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结果探讨
2021-08-09吴波王芳张琼芳许安春
吴波 王芳 张琼芳 许安春
摘 要:目的 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进的分布、耐药性等进行临床检验,为临床中有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39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集这些患者的痰液,并用于培养,然后对患者的痰液进行相应的处理分析。结果 139例患者共分离培养502例病原菌,其中156例革兰阳性菌,276例革兰阴性菌,8例真菌,23例支原体,31例衣原体,8例结核分枝杆菌。革兰阳性菌对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有着较高的耐药性等。革兰阴性菌主要对苄卡西林、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头孢西丁、苄卡西林/舒巴坦、氨曲南等有着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较多,且耐药情况也较为严重,对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能够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依据,为临床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痰菌;检验结果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6-0191-03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以细菌性感染和非典型致病菌感染为主,下呼吸道感染有明确细菌感染指征,如咳黄浓痰,胸片提示肺部炎症改变时,可应用抗生素治疗[1-2]。但是大量使用抗生素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这对于患者的治疗也是有着一定的困难的,患者体内的病菌因长期接受这些抗生素,逐步增强了对药物作用的抵抗力,由此,也就造成了患者的有效治愈率不断下降,最终导致更长的感染过程和更高的死亡率[3]。因此需要对感染的病原菌进行检测,不仅提供有效的治疗,还可以减少耐药的发生。本研究探讨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39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71例,年龄20~55岁,平均(36.59±9.85)岁。所有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本次对于下呼吸道感染的纳入标准,符合本次研究标准
排除标准:上呼吸道感染,其它感染性疾病,精神疾病。
1.2 研究方法
1.2.1 樣本收集
采集样本之前,要求患者7 d之内禁服任何抗生素药物,患者漱口后,进行吸痰或者毛刷采集痰液。
1.2.2 痰培养
将从患者口中搜集到的新鲜痰做相应的处理,保证痰液未受到其他病菌的污染,然后将其接种于哥伦比亚平板、血琼脂平板、麦康奈尔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上培养。微生物经vitek2菌株鉴定,革兰氏染色法鉴定。
1.2.3 药敏实验
将含有定量抗菌剂的滤纸粘贴在接种试验菌的琼脂表面,观察菌株的生长情况。
1.3 观察指标
分析痰液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结果用[n(%)]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分析
139例患者共分离培养502例病原菌,其中156例革兰阳性菌,276例革兰阴性菌,8例真菌,23例支原体,31例衣原体,8例结核分枝杆菌。见表1。
2.2 革兰阳性菌耐药分析
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左氧氟沙星、苯唑西林、青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耐药。见表2。
2.3 革兰阴性菌耐药分析
革兰阴性菌主要对苄卡西林、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头孢西丁、苄卡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曲南等耐药。见表3。
3 讨论
细菌感染是一种急性感染,由病原菌或有条件的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产生毒素及其他代谢物所引起[3]。下呼吸道感染是全球死亡率疾病前十之一,而对于感染性疾病,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抗生素能够有效地对患者展开治疗,这对于当时的医学界而言,引起的轰动是巨大的[4]。然而,随着抗生素在医药、农业、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抗生素运用于各类患者的治疗中虽有着显著的成效,但却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细菌耐药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5]。因此对于细菌感染性疾病鉴定病原菌的分布,对合理用药具有临床价值。
本次研究发现,139例患者共分离培养502例病原菌,其中156例革兰阳性菌,276例革兰阴性菌,8例真菌,23例支原体,31例衣原体,8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为主,阴性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革兰阴性菌主要对苄卡西林、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头孢西丁、苄卡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曲南耐药。耐药性主要由细菌携带的不同类型的耐药基因引起。在临床实践中,合理用药应结合病原菌和耐药性进行。使用药物时,应注意药代动力学,选择耐药性低、敏感性高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减少多药混用的情况。应改进医院用药流程,检查用药名称、时间、次数、剂量、途径,选用疗效好、毒性低的处方药,科学用药,提高药物合理使用,进而控制耐药的情况。
综上所述,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较多,且耐药情况也较为严重,对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依据,为临床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杨艳飞,汤淑芹,陈中,等.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与耐药性及多药耐药菌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3):58-61.
[2]邹兰科,邓忠天,陈丽娜.肺泡灌洗液和痰病原菌培养对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5):19-20.
[3]苏俊梅,谢荣章,程福安.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海南医学,2018,29(12):80-83.
[4]赵丽丽,王东亮.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临床军医杂志,2019,47(6):640-642.
[5]张媛媛,张珍丹,赵枫,等.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12):1442-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