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传承红色文化的路径探索

2021-08-09梁艳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红色教育红色文化传承

梁艳

[摘要]石家莊是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石家庄市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在这里,西柏坡党中央旧址、西柏坡纪念馆、石家庄解放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文化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团结奋斗、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加强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拓展红色文化内涵,构建多元化教育体系,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模式对进一步推进石家庄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化;传承;河北石家庄;红色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07-0043-0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投身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产生、形成、丰富、完善的精神瑰宝,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奋斗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价值,具有教化、引导、激励等功能,是理想信念教育、德育教育的优质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质资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从中吸取昂扬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对增强全社会的战斗力、凝聚力、吸引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世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红色文化、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功能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独特的红色文化。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了以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以焦裕禄精神、大庆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我们勇于探索,形成了抗洪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1]。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崇高理想、拼搏精神和历史经验,使中华民族由落后衰败走向繁荣富强,既有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内涵,又具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新时代意义。

(一)红色文化对党性教育的意义

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政治锤炼、修身养性的必修课,是中国共产党人自我革命、自我净化、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新时代运用红色精神激励党员干部传承和弘扬我党的优良作风,提高党性修养,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和理解,使广大党员坚定信仰,增强信心,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强化使命担当,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二是培养良好作风。1949年3月在石家庄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孕育形成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2]。新时期我们党员干部应继续发扬谦虚谨慎、清正廉洁、勤政为民、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做出贡献。三是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新时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每个共产党员都面临的新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面对中西文化的交汇、撞击,一些党员干部在价值观上出现了彷徨和迷茫,而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大局意识、公而忘私、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正是树立为社会作贡献,为人民谋幸福的公而无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教育资源。我们党历来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明确方向、鼓舞斗志,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二)红色文化的德育价值

红色文化具有很高的德育价值,有助于培育爱国情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构建忠诚爱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情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弘扬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时代精神。以此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针对性地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一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是消除思想障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红色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坚定共产主义政治信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新时期引导青少年了解历史,感受红色精神的独特魅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至关重要。

(三)红色文化的意识形态价值

红色文化的意识形态价值,是指红色文化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所产生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此时深化红色文化对意识形态价值导向作用,丰富和发展主流文化的价值,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显得尤其突出[3]。一是为石家庄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础。石家庄作为第一个解放的省会城市,是“一连串胜利的开端”、夺取大城市之创例、开创解放城市攻坚战的先例,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重温石家庄战役的历史,学习英雄事迹和革命传统,为提升石家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化承载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和可歌可泣的英雄史,饱含着革命先烈不朽的革命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手段。石家庄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到处分布着革命遗迹遗址和纪念馆所,比如西柏坡中央旧址、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中国人民银行等。这些红色资源无一不昭示着石家庄深厚的革命文化内涵,彰显着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蕴藏着伟大的民族凝聚力,为推进石家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珍贵的教育实体资源。

二、石家庄市红色文化在教育培训中的实践经验

(一)石家庄红色文化资源现状

石家庄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概括为革命年代中“人物、事件、精神”为一体的内容体系,其中“人物”包括少年英雄王二小、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高克谦烈士等;“事件”是指像石家庄战役、陈庄歼灭战等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精神”是革命过程中通过上述的“人物”和“事件”所体现的红色精神,包括西柏坡精神、赶考精神等。目前石家庄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家,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4家。其中,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近几年石家庄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及红色文化教育功能挖掘略显不足。一是现阶段对于红色文化开发力度不平衡。基层单位对红色文化资源所包含的经济效益认识不足,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程度不够,致使红色资源所蕴含的潜能并未完全展现。二是红色旅游资源功能开发相对单调,与时代融合性较差,景观与生活存在距离感,缺乏新意。红色资源多处于革命老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能源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当下不同受众的需求。三是忽略红色文化的根源,缺乏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对红色文化的科学、系统的挖掘。随着时代的发展,应在资源开发上追根溯源,在提炼红色资源内涵及其延展性上再提高。四是红色资源开发形式单一。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进入5G时代,人们的需求趋向于多样化,而当前红色资源多以图片展示说明、橱窗陈列等静态形式为主,人们的参与互动性和体验式项目较少,表现手法落后,不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缺乏吸引力,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

(二)石家庄红色文化教育现状

石家庄市是“两个务必”的诞生地、“进京赶考”的出发地、“西柏坡精神”的发源地,是全国第一个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城市。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石家庄的知之深、爱之切和对石家庄人民的深切关怀,充分发挥西柏坡党中央旧址、西柏坡纪念馆、石家庄解放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独特优势,使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明朗,既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又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明是非,辨曲直,有立场。用好红色资源,激发广大群众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引导青少年认知、思考、感悟,催生红色细胞,传承红色基因,使红色文化教育更接地气、有声有色。

