

晚上,我应杨静之约和她来访林教授。林教授在燕南园一间独门独院的小屋子里,满院花木翠竹,宛如世外桃源。我将要目睹北大学者之家的风采,心里很好奇,心想,北大学者之家一定是豪华富贵吧。恰好相反,当我们踏进林教授家的时候,发现客厅平凡而简陋,没有豪华的陈设,只有几件冷硬的木制家具,给人以“家徒四壁”的寒伧之感。但不论是客厅还是卧房,四壁全是书,像一座城,真是学富五车啊。林教授热情地招待我们,给我们讲了治学之道。这个时候,我想起鲁迅先生自称为“绿林书屋”的那间有点奇形怪状的屋子,那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一代文豪在这里写出了那样多的传世之作,从而引来了众多人们瞻仰,原来是这样一间简陋得有些寒伧的小屋。而林教授栖身的小屋竟和当年鲁迅先生栖身的“绿林书屋”何其相似乃尔。我们不禁为林教授的删华就素感慨唏嘘,也为中国学者们的简朴生活感慨唏嘘。

北大的讲座是出了名的。讲座的内容很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艺、爱情等各个领域,由知名教授、学者主讲,听者诸众,不仅是本校学生,也有外校来的研究生、博士生,还有社会名流、政府官员,真是热闹非凡。讲座天天有,但我们择适而从之。

入学不久,我戴上了北大校徽,成为一个北大人,感到无比自豪,心境美好而振奋,加之北大校园极富园林之美,湖光塔影、小桥流水、幽静如诗,生活在这里的年轻人自然会生出无穷无尽的诗情画意,我无限感慨地说:“北大是一个名师荟萃,百花争妍,学风严谨,读书风气浓厚的书香之国!”我在这里受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熏陶而逐渐充实起来。

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它不仅是一座最高学府,而且是一方革命圣地,有着光辉的历史。而我一个贫穷的农家子弟,用轻轻的脚步,跨进了它古朴典雅的校门,倍感荣幸。可是,我常想北大荣耀在什么地方呢?在于只有使北大的这块名牌与自己的人品、水平、行为相称,这才是有意义的。这种认识,鞭策了我学习和做人;还有理想和追求,内心有着永恒的动力,什么时候都是向前,向前,再向前。

作者简介:纪明教(1967—),男,海南乐东人,著有乡土文学作品集《家乡的记忆》。

猜你喜欢

诗稿教授校园
焚诗记
王铎诗稿浅析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开心格格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
数钱
杜牧焚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