1.与宣传教育相融合。一是将红色文化学习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围绕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定期开展党员劳动、主题党课宣讲等形式的党员志愿服务,扎实为民服务。二是将红色文化学习教育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生动实践结合起来,与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结合起来,与“团结就是力量”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深化主题党课,打造红色小课堂。三是开展座谈交流。坚持读原著、悟原理,定期开办“党组书记讲党课”主题党课、微党课、读书分享会,利用融媒体平台,收听收看红色故事,相互交流,共同提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深化红色文化学习氛围,进一步凝聚人心,坚定信念,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抒发爱国情怀,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办实事效果。

2.与文旅发展相联合。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形成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融合发展的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充分利用石家庄丰富的红色资源,结合太行山区的自然景观,打造红色旅游基地。近两年,石家庄以“迎旅发、办旅发”为重要抓手,结合西柏坡红色文化,提出“平山别样红”口号,打造“红色引领、生态发力、产业融合、业态创新”新路径,建设“红色西柏坡、多彩石家庄”,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将红色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以旅游的新形势推动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将红色文化寓于文化娱乐、观光游览之中,解读红色故事,唤醒红色基因,推进石家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3.与市场思维相结合。红色文化对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弘扬红色文化的同时结合市场效应,以多角度、多创新的市场模式推动石家庄经济发展。一是以红色精神激发文化产业活力,发展国民经济。深入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主题鲜明的红色文化品牌,开发以研学、休闲度假、采摘等多领域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刺激国民经济增长。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提升环境质量,按照美丽乡村的要求,打造红色文化特色小镇,助力乡村振兴。

三、新时期传承石家庄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加强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拓展红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品牌是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从众多红色旅游胜地脱颖而出的法宝。石家庄拥有的红色文化基地,如石家庄解放纪念馆、灵寿陈庄歼灭战、抗大二分校等。一是加强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做好红色文物、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原生红色文化进行统筹开发。二是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精神,全面阐述具有新时代意义的红色文化内涵,提炼精品课题,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释放出新的光辉,进一步深化红色文化教育成果。

(二)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模式,构建多元化教育体系

传统的红色文化教育模式以橱窗展示、口头讲解为主,对提升红色文化的教育成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要构建以研究性地参观学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特色的德育教育模式。要想拓宽红色文化教育的广度、挖掘红色文化教育的深度,就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构建别具一格的“实践—体验—引导—升华”实践型德育教育模式。其次要深挖红色教育基地内涵,构建多元化德育教育体系。通过学原著、讲党课、唱红歌、用资源、练本领、做实事等六个版块的活动举措,开创丰富多彩的教育体系,讲好英雄故事,传承英雄精神,感受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和爱国情怀,确保活动成效,开展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抓落实、保稳定、促发展大讨论,在交流中感知历史,反思自我,进一步凝聚精神、鼓舞士氣。

(三)积极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有机结合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4]。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红色文化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历史长河中,只有不忘来路,勇闯新路,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继承和拓展中,增强文化自信,把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高度融合,弘扬中华民族特色,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才能不断开拓红色文化的新时代精神,铸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四)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模式,扩展红色精神传播

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着形式过于单一、与时代融合性较差、景观与生活存在距离感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红色文化和精神的传播,过去提供观光旅游服务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游客对获取、感受红色文化的需求。首先,石家庄应该充分利用本地红色文化基因、元素和形态,構建完整的红色旅游文化体系和红色旅游的产品体系,用足史料挖掘红色故事,并通过创新文化展览形式,利用影视、实景演出以及角色扮演、互动游戏、文创体验、文化活动等形态,打造独有的红色旅游产品,真正让红色文化拥有立体感和动态感,使游客在穿越时空的体验中感悟红色文化的背景,理解红色文化的核心精神。其次,利用声光电增强景观可看性的大型演出、切身感受革命征途的模拟体验、运用3D打印技术的红色旅游纪念品等,通过创新发展理念增强消费者的参与性、体验性、学习性,彰显与时俱进的发展特色,将红色文化渗透进每一位游客的心间,传承红色精神,提升石家庄的文化软实力。

当前,党和国家的事业已经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石家庄发展也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启航新征程,我们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做到“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牢记两个务必,填好信仰的“判断题”,答好作风的“选择题”,写好廉洁的“填空题”。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足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娄刚,李海黔.论红色文化与青少年德育体系建设的融合[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2]“赶考”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红色圣地之河北篇[EB/OL].(2021-05-27)[2021-06-05].http://xinhuanet.com/2021-05/27/c_112750066

8.htm.

[3]葛舒阳.论红色文化的意识形态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2).

[4]汤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J].红旗文稿.2019,(19).

责任编辑:祁欣欣

猜你喜欢

红色教育红色文化传承
对“红色教育”回归本位的思考
论徐特立思想从“教育救国”到“红色教育”的转变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发挥红色教育阵地优势拓宽思想政治工作平台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